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轉型升級、加快發展工作主題,按照年初確定的工作部署,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基本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今天起我們推出“轉型升級、加快發展,年中說經濟”系列報道,主要是反映各職能部門、企業在當前經濟穩中有憂、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堅持抓主抓重、穩扎穩打;如何全力聚焦工業經濟,推動經濟結構提質增效升級;如何突出主導產業,抓好招商引資,全力服務企業;如何強化創新驅動戰略、強化各類要素保障、全力保障發展需要。
記者 余齊斌
宏觀發展環境偏緊,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如何有效化解,進而加快發展?記者7月24日從市統計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知難而進,緊扣“項目突破年”目標任務,合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實施工業經濟倍增計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經濟運行向著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軌道前進,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總體情況好于預期。
上半年,與省內城市相比,我市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用電量、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實現較快增長,增幅高于全省水平。其中,GDP增幅居全省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3位,創近十年最好位次;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幅居全省第1位。
比例更趨合理產業結構優化
我市認真研究產業升級的工作重點和用力方向,按照“把傳統產業規模壓小、把新興產業規模做大,把重的做輕、把輕的做重”的思路,大力實施工業經濟倍增計劃,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收到實效。上半年,實現GDP63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1.15億元,同比增長13.2%。
隨著我市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推進,鋼鐵產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不足20%,呈現逐年減少態勢。而服務業占比提升較大,上半年占GDP比重為29.9%,同比提升1.9個百分點,使全市三次產業占GDP比重不斷優化,日趨合理。
令人欣喜的是,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獲得快速發展,占比增加。為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我市組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院,出臺專門政策,在財稅、金融、資金、人才和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一基地四園區”建設深入推進,以科達潔能、安徽欣創節能環保、圓融光電、驚天智控等為代表的全市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智能制造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上半年完成產值245.84億元,同比增長19.6%,增幅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8.6個百分點;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0%,同比增長1.5個百分點。
聚集工業效顯 投資結構優化
在全力聚集工業中,我市推動工業向園區集中,加快鋼鐵、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主導優勢產業發展,引導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加大工業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做多企業數量、做大企業體量、做優企業質量,今年已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戶,占全年考核目標的72%。
采取限產停產措施;主城區范圍50%工地停止施工等。規定同時要求及時向社會公布專項行動方案及相關通告,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倡導市民綠色出行。
副市長操隆山主持會議并講話。(上接第一版)為做大做強鐵基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鏈,我市著力延伸以鋼鐵為基礎材料的下游產品,向“吃材料和產品兩碗飯”轉變。馬鋼晉西車軸一期建成投產,華菱大功率環保發動機、中國一重、海立鑄造等一批重點裝備制造項目進展順利,工業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馬鋼成功收購世界高鐵技術領先企業法國瓦頓公司,將大大提升車輪生產技術水平。馬鞍山軟件園一期45萬平方米主體建成,康佳LED綠色科技產業園一期建成試生產,臺灣正崴科技園、數字硅谷等重點項目扎實推進。
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7.58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完成工業性投資435.76億元,同比增長2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8個百分點,高于全部投資增幅;工業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49.1%,接近半壁江山,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活躍,達665.37億元,同比增長24.5%;占全部投資比重為75%,同比提升3.8個百分點。由此,全市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企業效益提升財政結構優化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上接第一版)方案還規定,保障期內根據預測,南京市無法達到二級環境空氣質量時,我市將實施臨時管控措施。界時將對重點廢氣排放企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或未安裝廢氣處理裝置及不能正常運行的,措施,進一步加大清費治亂減負力度,有效緩解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升。全市36個工業行業中,30個行業呈現不同程度增長。重點骨干企業涉及的21個行業中,14個行業保持快速增長,而食品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企業盈利水平有所提高。來自市國稅局的數據,上半年企業納稅等指標持續向好,上繳所得稅9.21億元,同比增長27.32%,其中工業企業所得稅累計入庫4.34億元,同比增長42.38%。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在全市878家重點骨干企業中,七成以上企業生產同比增長,其中馬鋼冶金建設工程公司、科達潔能、大平油脂等增幅超過1倍。
企業盈利能力不斷提高、上繳稅金不斷增加,使全市財政收入質量逐步得到提升,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全市實現財政收入104.67億元,同比下降12.5%,但全市稅收完成90.19億元,同比增長0.8%,稅收占全市財政收入比重為86.2%,同比提升11.4個百分點,居全省前列。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四大主體稅種共入庫59.6億元,同比增長2.1%。同時,非稅收入同比減少,表明我市服務企業、減免收費、扶持發展等步伐扎實,效果漸顯。
來源:馬鞍山日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