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
1.名稱分類
根據各經所聯系內臟的陰陽屬性及其在肢體循行位置的不同將十二經分為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陰經屬臟,行于四肢的內側;陽經屬腑,行于四肢的外側。十二經分類見下表:
2.走向和交接規律
手三陰,從胸走手;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陰,從足走腹(胸)。如此就構成了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行徑路(圖1、圖2)。
陽主表、陰主里。由其經脈互為絡屬,以構成表里關系。即: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里;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里,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里;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表里;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表里;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里。
十二經脈中的氣血運行是循環無端的。即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足厥陰肝經,再傳至手太陰肺經,首尾相接,循環貫注。其流注次序見圖2。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的總稱。任脈為陰經,督脈為陽經,同源出于會陰,分別循行于軀干前、后正中線。臟陰經分別與任脈相交會貫通,腑陽經分別與督脈相交會貫通。由于任脈、督脈與十二經脈及臟腑關系甚密,所以有十四經脈之稱。
◆ 十二經脈循行部位(出自《靈樞·經脈》)
【手太陰肺經】 (圖3)“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隔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span>
【手陽明大腸經】 (圖4)“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足陽明胃經】 (圖5)“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抉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人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辟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附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足太陰脾經】 (圖6)“脾足大陰之脈,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后,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后,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人腹,屬脾絡胃,上隔,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隔,注心中”。
【手少陰心經】 (圖7)“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隔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后廉,行手太陰心主之后,下肘內,循臂內后廉,抵掌后銳骨之端,入掌內后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span>
【手太陽小腸經】 (圖8)“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臂臑后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隔,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于顴?!?/span>
【足太陽膀胱經](圖9)“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胭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后廉下合胭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足少陰腎經】 (圖10)“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趾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胭內廉,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span>
【手厥陰心包經】 (圖 11)“心主手厥陰心包之脈,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下隔,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從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span>
【手少陽三焦經】 (圖12)“三焦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隔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其支者,從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span>
【足少陽膽經】 (圖13)“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毗后;其支者,別銳毗,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于(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隔,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含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span>
【足厥陰肝經】 (圖14)“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髁八寸,交出太陰之后,上腘內廉,循股陰人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隔,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隔,上注肺。”
今日推薦
長洋中醫學府十大優勢:
優勢一、正規,專業,系統學習全面,師資雄,由有豐富臨床經驗和教學經驗的中醫以及相關專業醫師教學授課。
優勢二、結合理論,注重實操,講授中醫理論,并親身指導,在大量的課堂練習與學員互動中熟練掌握正確的方法,達到即學即會。
優勢三、教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講課與交流相結合,學與練相結合,嶺南中醫學會專家、廣州中醫院在職醫師實操教學,保健理療與治病相結合。
優勢四、小班教學,手把手教學,面對面和教授交流,使每位學員獨立操作,現場診治,現身說法,對參加學員進行現場診斷,給出治療方法,并現場操練,解決疼痛的同時教會學員如何診治病癥。
優勢五、每個學員全程都是實踐動手學習、核心技術老師無保留傳授、學員能夠完全掌握核心技術、讓學員能夠學到有競爭力的技術。
優勢六、學習中途不增加任何雜費,提供上課教材,外地學員免費提供住宿,讓學員學的放心。
優勢七、臨床實踐中遇到難題了隨時回來請教老師、免費復訓、學府定期舉辦新技術老學員均可回來進修、加強技術。
優勢八、根據個人需求推薦就業,就業方向:養生館、中醫館、理療館、門診等康復理療中心
優勢九、助學金申請:殘疾人、社會義工、學生、貧困戶、軍人均可申請助學金。
優勢十、本校優秀學員均可加入我們、共同為社會和中醫藥、健康養生行業培訓、技術項目輸送以及創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