抓好冬季管理,就能確保其來年植株生長健壯、株形豐滿、花朵豐碩鮮艷,具體應抓好以下幾點。
月季在冬季宜進行重剪,其修剪程度應視植株大小和長勢而定。對一年生的小苗,新枝高30厘米以上的應剪去2/3,不足30厘米的剪去1/3,太小的苗不剪;2年以上的大株強壯的剪去1/2,軟弱的剪去2/3。留3~4個強壯的主枝,以使營養集中。此法適宜于盆栽大花月季品種。
修剪時,注意從基部剪去一切無用枝、病蟲枝、枯枝、重疊枝、交叉枝。一般使整株月季保留3-5個健壯芽即可。剪口要平滑,避免上剪口撕裂。一般在芽點上1~1.2厘米處進行修剪。保留好外側芽。修剪后的枝條要集中處理燒掉,并結合噴灑一些石硫合劑,有利于降低下一年病蟲害的發生。家庭養護的盆栽月季,修剪后要把盆面修擦干凈,可以噴灑一次澄清的石灰水,達到滅蟲防病的目的。
盆栽月季修剪后,冬季應禁肥控水,室溫以0℃最適宜。在我國各地最好在立冬見凍后,將盆栽月季澆足清水,再放到地上挖好的坑里,用土蓋好,或者置于陽臺陰涼處,用塑料薄膜罩好,留下通風口進行儲藏。
家庭養護月季,有條件的可挖60厘米深的土窖,提前兩天澆足水,再把花盆碼在坑里;或脫盆去掉外層1/3的土,來春換土上盆。
天氣太冷時,用土封嚴,早春漸暖,開口通風,防止發生黃芽,影響正常生長。移于室內的,室溫宜保持在5℃以下,以促進休眠。在整個冬季里不用怎么管理,只是在盆土較干時,適當地澆一點水即可,以防止枝條干枯。
可結合冬季換盆時,進行施基肥。盆土可用疏松肥沃、排水性能好的中性土壤,在盆底放些充分腐熟的碎骨頭或動物的蹄甲片,或過磷酸鈣等含磷量較高的肥料作基肥;
或者對盆栽月季在冬季從盆中脫去后,抖去部分宿土,剪去腐爛的部分根系,換上新土,同時在花盆中下部埋下適量腐爛的花生餅、芝麻餅、菜籽餅等餅肥,作為開春后生長的肥料。盆栽月季肥料埋施后,應放在0℃左右處防止溫度過高提早萌芽,影響植株長勢和下年開花。
對一些易生根的月季品種,如月月紅、伊麗莎白、豐花、微型月季等,在冬季落葉后,結合修剪,選取當年生長發育良好的健壯枝條,截取10-15厘米長一段,上端剪成平面,下端剪成馬耳形。用黃心土做成苗床,上蓋地膜,膜上打孔進行扦插,扦插密度為每平方米30~40株,深度為5-8厘米。
用竹子在苗床上搭小弓架,弓架上蓋薄膜,只要棚內濕度達到80%以上,2個月左右即可生根。在不用任何生根劑處理的情況下,月季冬插比春插和秋插效果要好,成活率達97%以上,且植株生長健壯,開花早。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