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后,對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加以研究,尤其將天津卷的高考作文題與前兩年的加以比較,看出一些端倪。既繼承傳統,又與時俱進;有傳承,有創新。符合學生實際,大部分學生都有話可說,能寫出較好的作文。一些語文教師講:學生都覺得作文題出得可以。
下面對天津卷三年高考作文題加以綜述,希望博友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分享。
2011年高考作文題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是認識自我和世界的另一雙眼睛。今天,更多種類的鏡豐富了我們感知的層次和色彩:望遠鏡將我們的視線引向遠方,顯微鏡撩開微觀世界的神秘面紗,反光鏡讓我們瞻前仍可顧后,哈哈鏡變幻出多樣的自己,三棱鏡在我們面前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這些鏡為我們打開了多維的空間,使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思想更加深邃,心靈更加明澈。請從望遠鏡、顯微鏡、反光鏡、哈哈鏡、三棱鏡中至少選擇兩種鏡,結合自己的感悟,寫一篇文章。
分析:
依舊延續了近年的命題樣式和主題方向,屬于給材料自命題作文,主題為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看清自我、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問題,材料中的幾面鏡子是用來觀察自我或外物的,每面鏡子的功能各不相同:哈哈鏡看到了扭曲變形局部夸張的自我,反光鏡則看到相對真實的自我和環境,望遠鏡能看清遠方的世界和人生道路,近視鏡卻能使原本看不清的事物被變清,顯微鏡更是把原本細微如發的事物看得巨大無朋。單用哪一種鏡子都能達到特定的效果,但是卻都看得不完整。所以,要看清自我、世界和人生,就要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工具)從不同的角度(途徑)去觀察和分析。本文題目要求選用兩種以上的鏡子展開論述,也正是要求學生學會辯證地多角度地看待自我和人生,而絕非靜止孤立地看待事物。
學生都能正常書寫:
1.議論文達百分之八十五,選擇兩種以上鏡子分段論述,思路較清晰,層次較分明。散文比例可占百分之十,一般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寫,尤其是三年的高中生活。說明文占百分之二,選擇兩種以上鏡子根據其特點說明其發展歷史及用途,由于寫作條件的限制,多寫成流水帳的形式。但是都有話可說。
2.標新立異的文章占百分之三,其中有寓言、有小說、有文言文,這類文體不乏經典之作的出現。
3.引述的例子愈加豐富,涉及面廣,時代性強,如卡扎菲、萬戶等,可以看出考生的文化底蘊很豐實,這是可喜的現象。
4.文體把握能力較強,不合乎文體要求的文章少之又少。
5.好文章層出不窮,給一線教師以審美的愉悅和教學的提示。
2012年的高考作文題
可以看出作文題目采用的是給材料作文形式。
試題如下: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看來,有些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東西,恰恰最容易被我們忽視;有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能夠引發我們深入思考……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分析:
這個試題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是以一則寓言的形式作為引導材料,然后加上提示語,最后是具體要求。
可以看出,這個題目保持了前幾年來天津試卷的一貫思路,對照2007年的“有句話常掛在嘴邊”、2008年的“人之常情”、2009年的“我說90后”、2010年的“我生活的世界”、2011年的“鏡子”。我們會發現作文題既體現了樣式上的變化(由命題、半命題、給材料,變為了寓言),又是與前幾年作文的命題思路一脈相承——均體現引領學生關注生活的用意。
1.考生反映:基本可以掌握。
2.高考作文題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話題題目,只是給出一段材料,但大部分考生的反映還是可以理解,并明白要寫什么。
3.考生考前曾經煉過的作文,有很多都可以用上,比如關注身邊,關注社會,關注時代的作文題目。像考生寫的“普通中的不普通”、“簡單”……只要參透了材料的關鍵,這些基本還是可以扣上作文題目的。大部分的考生都應該可以“有話說”。
2013年的作文題
中國自古有“學而知之”的說法,這里的“學”,通常被理解為從師學習。韓愈就說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徑日趨多元。
可以看出2013年很多省市效仿了全國卷給材料作文的做法,而天津卷卻大膽選擇了半命題作文的形式,成為今年的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雖然只是“填入一字”,但一字值千金,能夠反映出考生對“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徑”的獨特理解。所填的字雖不同,但話題絕對是集中的。
2.為了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人還為考生提供一個古老的范例“學而知之”,這就使本題目既具有傳統淵源,也具有時代色彩。從時代性來看,“知”的內涵,在網絡化和信息化的多元化背景下,已經變得空前豐富,而“知”的途徑也隨之變得更加多元。這樣,考生可寫的角度也是多元化的,如“思”、“悟”、“問”、“行”、“游”、“讀”、“做”、“尋”、“探”、“動”、“察”、“研”、“聽”“想”等等。
4、我們相信,在這種前提下,學生一定能寫出很多感人的作文。
縱觀三年天津高考作文題,給我們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間,對平時我們的作文教學必定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①對于高一高二的教師應力求給予學生足夠的言說空間,搭建寫作和展示的平臺,淡化作文概念,使其常態化,鼓勵其勤于思辨,大膽陳詞,注意口頭言說的同時培養其及時書寫的好習慣,不斷積淀自我思想。
②在論說的環節中多培養學生們的正反對比論說思維,這在本年度的高考作文中仍舊處于尚未落實的環節。
③引導學生們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閱讀不是為了寫作,但是閱讀絕對影響寫作,越來越強烈的認識到凡是會拿捏文字的人都是喜愛讀書的人,在與文字的接觸和交流中,讀書人會很自然地感受到文字給予他的觸動,或者是一種眼界,或者是一種品性,抑或是思維,這種觸動會引導他去模仿甚至去超越。而一旦這種模仿或者超越的習慣形成,那么這個人就具備了寫作的素養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