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國有單位還是民營單位,甚至跟單位大小、中資外資都沒關系,無一例外,我們會發現,老板選擇管理層的一個傾向,幾乎大多數老板都選擇了在我們看來所不屑的“中庸派”,即使剛開始有些老板還猶豫不決,或者憑直覺選擇了認真工作、關注工作本身的“求真派”,但似乎到最后還都是讓位于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城府較深、處世圓滑的“中庸派”。這其中的緣由其實不難理解,即要站在老板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很容易釋然了。
A君在工作上一直很認真、投入,也很喜歡學習鉆研新知識,但在與同事的關系處理上,似乎總顯棱角有些分明,說白了,就是愛憎分明,對待三觀一致的,可謂是掏心掏肺,熱情似火,但針對那些與自己價值觀、脾氣秉性差別懸殊的,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人,說不上冷若冰霜,但的確有些階級分明的樣子;同樣的道理,A君對待上級也是秉持著此般原則,瞧得上眼的,絕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相反,心中極為不屑的,雖在表面上也能做到恭恭敬敬,但內心里是極為排斥的,話說回來,上級畢竟是上級,自然在識人方面要高于一般人一籌,像A君這般性格的人,早已是了如指掌了。
相比“求真派”的A君,B君剛好相反,對待萬事,講究和諧、顧全大局、善于周旋,不喜較勁、中規中矩,深得大部分同事和上級喜歡,因為在同事看來,B君講話得體,從不與人爭執,與大家相處甚是融洽,在上級看來,B君有大局觀,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具有領導潛能。 再來說說老板們的心理,如果是選擇好員工,估計A君還能略勝B君一籌,畢竟老板都喜歡做事認真踏實、對工作勤勤懇懇、積極上進的員工,但如果是管理層,就不一樣了,因為管理層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協調、指揮和控制。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該人能否處理好人際關系,能否顧全大局,能否籠絡人心,其次才是專業能力、工作態度等。畢竟在這個險惡的世界里,只有B君那樣的人,才能駕馭得了各種利害關系,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老板們能這樣選,也屬于無奈之舉,畢竟天底下既能對工作做到非常關注、投入,但同時又能兼顧好人際關系,善于調動組織資源的人,實在是沒幾個,當然,也非常能理解,畢竟,人的精力有限,顧此失彼,實屬正常。
有時想想,這種現象還真的挺耐人尋味的,記得有位網友說過,性情耿直,品質高潔的人,一般不會委托求全的,他們甚至不屑于與世俗和解,自始至終堅持自我,哪怕以犧牲自我利益為代價,而圓潤通融、城府深沉之人,一般不會有特別明確的處世原則與信仰,表面上和事佬一個,誰也不得罪,實質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因為其堅信,只有隱忍,才能換來最終的利益。
其實從文學作品《局外人》也能意會到,A君屬于”局外人“,自古以來,局外人是無法做到領導”局內人”B君的,只有局內人自己才能做到和諧自洽,因為從歷史經驗來看,以毒攻毒一直都是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