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是教學模式的載體
有人說導學案是教學內容的載體,這句話也沒有錯。但是知識的學習要有模式體現,其實每一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上升為理論就是模式,為了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具體化,便于學生學習,導學案就隨之誕生。
導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學案與學生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案顧名釋義是學生學習的方案,使學生全部課堂學習實踐過程中的操作方案,它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路線圖,指示著學習的路線、方向和基本要求,學生必須按照路線圖去實踐、去探究完成學習的全過程。但他不是死的教條,它規定的只是基本路線、基本方法,至于學生學校的速度、深度、廣度以及學習的策略和具體細節,完全應該由學生自主,路線確定以后,路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去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案只是個工具。
學案是學生的另一位老師,無聲卻有形。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案給學生的指導更直接、具體,學生接受和運用這個指導的自由度和實效性更強。學案給學生提供的學習和研究空間更自由更開放,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交流空間的約束,主動學習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學習得以充分體現。
學案給了學生路線和方法,也給了學生思想和態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體驗和感受,長此以往,學生那個就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這為學生學會學習奠定了基礎。實踐者最有發言權,學生在長期使用學案的過程中會有新的感悟,產生新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老師可以作為學案修改的重要依據,使學案不斷的完善與科學,因此學生既是學案的使用者又是學案編制的參與者。
學案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學案的基本教學方式是問題式導學,即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把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形成一個個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問題”是關鍵、是核心。
“問題”主導教學的全過程,無論是預習、新知識的學習與探究、鞏固練習、學習小結,還是拓展延伸,所采用的基本教學環節都是:提出問題—指示方法—明確要求—學生學習。在這個基本環節中“提出問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事關整個教學環節的成敗,因此也是整堂課成效與質量的決定因素。
既然“問題”是編寫學案的核心,那么問題設計就是決定學案優劣的關鍵因素,所以編寫學案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問題的構思與設計上。
“問題”在學案中既是教師“導”的基本思想策略和方法的體現,又是學生“學”的過程體現,因此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導”的規律和“學”的規律;“問題”是知識和能力的集中體現,所以問題的設計必須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問題”在學案中既起著引導作用,又應負有啟發功能,因此問題的設計必須具有藝術性和啟發性。另外“問題”的大小、深淺、繁簡等“度”的把握直接決定著問題設計的質量,這就需要編寫者進行揣摩,細心把握。
(一)、導學案與教案的不同之處:
1.導學案以學生為本,以學論教,以學生為中心,關注的是學生學什么,如何學;教案以教師為本,以教論學,以教師的教為中心,關注的是教師教什么,如何教。
2.編制導學案必須以學情為基礎,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和需求;而教案多是以教師對學生的某種假設或者猜測為基礎,往往脫離學生的學習實際和需求。
3.導學案學生唱主角,學生全員參與,具有互動性和開放性;教案教師唱主角,學生被動參與,不能全員參與,具有單向性和封閉性。
4.導學案立足于自學,著重于學生拿來,強調的是會學,重視學法指導;教案立足于灌輸,著重于給與,強調的是學會,忽視學法指導。
5.導學案已經成為校本課程,對學校開設的國家課程以模式化進行校本建設;而教案僅僅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方案,不能當做校本課程。
(二)、導學案教學
導學案教學是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學案為載體,將教學模式實踐化,以教師調控為手段,注重學法指導,突出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有效地發展學生個體素質結構,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教學體系。
(三)、導學案教學的效果
導學案之所以被許多老師所認可,并長期被創造性運用,是因為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許多教學實踐證明,導學案教學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非常有益的教學效果。
1.導學案以學生的“學”為中心
過去傳統教學以教師的“教”為中心,作為重點;而今,實施學案教學后,而轉移到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所以教師要研究學情,設計學案時,要將學生的學習放在首位,徹底將學生推到主體地位上。教師考慮的不再是自己的教,而是用大量的精力研究學生如何學,學得怎么樣?
2.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加油站”
導學案的實施,讓學生通過自學、協作教學,形成了學習合力和互補,他們有了學習的抓手,有的放矢。通過導學案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減輕了學生負擔以及心理壓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加油站。
3.導學案促進師生共同提高
首先導學案促進教師提高能力,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要研究學生的知識基礎。起點能力、心理特征和學法特點,研究課程標準,精通教材,選擇習題,鞏固學習效果。并且提高了教師的管理能力,以及研究能力。
導學案培養了學生的的自學能力,學生在自學時,要進行自我的監控,自我調控,在討論交流時,學生可以相互制衡,確保討論的正常開展和討論的質量,整體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最關鍵的是學生都得到了個性化發展。學生之間存在差異,但不存在差生,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努力獲得各自的成功。導學案的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可以看出,導學案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體系。實施導學案教學,提高的是教師和學生,受益的也是教師和學生,導學案教學開創了教師“擅長教學“、“樂于教學”,學生”擅長學習”、“樂于學習”的局面,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四)、導學案的編制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解讀 挖掘教材 教學任務 和 教學模式 學習目標 學習任務 和 學習模式 教師 學生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展示釋疑 分離 分離 編制 當堂檢測
可見導學案是學生的學案,不是習題集,有的教師設計導學案失去了“導學”功能,只是一個訓練的習題組合,有的教師認為這樣做能夠保證成績的提高,但是還是穿新鞋走老路,也失去了教學藝術性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