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話題議論多多。雖然有人談到祖輩有充裕的時間與精力,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但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認為“隔代教育”弊多多。
首先,祖輩與孩子的父母成長于不同的時代,獲得的知識有一定的差異,具有時代的局限性。祖輩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與經驗未必對現代的孩子適用,未必與現代教育觀相適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信息教育技術的學習,孩子早已耳熟能詳,而祖輩多半看著無處下手。至于對學習的輔導上,因近幾年的課程改革,教材變化大,祖輩更顯力不從心。
其二,祖輩的教育觀未必對現代的孩子有效。現在的祖輩年齡多在五六十歲以上,他們的教育觀往往帶有很傳統色彩。比如“重男輕女”,認為只要孩子聽話,吃好,穿暖就行了。對于現代孩子多動,多問,好奇心強,不能加以很好地引導,不利于孩子的創新意識的培養,更不利于孩子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其三,祖輩對孩子的教育多遷就,多寵愛,有時顯得缺少理智。我曾遇到一位老人,其孫子的父母在外務工,孩 子托給爺爺。爺爺覺得孩子可憐,對其關愛有加。其孫子在校表現較差,常不守紀律,上課影響同學,與同學打架,老師知道后批評了其孫子,給其調動了位置。這位老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到學校質問老師,并大吵大鬧,說老師不公平。
上述現象在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的家庭更顯突出,孩子父母長年在外,孩子缺少父母愛,做祖輩的就無私地給予了祖愛,但事實上這種愛更多是不理性的,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非常大。因此,筆者認為:雙親應該留一人在家,照顧教育孩子,關照好老人。要知道,家長的辛勤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