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硬化案1
張某,男,56歲,昌平人。
初診: 2012年5月。
①肝硬化,腹水,門靜脈高壓,有副脾,脾大,靜脈擴張,膽囊繼發改變。
②胃潰瘍,胃竇潰瘍,幽門螺桿菌(Hp)(–)。
③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斑狀、結狀糜爛。
④食管靜脈曲張(中)。
服3個月中藥后精神轉佳,胃痛已止,感覺舒適。經查:門脈內徑縮小1cm,脾臟縮小3cm,長徑縮小7cm,脾靜脈內徑縮小1cm,肝門靜脈后支引向體表,內徑增大3cm。
診斷:肝硬化。
治法:活血消癥。
方藥:北柴胡6g,烏賊骨6g,浙貝母6g,甘草3g,延胡索6g,當歸6g,炒白芍6g,丹參6g,生蒲黃6g,三棱6g,莪術6g,炒白術10g,茯苓10g,鱉甲15g,三七粉1.5g(沖服),琥珀粉1.5g(沖服)。
30劑。肝、脾臟器均有好轉。
二診:2012年9月5日。
服上方后精神轉佳,繼以前方進退。
北柴胡6g,郁金10g,當歸15g,丹參10g,焦白術15g,茯苓15g,烏賊骨15g,瓦楞子10g,大腹皮10g,蒲公英10g,生檳榔6g,鱉甲10g,薏苡仁15g,白豆蔻3g,砂仁3g,茜草10g,木香6g,黨參10g,白芍6g,生黃芪30g,太子參10g,三棱10g,莪術10g,胡蘆巴30g,鹿角膠15g,三七粉2g。
水煎,30劑。
2
肝硬化案2
畢某,女,60歲,北京人。
初診:2012年5月19日。
丙肝、硬化腹水、脾大、腎功能不全。
方藥:北柴胡6g,郁金15g,當歸15g,焦白術15g,枸杞子15g,葛根30g,鹿角膠10g,丹參30g,熟大黃10g,坤草10g,生黃芪30g,玉竹10g,太子參10g,黃精10g,鱉甲10g,三七粉1.5g。
加:金水寶6盒。
后繼服上方,腹水終除。
3
肝硬化案3
王某,女,37歲,山東人。
罹患肝硬化腹水10年,近8個月閉經。10年前診斷為肝硬化腹水、低蛋白血癥、高血壓病,曾嘔血,黑便,一直服西藥,病情未見好轉。來院門診求治,腹脹,肋下脹滿,神疲乏力。舌質紅苔白,部分苔剝脫,脈沉弦細尺弱。
診斷:鼓病。
治法:益肝健脾,利水消腫。
方藥:黨參10g,炒白術10g,茯苓10g,雞內金10g,陳皮10g,炒白及10g,當歸15g,赤芍10g,水蛭3g,鱉甲10g,生黃芪30g,香附6g,佛手6g,香櫞6g,靈芝15g,川芎10g,三棱10g,莪術15g,薏苡仁10g,龍眼肉10g,茜草10g,滑石10g,鹿角膠10g,丹參15g,三七粉3g。
間斷服藥3個月。
次診:2012年11月12日。
服藥10天后月經來潮,4天始凈,每40天來潮一次,腹脹仍輕微存在,肋下仍脹痛,飲食尚可,大便日行2次,面色仍晦暗,夜寐不安。舌質紅苔白,脈弦細尺弱。
加:胡蘆巴30g,大腹皮30g,白及10g,車前子15g,山楂10g,太子參10g。水煎服,30劑。
⊙新媒體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