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的歷史 2022-05-11 00:01
1984年10月31日,印度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總理英迪拉·甘地在自己的總理府被無情槍殺。
這天她正像往常一樣準備回辦公室處理政務,突然而來的30多顆子彈瞬間穿過胸膛。
襲擊她的正是自己信任多年的貼身警衛,曾經叱咤政壇的鐵娘子竟這樣結束生命,享年67歲。
令人一片唏噓又不禁疑問,這位執政印度15年并取得無數豐功偉績的女強人為什么會被貼身警衛槍殺呢?
1917年1月14日,英迪拉.甘地出生在印度的一個政治世家,她的父親,是印度大名鼎鼎的開國總理——尼赫魯。
而英迪拉又是家里的獨生女,“官二代”出身的英迪拉從小浸潤在政治的儒養中,所見所聞皆是政治與國家大事。
要知道,在南亞國家中,女性的地位本就是十分卑賤的,別說是接受教育,就連人身安全可能都沒辦法保證,英迪拉在當時可謂是天之嬌女,但也注定了自己坎坷傳奇的一生。
在英迪拉10歲,看起來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兒的時候,就經常默默地跟在父親身邊,聽內閣重臣們討論國內國際事務,有時還會幫父親尼赫魯向外界傳送一些機密文件。
英迪拉12歲的時候就組織一群小伙伴們成立“猴子隊”(源于印度教的神話傳說,猴子被認為是力量和能力的象征),就好比當年中國抗戰中的兒童團。
英迪拉則帶領大家為國大黨做一些發傳單、貼標語的工作,從小展現出來的政治天賦也更加堅定了父親尼赫魯對她的政治培養。
這樣的童年注定是孤獨缺少樂趣的,但這也無疑為她以后的政治生涯積累了寶貴的政治經驗和資本。
英迪拉成年之后,尼赫魯多次帶英迪拉參加外交活動,會見和接待過許多國家元首和知名人士,為她積累了很多政治資源和人脈,個人能力也開始逐漸嶄露頭角。
父親尼赫魯努力提攜并讓其接手黨務工作,英迪拉先后擔任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于1959年就將英迪拉推上國大黨主席之位,足見一個父親對于她的殷切栽培和期望,這般經歷自然也是尋常女子遙不可及的。
1942年,英迪拉邂逅了同在英國留學的柔情青年費羅茲·甘地并結婚,也因此改名為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可謂是出生名門望族,而費羅茲則出身于印度的低階種族,而印度自古以來又是一個種族制度森嚴的國家,種族不平等的愛情自然也是不被旁人看好的。
但當時深陷溫柔鄉的英迪拉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和費羅茲結婚,轟烈一時的愛情也讓兩個人度過一段幸福美好的婚姻生活。
種族間的巨大差異,從小的教育熏陶又相差甚遠,無疑使兩個人的觀念越差越遠,加之宗教、信仰,各種立場的矛盾,加速了感情的破裂。
更可悲的是費羅茲婚后借助妻子的力量進入政壇,不僅沒能助老丈人尼赫魯的一臂之力,還加入其反對派,當選了北方邦的議員。
更過分的是,費羅茲自認為已經在政界站穩腳跟,竟然公開移情一位穆斯林女性,英迪拉也被自己當初的選擇打了臉,這些無疑都注定兩個人不能為愛善終。
不久后費羅茲也因為心臟病離開人世,留給英迪拉的只有一地的狼狽不堪和兩個年幼的兒子。
英迪拉剛剛經歷一段失敗的婚姻,沒了丈夫,從小精心栽培自己的父親尼赫魯不久后也與世長辭。
英迪拉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一夜間成長,很快走出痛苦的陰霾,按照父親的遺愿,承擔起振興家族,統治國家的重任。
憑借從小養成的政治素養和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英迪拉在家族的政治基礎和影響下,很快當選了印度總理,是第一位也是印度史上唯一一位女總理。
憑借超群的政治天賦與鐵血手腕,在英迪拉掌握政權的15年間,印度在政治、軍事、經濟、和外交上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政治威望甚至一度超過了父親尼赫魯,在印度這樣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中,英迪拉成為當之無愧的鐵娘子。
1974年,印度試爆第一顆核武器,成為全球第6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這與英迪拉的支持是萬萬分不開的,英迪拉與父親不同,她是堅定的擁核派。
為了實現大國夢想,英迪拉頂住發達國家壓力,很快獲得核武技術并暗中研究,加速了印度塔爾沙漠第一顆蘑菇云的騰起。
不僅如此,在軍事上,英迪拉立場更加強硬,曾兩次發動印巴戰爭,大大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實力,將其分裂成兩個國家。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面對人口爆棚,人口壓力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為了壓制人口增長,解放婦女以獲取更多的勞動力。
英迪拉堅定地實行強制節育政策,嚴令各地政府對男性實施結扎,一年內就有400萬男性被強制絕育手術,對男子實行簡單粗暴的絕育行動。
在過程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因此死于手術臺之上,被稱為“可怕的行動風潮”。其中受害最深的當屬一些社會底層的單身漢和流浪者。
雖然實現了人口驟減,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引起了印度底層社會的不滿。
這項政策的實施讓很多窮人連生孩子的機會都減少了,這是他們萬萬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
英迪拉因此成為很多老百姓口中的“毒婦”,越來越多的人對國家領導人不滿,激發了很多潛在矛盾。
但英迪拉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專制手段和強硬做派,這為其日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此外英迪拉還大力扶持農牧業發展,解決數億百姓的糧食、牛奶供應難題,農業的發展,也直接促進了工業的發展,使得印度的經濟長期保持高增長率,實力不斷增長。
英迪拉執政期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等一系列方面的輝煌發展,為她贏得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聲譽,一度超過父親尼赫魯。
一時之間,印度人民和媒體又對英迪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印度作為民族和宗教摻雜的大國,自古就存在很多內部矛盾。
宗教各異的大環境加之英迪拉的強硬統治引發了反對黨人士的極大不滿,不僅阻礙了她的政途發展,也為日后遇害埋下了伏筆。
英迪拉所崇尚的印度教雖然在國內社會中占重要地位,但人數卻不及全國人口的一半。
其余宗教中,頗有聲望并值得一提的當屬錫克教,錫克教徒雖然只占印度人口的百分之二。
但印度全國上下一半的糧食卻來自他們,錫克教人崇尚平等,內部沒有種族制度,族人之前十分團結,這也是他們的實力不容小覷的重要原因。
這樣一支驍勇善戰的錫克教徒偏偏是印度教的死敵,他們試圖獲取更多的政治權利甚至想要獨立。
一向強勢的英迪拉怎么會就此善罷甘休,于是一邊與錫克教交好,一邊暗地里采取了措施,試圖分裂瓦解錫克教。
但一直想獲得更大自治權的錫克教也并非可任人宰割,雙方開展了一系列斗爭和交涉。
在多次交涉和談無果后,一向手段強硬,雷厲風行的英迪拉派軍隊進攻了錫克教的宗教圣地—金廟,清除了教徒上萬余人,令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這一舉動讓很多的無辜老百姓也跟著遭了殃,自此宗教矛盾更加激化,丟失圣地又傷亡慘重的錫克教徒與英迪拉更加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一時之間,上上下下的錫克教徒都將英迪拉視為仇敵,一些極端分子揚言要置英迪拉于死地。
金廟事件之后,印度國內政局十分緊張,她的親信部隊中就有不少錫克教人,為防止錫克教徒的極端行動,印度政府也特地加強了對總理英迪拉的安全保護。
但一向自信強硬的英迪拉并沒有將此事當回事,一改往日的果敢作風,身邊的錫克教徒親信也沒有因此被換掉。
其中就包括她的兩名貼身警衛,因為英迪拉堅信她與警衛十多年的朝夕相處之情足以打破宗教之間的矛盾和隔閡。
貼身警衛對英迪拉十年的相處守護之情終究沒有抵過對心中對宗教的那份崇奉信仰之情。
終究是英迪拉使得他們痛失親人朋友,再也不甘心一直保護眼前這個親手毀掉錫克教族的敵人。
于是,在金廟事件四個月后的一天,英迪拉的貼身警衛把槍口對準了英迪拉,仇恨隨著30多顆子彈一掃而出,英迪拉瞬間倒地。
一生要強的女總理就這樣離世,享年67歲,又誰也想不到英勇一世的女強人最終是以這樣一種方式悲涼收場。
之后,兩名錫克教并沒有絲毫慌張也沒有逃脫,而是瘋狂對著人群大喊大喊聲稱完成了使命,顯然是蓄謀已久,為了給錫克教報仇
英迪拉在遇刺前不久曾經發表過言論說:“我的一生都用來為人民服務。即使我死了,我相信、我每一滴血都會用來撫育印度,讓她變得更加強大。”
而事實上,隨著時日的變遷,不少印度人民都懷念這位硬朗的“印度鐵娘子”,甚至有人稱她為“印度國母”。
縱觀英迪拉的一生,很多人都贊揚她對印度發展的豐功政績,當然也有人不滿其強硬的政治手段和做派。
不管怎么樣,英迪拉英迪拉·甘地都是英雄的一生,堪稱所有女性中的傳奇。
1、雷猛發.恒河女神英迪拉·甘地[J].東南亞縱橫,2001(12):26-27.
2、國大黨與印度政局[J].倪童軍.世界知識.1998(07)
3、印度現代政治發展進程析論[J].胡志勇.南亞研究季刊.2016(04)
4、印度現代化進程中的種姓制影響[J].錢乘旦.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