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5歲小娃南陔,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銀河系吧。這娃被人販子拐騙后,竟然離奇的進了皇宮,遇到的全是貴人。
皇帝跟娃娃聊天時,隨口感嘆了一句:可惜啊,沒抓到那個人販子。
誰知道,南陔竟然說:
“陛下想抓那賊,也不難?!?/p>
“嗯?”神宗問:“你有辦法?”
南陔答:
“臣被賊人馱著的時候,知道這人是壞人,就把頭上的珠帽摘下藏好(人精?。夷赣H當時繡帽子時特意把繡針和彩線插在帽兒頂上,用來鎮壓不祥。我在賊人背上,就把帽兒頂上的針線取下,悄悄在他后頸衣領處縫了一道彩線,陛下令人依此記號去找,衣領有彩線的就是昨夜的賊人。”
神宗當時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你這娃兒,一點年紀,有這等心計。朕要是抓不住這個賊,豈不是連個孩子都不如?待朕抓了這個賊,再送你回去!”
皇帝轉頭對太監們說:
“這么可愛的小東西,一定得讓皇后見見??烊バ屎髞怼!?/p>
皇后帶著一眾宮女裊裊婷婷的來了,神宗開心的說:
“中內侍從宮外拾來個好玩的娃娃,皇后你先領去,替我暫養幾天,也是個宜男吉兆。”
皇后一頭霧水,想問又不敢問,皇帝說:
“你想知道什么,就自己問這孩子,他能說會道的呢!”
皇后只得領了旨,帶了南陔回自己宮里了。
神宗這邊立即寫了一道密旨,令中大人送到開封府,把南陔和人販子的事交待清楚。
府尹一見圣旨,不敢怠慢,召來辦差的何觀察,把衣領藏彩線的記號告訴他,限他三日內緝捕歸案。
府尹特意囑咐:“你好好辦這差事,這是圣上密旨要拿的人,不比其他!”
何觀察領命,集齊一班得力公人來商量:
“元宵夜趁著熱鬧犯事的,一定是慣犯,只這一個小孩沒得手,其他已經得手的肯定多。所幸案發不久,這種人得了錢,應該還在花街柳陌輕松享樂,有此記號,也不難找。”
當下幾個人各分了任務,分別去找。
原來,那晚拐走南陔的是賊,叫雕兒手,團伙作案,一伙有十來個人,專門趁火打劫。
那晚,雕兒手派一個賊在王家門口窺探機會,見仆人背著個齊齊整整的小衙內出來,尤其那小娃頭上帶的帽子,熠熠生輝,是個值錢物件,這便上了心,一路尾隨。
到了宣德樓前,瞅著個空就把小衙內接了過來,馱上就走。
那賊尋思,他一個小娃娃,受了驚嚇哭兩聲也是正常的,誰家娃不哭?
沒想到娃娃居然一路沒哭沒喊,卻專門在官轎旁大喊“有賊!救命!”
到底是做賊心虛,賊心里一慌,扔下孩子便跑。他哪里知道衣領上已經被那孩子悄悄做了記號。
脫身之后,與同伙碰頭時,別的賊都各自得瑟收獲,簪釵、金玉、珠寶、貂皮、象牙,無所不有。只有這個賊空手而歸,他把偷孩子的經歷一說,眾賊埋怨他:
“你為啥不單搶了珠帽呢?”
那賊說:
“他渾身衣服都鑲寶嵌珠的,手腳上都帶著金鐲兒,單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也值兩貫錢!換作你,你忍心放手?”
眾賊都笑他貪多嚼不爛。
那賊又氣呼呼的說:
“那孩子在官轎邊喊起救命,隨行的虞侯如狼似虎,不被捉住就是天大的僥幸,哪還敢惦記錢財?”
眾賊也頗講義氣,不跟他計較,輪流做東,專揀僻靜的酒家,天天喝酒享樂。
這一天,在玉津園旁一個酒館里,這一幫賊正呼兒嗨喲的吹牛逼,不提防門外一個公差路過。
這公差正是開封府緝盜的李云,李云一聽這伙人語氣,就起了三分疑心。他進門找副桌椅坐下,叫道:
“小二,篩壺酒來!”
趁著小二安排酒飯,李云站起來,假裝踱來踱去不耐煩,悄默聲的把那伙賊一個一個看了個清楚,果然有一個人衣領上掛著一寸來長的彩線頭。
李云心里有了主張,招手叫小二說:
“先不急著燙酒,我去街上邀個兄弟一起來吃?!?/p>
走出門外,七八個便衣公差圍過來,問:
“老大,有了?”
李云用手指指店內:
“就在里頭,已經看清了。”
于是,幾個人守著門口,其中一個飛跑回去喊人。
公差們一轉眼即到齊,沖進店里,把這伙賊團團圍住,厲聲喝道:
“奉旨捉拿元宵夜賊人,店家全力配合,不得有誤!”
店家一聽圣旨二字,自然不敢怠慢,小二、火工、廚師等一齊幫忙,十來個賊,全部捆了個結實,押回開封府。
李云把那個衣領有彩線的人摁住,剝下衣服,府尹驗明衣領暗號,便問那個賊:
“你身上怎么會有針線頭?”
賊當然不知道,胡亂編個說辭。
府尹冷笑著說:
“你們作惡多端,這回被一個小娃算計了,你還記得元宵夜在官轎邊呼叫救命的小孩嗎?你身上這記號,便是小娃所留,你還想抵賴?”
至此,那個賊才知道自己栽在一個小娃手里,只得從實招來。
神宗皇帝得知抓了全伙賊人,龍顏大悅,笑道:
“真被這小娃算計著了。”
再說皇后那日把南陔領回宮里,見一個小孩長得清清朗朗,一點也不怕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分明是個娃娃,行事說話又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把皇后逗得心花怒放,抱他坐在腿上,當作心肝寶貝似的疼。
又命宮女取來梳妝匣,為南陔梳發修容,描眉畫眼,打扮得更像個小阿福了。整個宮中的妃嬪都來看稀罕。
神宗的后宮,多年沒有小孩了,陡然見了這個眉清止秀,白白凈凈,長得跟小阿福似的娃娃,能言能語,百問百答,可把一眾妃嬪給喜歡得,這個要抱那個要親的。
妃嬪們又要奉承皇后,紛紛拿出珠寶釧鐲的貴重東西來做見面禮,直塞得南陔袖子里滿滿當當,皇后命一個老太監都幫南陔收好了。
就這樣,南陔在宮中住了十來天。
賊歸案那天,神宗皇帝到皇后宮里看南陔。神宗問:
“這孩子在你宮里怎么樣?害怕了嗎?”
皇后說:
“這孩子聰慧非凡,你看他一舉一動,像個小大人一般。陛下真是洪福齊天,國家才有這樣的神童出世。”
神宗又把南陔在賊人衣領做暗記的事告訴皇后,說:
“現在賊也抓住了,只怕他家里還不知他下落,全家驚惶擔憂,今天就送他回去吧。”
當下降旨,命中大人護送南陔回家,特賜金犀錢一串,為南陔壓驚。
皇后舍不得他,又拿出些稀罕東西賞賜他,臨走前,忍不住灑下淚來。
中大人抱著南陔,坐了宮車,徑自朝王家而來。
再說王襄敏家里,自從小衙內走失,夫人天天啼哭,只有襄敏還是渾不在意。雖然夫人讓家人四處找,但全無消息。忽一日,門僮來報,說宮內中大人到,要宣讀圣旨。襄敏忙排香案,俯地聽旨。
只見中大人抱著小衙內進門來,一家人突然見娃回來了,歡喜得又哭又笑。中大人宣旨:
“卿元宵失子,乃朕獲之,今去還卿。特賜壓驚物一麓,獎其幼志。欽哉!”
襄敏謝恩,與中大人分賓主坐了,中大人笑著說:
“王大人,養了個好兒子??!”
襄敏正想問,中大人笑呵呵的遞上一卷文書,說:
“大人想知道令郎這些天的奇遇,看這一卷就明白了?!?/p>
襄敏從頭看去,竟是盜賊供詞和開封府密詔,慌忙謝恩道:“乳臭小兒,竟然驚動圣駕,老臣粉身碎骨,難報圣恩!”
中大人笑著說:“這賊是咱家娃娃抓到的,圣上倒沒費什么心,這個娃真是妙啊。”
南陔坐在父親膝頭,當下把怎么遇賊,怎么做記號,怎么進宮,怎么見皇帝皇后,小嘴巴巴講個不停,來龍去脈交待了個清清楚楚。
中大人又把皇上和皇后賜的寶貝呈上來,摸著南陔的頭笑著說:
“哥兒,這些夠你買果子吃了?!?/p>
又拿出元寶兩個,笑著說:
“哥兒是我帶著進宮的,與我有緣,我也送個薄禮,做個紀念。”
襄敏再三推辭不過,只得收了,回頭再備厚禮答謝中大人。
送走了中大人,全家都開心死了,襄敏更是得意起來說:
“我說讓你們不要急,十三郎一定會回來,你們偏不信?,F在不僅回來,又得這一遭奇遇和許多賞賜。又自己獻計捉拿了賊人,都是這娃自己的主意?!?/p>
這回全家真是服了襄敏,也服了南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