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學之前在天津居住過,所以在我的戶口本上一直都有從天津老官汛遷入北京的記載,兒時的記憶就是一個大的院子,有個2層小樓,我們居住在2樓,在上樓的拐角處有個水龍頭,我們經常拿著媽媽給的幾分錢,也忘記了是拿個小盆還是小碗去門口的市場去買小螃蟹,然后去水龍頭那里去用水沖。也曾經記得,樓上屋前是長長的走廊,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就在走廊擺個小飯桌,也還記得弟弟一吃米飯就噎著,家里就會趕快讓他喝水,后來回到北京,院子里的小朋友都學我說話,估計那時不會說北京話,一口的天津話吧。別的就記不得了
今天閑來無事,想查一下,這個六十年前曾經居住過的地址是否還存在,還真讓我查到了
天津地名考:官汛、官溝與官房
http://www.enorth.com.cn 2003-12-09 09:20
【專題】天津設衛(wèi)築城600周年天津建城600年歷史文化篇·天津地理名考天津地名中有『官』字號地名,如『官汛』、『官溝』、『是否還存在官房』等,凡帶『官』字者皆與官府有關。
天津地名有『老官汛』和『新官汛』。『汛』字通『訊』,所謂『汛地』,就是盤查訊問行人的地方;所謂『官汛』就是『稽查鹽運汛地』,具體說,就是政府設置的專門稽查鹽業(yè)運輸事宜的駐軍巡邏管界區(qū)域。
老官汛位於河北區(qū)南部,屬光復道街。這裡是老城廂溝通河東各地的交通要道,又設置在火車站後,原為清代稽查鹽運的汛地,清末裁廢。後其地建房成巷,以『老官汛』名之。河北區(qū)西南部有鹽汛胡同,位於天緯路中段南側。清光緒年間建房成巷,因該地曾是清代稽查鹽運汛地,故名『鹽汛胡同』。
新官汛大街位於河東區(qū)西北部郭莊子一帶,原為通往地道外河東及東郊的要道,1984年並入郭莊子大街。河東區(qū)西北部有『新官汛一條』、『新官汛二條』,1914年前後河北鹽坨官汛一帶居民遷居此處,遂在舊名『官汛』前加一『新』字,命名為『新官汛胡同』。後逐漸形成兩條胡同,遂稱『新官汛一條』、『新官汛二條』。
和平區(qū)官溝大街東起和平路北端,西至南門外大街,此地原為天津城的護城河,1901年填溝築路,遂以『官溝』命為街名。南開四馬路原有街巷名『官房子』,紅橋區(qū)先春園街道有『官房胡同』和『官房西胡同』,1882年建房成巷,因界內有官房,故名。所謂『官房』就是政府官員建造的房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