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李志民來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這里,他不僅見到了毛澤東,也對毛澤東思想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李志民全家福
其實,李志民早在1927年便受到了毛澤東思想的熏陶。同年3月,毛澤東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文章。
李志民在學習了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以后,才進一步認識到農民運動的偉大意義。
在沒有見到毛澤東的情況下,他便對毛澤東有了初步認識。從此,毛澤東這個名字就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后來到了井岡山根據地,李志民對毛澤東思想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930年11月,江西省主席魯滌平奉蔣介石之命,對紅一方面軍所在的袁水兩岸發動了第一次“圍剿”。
面對強敵,時任紅一軍總前委書記和政委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方針,將敵人誘到根據地里面,利用有利條件將其殲滅。
當時,毛主席的這個戰略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當時,李志民是紅五軍組織部長,對毛澤東的戰略方針有著較高和較早的覺悟,便決定將這一方針灌輸到部隊中。
解放戰爭時期的李志民(前排左一)
當時,紅軍戰士的文化水平較低,行軍途中空閑的時間少,只能在行軍前以及途中的休息時間作簡單的動員,并用通俗易懂的道理解釋“誘敵深入”的方針。
在李志民等干部的宣傳下,廣大干部和人民逐漸接受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并變成了自覺行動,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活捉了敵師長張輝瓚。
1936年4月中旬,4月中旬,蔣介石、閻錫山糾集 25個旅以及西北軍和東北軍四面封鎖黃河,我軍面臨著前追后堵的情況。
5月5日,李志民突然接到一通電話,電話聲稱毛澤東就在距離李志民駐地10多華里的山頂大廟,并讓他領受任務。
他簡單和團長交代幾句后,便帶領幾名警衛戰士朝著山頂大廟奔去。當李志民趕到大廟時只見毛澤東站在一張方桌前聚精會神地看的地圖,顯得那么從容不迫,他原本懸著的那顆心也漸漸平靜下來。
毛主席見到李志民后,給他布置了一項任務,便是在后衛團過河之前,在沿途行軍路上自檢前頭各部隊執行紀律的情況。
李志民
李志民鄭重表示:“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保證完成任務!”
和毛主席告別后,李志民匆匆趕回駐地,并召集各紀律檢查小組成員和各連干部的開會,傳達毛主席的指示,進行簡短的組織分工和政治動員。
后來,李志民聽說紅軍渡河后,敵人闖進了東岸村莊,到處為非作歹,搞得老百姓們怨聲載道。
兩種軍隊作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百姓們自然愈發懷念紅軍。此時,李志民更加佩服毛澤東的遠見了。
1937年6月,紅27軍劃歸陜甘寧留守兵團,編為陜甘寧警備兵團,李志民擔任紅27軍政治部主任。
李志民從宜川到延安向留守兵團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匯報工作。交談間,李志民見張際春待人熱情、和藹可親,便向他訴說了自己多年的“心結”。
張際春
其實,李志民一直想去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對于李志民的請求,張際春非支持。
當天下午,張際春便帶著他去見毛主席。李志民來到毛主席所在的窯洞,毛主席正抽著煙在辦公桌前批閱文件,整個房間里都被煙霧籠罩著。
毛主席見他們來了,立即停下手頭的工作,招呼他們坐下。張際春向毛主席簡單說明來意后,一邊的李志民怕耽誤毛主席時間,也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毛主席想了想,操著一口湖南口音對李志民說:“你要求去抗大繼續深造是個好事嘛,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把學習搞好了,這樣可以更好工作,我當然同意!”
話音剛落,毛澤東便從桌子上拿出一張紙,提筆給羅瑞卿寫了一張介紹李志民去抗大學習的便條。
毛主席
羅瑞卿看到毛澤東親筆信,熱情招待了他。正好,抗大第第三期正在招生,李志民便被編入第二大隊第四隊,做新生的入學登記工作。
七七事變爆發后,第二期學員奔赴抗日前線,第三期學生舉行了開學典禮。可李志民只在抗大學習三周便因為工作需要擔任第五隊隊長兼政治教員,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1938年夏天,抗大第四期開學不久,毛澤東到抗大作報告,休息時間把李志民找去,了解發展黨員的情況。
李志民向毛澤東匯報:不少學員提出了申請,一批“一二九運動”的積極分子已經被吸收入黨。
毛澤東聽后十分高興,還交給他一個特殊任務:“每一期學習畢業之前,發展百分之七八十學員入黨。”
李志民思考片刻,考慮到革命青年的成分比較純潔。而且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也比較多,就欣然接受了這一光榮任務。
李志民和妻子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抗大政治部和各級干部都把發展黨員的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并配合保衛科做好政治審查工作。
當時每一期只有半年左右時間,工作是非常緊張的。李志民白天分頭到隊里個別談話,了解情況,夜晚加班看入黨申請書。
有的發展對象情況比較復雜,入黨申請書一寫就是一大本,他都要耐心將這些申請書看完,及時弄清楚情況。符合條件的,以便及時發展入黨。
戰爭年代,李志民作為部隊的政治委員,將協助軍事指揮員組織指揮戰斗,加強戰斗的政治工作,保證戰斗的勝利作為自己應盡的職責。
所以在作戰時,他盡可能靠前指揮,以便臨機處置情況,減少部隊傷亡,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李志民和妻子
戰斗結束后,他馬上深入到部隊。幫助戰士們總結戰斗經驗,評功表模,慰問傷員,鼓舞斗志。
1946年11月15日,平漢線北端國民黨第53軍及第94軍第5師分南北兩路西犯我晉察冀解放區的易縣,晉察冀中區第3縱隊奉命阻擊南路來犯之敵第94軍第5師。
在這場阻擊戰中,第2縱隊第23團第1營奉命孤軍插入敵側后,依托劉家溝割斷樊家臺與南橋頭敵人之間的聯系,制造我軍各個殲敵的有利戰機。
1月17日拂曉,敵人察覺側背受到我1營的威脅、立即組織數倍于我的兵力瘋狂反撲。第1營發揚了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打退了敵人數十次進攻,堅守了陣地沉重地打擊了素稱精銳的蔣介石嫡系第5師。
最后,在兄弟部隊的配合打擊下,敵倉皇潰逃淶水。在這次戰斗中,1營營長朱彪4處負傷、教導員曹良眼睛被打瞎仍不下火線,殺出了軍威,大壯了士氣。
戰斗剛結束,李志民馬上布置政治機關整理1營的功績材料上報,授予1營“鋼鐵第1營”光榮稱號,授予營長朱彪“縱隊戰斗英雄”稱號。
李志民
當時,第1營距離縱隊司令部有80多里,李志民不顧戰斗的疲勞,親自趕到1營駐地召開慶功授獎大會,把“鋼鐵第1營”的錦旗授予營長朱彪。
接著,逐個慰問尚未轉送后方的傷員,表彰他們為人民英勇戰斗的精神,當他發現朱彪腿部的傷勢比較嚴重,馬上派人組織擔架把朱彪轉送到衛生部做手術。
臨走之前,他還再三交代醫務人員說:“朱彪作戰勇敢,是個戰斗英雄,一定要想方設法把他的大腿保住,非萬不得已不能截肢。”
縱隊政委的關懷,使朱彪深受感動。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下,朱彪的腿保全了。一個多月后,傷口還未完全愈合,他就積極要求返回部隊。
在朱彪的帶動下,3縱隊300多名傷病員也按時或提早返回部隊,投入到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新戰斗。
李志民和毛主席
1984年春,李志民到天津視察工作時,擔任天津警備區副司令的朱彪帶著老伴來看望李志民,對30多年前李志民策馬80多里去看望他、送他進醫院治傷的往事,依舊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