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逼的漢廢帝
核心提示:漢廢帝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漢朝第9個皇帝,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5歲襲父爵為昌邑王。公元前74年四月,19歲的劉賀被霍光迎立為皇帝。不過27天后因荒淫無度又被霍光廢掉,發(fā)配到今天的江西省永修縣,史稱昌邑王或漢廢帝。
公元前74年,眼看著已經(jīng)長大成人,馬上就要投身廣大天地進行一番作為的漢朝第六個皇帝漢昭帝去世了。漢昭帝8歲即位,在位共十二年,一直由霍光執(zhí)政。霍光的外孫女在6歲的時候就被送進皇宮做了漢昭帝的正宮皇后,即上官皇后。
漢昭帝死的時候,上官皇后年僅15歲,基本上還沒有到生育年齡。而她的姥爺霍光為了防止她受到冷落,限制漢昭帝接觸其他宮女,所以漢昭帝無子嗣。
天上掉餡餅,正砸上了他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確立新的皇帝無疑就是天大的事情。那么到底立誰呢?這得要從漢昭帝的直系親屬中尋找了,而血緣關(guān)系最近的就是漢昭帝的哥哥們和哥哥們的兒子們。
漢武帝劉徹一共生育了6個兒子:劉據(jù)、劉閎、劉旦、劉胥、劉髆、劉弗陵。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佞臣江充一手炮制了“巫蠱事件”,使武帝和太子發(fā)生了父子相殘的悲劇。就連他的3子1女也被殺害,獨留下嫡長孫劉詢。劉徹次子劉閎,被封為齊王,在位僅8年就夭折,死后無子絕傳。劉徹最小的兒子劉弗陵,以太子身份承繼皇位,即漢昭帝,也因無子絕傳。這樣,漢武帝名下6子,僅存一、三、四、五共4房子孫。
而劉徹次子劉閎夭折,死后無子絕傳。劉髆也早就死了,燕王謀反伏誅。只有廣陵王尚在但又被否決皇位繼承權(quán)。由于齊王沒有子嗣,衛(wèi)太子兒子已死,燕王謀反,子嗣不能選立,劉徹最小的兒子劉弗陵也因無子絕傳。所以選立昌邑王的子嗣現(xiàn)昌邑王劉賀就是自然的事了,主要是實在沒得選了。
即日派人迎立昌邑王。霍光即日以少府史樂成代理大鴻臚,往昌邑迎劉賀至長安即位。
劉賀父親劉髆是武帝第五子劉髆,為孝武李夫人所生,李廣利外甥。
劉髆于公元前100年受封為昌邑王,建都昌邑(今山東金鄉(xiāng)縣北),此即昌邑哀王。公元前90年,李廣利、劉屈牦因為策劃謀立昌邑哀王劉髆為太子,被漢武帝識破而滅族。劉髆雖然成功的躲過殺身之禍,卻也因驚嚇過度,于公元前88年正月,在王位11年后駕薨。
劉髆的5歲的兒子劉賀依法統(tǒng)承嗣王位。
劉賀小小年紀(jì)就做了這一地區(qū)的老大,按照孔老夫子的教導(dǎo),人士應(yīng)該有所畏的,對于劉賀的同年來說確是別人怕他,這就麻煩了。
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學(xué)齡兒童有幾個愿意上學(xué)的,放了學(xué)有幾個愿意寫作業(yè)的,只不過怕父母打罵,不得不違心的做罷了。身處天高皇帝遠的劉賀,自然缺乏必要的管教,難免不成為一個我行我素、無知無畏,不學(xué)無術(shù)的紈绔子弟,除非他是個天生的圣人痞子。
昌邑王劉賀平日在他的封國中一向狂妄放縱,所作所為毫無節(jié)制,無論是漢武帝駕崩,還是漢昭帝去世,劉賀依舊如故,照樣出外巡游狩獵,放縱如常。劉賀屬下中尉王吉評價劉賀是“不好書術(shù)而樂逸游”,針對“武帝之喪,賀游獵不止。嘗游方與,不半日馳二百里”一事,王吉建言劉賀“習(xí)治國之道,欣欣焉發(fā)憤忘食,日新厥德”,從而“心有堯、舜之志,體有喬、松之壽,美聲廣譽,登而上聞,則福祿其臻而社稷安矣”。
言下之意無非就是希望劉賀要愛惜自己的身體,每天要鍛煉鍛煉身體,好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特別是要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畢竟學(xué)好數(shù)理化才能走遍天下不犯愁。
王吉這話可謂是義正詞嚴(yán)、無可辯駁,劉賀同志你想成為一名堅定的合格的革命者嗎,想的話,就聽我的沒錯。所以,從來沒有受人管教過的劉賀頭一次聽到這么讓人身心舒服的話,感到無比的溫暖,馬上下令說:“我的所作所為確有懈怠之處,中尉甚為忠誠,多次彌補我的過失。”言下之意應(yīng)該向孝敬老爹一樣孝敬王吉一次。于是命負責(zé)賓客事務(wù)的侍從千秋前去賞賜中尉王吉牛肉五百斤、酒五石、干肉五捆,我都發(fā)愁王吉家里如果人口少的話,這些肉得怎么吃呀?劉賀嘉獎王吉也不過是頭腦一時發(fā)熱的結(jié)果而已,劉賀并沒有聽從王吉的建議,仍舊“其后復(fù)放縱自若”。
當(dāng)然得到了那么多酒肉的王吉好像也沒再繼續(xù)進諫過,估計是那些賞賜酒肉把他給吃怕了吧。不過那時候好像不查酒駕。
順利承襲帝位的劉賀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他只有27天的皇帝命,并且也幾乎不被后世所承認,一般都稱他為昌邑王。此后,劉賀變得更加荒淫,日益驕縱。
當(dāng)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為父親之事提前下課
劉賀稱帝后,干了一件感天動地的事,竟私自拜祭先父昌邑哀王髆。“祖宗廟祠未舉,為璽書使使者持節(jié),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園廟,稱嗣子皇帝。”昌邑王劉賀是以侄子的身份過繼來接昭帝的統(tǒng)嗣,在皇位纘序中,他已是昭帝的嗣子,應(yīng)割斷與昌邑一系的昭穆關(guān)系。
然而劉賀稱帝后卻公然自稱為昌邑哀王劉髆兒子,不僅僅是個言而無信的問題,主要意味著劉賀明顯要否認與昭帝上官皇后的母子關(guān)系,暗示著他對昭帝時期霍光專擅朝政格局的不滿,這就涉及到了政治斗爭和路線問題了。
劉賀做了“變易節(jié)上黃旄以赤”的事。節(jié)信是代表皇帝授權(quán)傳令的一種東西,漢朝節(jié)信本來就是純赤的,漢武帝時衛(wèi)太子作亂,漢武帝因為衛(wèi)太子手中執(zhí)有節(jié)信,所以把節(jié)信上的旄改成黃顏色的,使衛(wèi)太子手中執(zhí)有的節(jié)信失效。劉賀也變易節(jié)信,其目的在于通過改變調(diào)兵符信,收奪為霍氏獨掌的調(diào)兵權(quán)。
后來劉賀被廢后,他手下的那些昌邑舊部以“亡輔導(dǎo)之誼”而遭霍光悉誅之時,號呼市中,說 “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上記載的那“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的話,不為資治通鑒所取,這句話從劉賀的身邊人的角度非常容易理解。
這些助紂為虐的人最大的忌憚就是霍光,如果剪除了霍光,再就沒有人可以對劉賀做出直接的批評了。在昌邑被廢數(shù)年之后,劉賀與原豫章太守屬下的一個小吏孫萬世有往來。有一天,孫萬世問劉賀:“那一年被廢黜時,你為什么不堅守宮門不出,殺掉大將軍?為什么聽任人家奪掉你的玉璽呢?”劉賀答道:“是啊,我當(dāng)時失算了。”昌邑群臣之所以號呼市中,昌邑王之所以悔言“失之”,皆因未能把握時機,不曾“早殺光等”,反而為霍光搶先得手。由此可推知,昌邑即位后,便密謀了鏟除霍光等人的計劃,而政治嗅覺格外靈敏、心腹遍朝野的霍光對此早有察覺。這才是使霍光決心廢黜他的最根本原因。
之前,霍光為政變事先“獨以問所親故吏大司農(nóng)田延年”,田延年用伊尹放太甲而后世以為社稷臣的歷史記載建議霍光廢昌邑王另立他人,并鼓動霍光說,如果大將軍你能干這事,就是我們漢朝的伊尹,終于使霍光堅定廢立的決心。馬上給田延年加官給事中,使他能夠隨時出入宮禁,為廢立大事做準(zhǔn)備。接著又“陰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圖計”。
最后霍光讓田延年把廢立皇帝的意思通報給也是霍光故吏的丞相楊敞,楊丞相敞向田延年表示一切遵從霍光的意思辦。 在霍光等人為廢立大事緊鑼密鼓的策劃的時候,昌邑王并沒認識到形式的嚴(yán)峻性,還經(jīng)常和左右昌邑故人出宮游獵,有次光祿大夫夏侯勝擋在車前進諫說:“天久陰而不雨,臣下有謀上者,陛下出欲何之?”夏侯勝叔父夏侯始昌是劉賀父親的太傅,大概此時霍光等行跡有所表露,所以夏侯勝借天象提醒昌邑王,但昌邑王還是沒有在意。
首先霍光招丞相以下群臣會議未央宮中。霍光唱白臉,田延年唱紅臉,兩個人一唱一和,演了一出絕妙的雙簧,把群臣制得服服帖帖,除了叩頭說:“萬姓之命在于將軍,唯大將軍令”云云。
霍光隨即與群臣一同晉見太后,向太后稟告,陳述昌邑王劉賀不能承繼皇位的情狀。于是皇太后乘車駕前往未央宮承明殿,下詔命皇宮各門不許放昌邑國群臣入內(nèi)。劉賀朝見太后之后,乘車準(zhǔn)備返回溫室殿,此時禁宮宦者已分別抓住門扇,劉賀一進去,便將門關(guān)閉,昌邑國群臣不能入內(nèi),劉賀問道:“這是干什么?”大將軍霍光跪地回答說:“皇太后有詔,不許昌邑國群臣入宮。”劉賀說:“慢慢吩咐就是了,為什么竟如此嚇人!”霍光命人將昌邑國群臣全部驅(qū)趕到金馬門之外。車騎將軍張安世率領(lǐng)羽林軍將被趕出來的昌邑國群臣二百余人逮捕,全部押送廷尉所屬的詔獄
不久,皇太后下詔召劉賀入見。太后說:“作臣子的,竟會如此悖逆荒亂嗎!”
劉賀離開席位,伏地請罪。
由尚書令宣讀奏章:‘當(dāng)今陛下繼承孝昭皇帝的帝位,行為淫邪不軌。宗廟要比君王重要得多,陛下既然不能承受天命,侍奉宗廟,愛民如子,就應(yīng)當(dāng)廢黜!’皇太后下詔說:“可以。”
于是霍光命劉賀站起來,隨即抓住劉賀的手,將他身上佩戴的玉璽綬帶解下,獻給皇太后,然后扶著劉賀下殿,從金馬門走出皇宮,群臣跟隨后崐相送。
劉賀出宮后,面向西方叩拜道:“我太愚蠢,不能擔(dān)當(dāng)漢家大事!”
霍光道歉著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于上天,臣寧愿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臣不能再常侍奉于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被廢之后,文武群臣上奏太后要求將昌邑王劉賀遷徙到漢中房陵縣。但太后并沒有批準(zhǔn)這一要求,而是命劉賀依舊回昌邑居住,賜給他二千戶人家作為湯沐邑,他當(dāng)昌邑王時的家財也全部發(fā)還給他,其姐妹四人,各賜一千戶人家作為湯沐邑。昌邑王國被撤銷,改為山陽郡。
當(dāng)了二十多天皇帝的劉賀,沒有得到什么,相反到失去了很多,幸運的是小命還在。
接班人漢宣帝即位后,劉賀又茍延殘喘自個樂兒著十余年,便莫名其妙地死去,時年3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