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組織英語教學
廈門市杏林區曾營小學 王幽文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無疑,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目前在小學甚至在幼兒園就開設了英語課程,這是一個好的決策。讓孩子們從小就學習英語,逐漸使他們掌握近似第二母語。針對小學生與成年人學習特點不同,所以,我們應根據孩子們的特點去組織英語教學。
一、 重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少些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
學習語言就像學開車和游泳一樣,主要靠練習,而不是靠記憶規則。“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克立茲在巡回演講時說過“琴是彈出來的,語言是講出來的”。說明的是同樣的道理。另外,孩子們在學習母語時,并不是先明白了語法規則,才能說出正確的語言。而是先聽后說的。記得:小時侯老師叫我們背《唐詩》,背“語錄”,到了長大了才明白其中之意。當然,學習外語,不學語法顯然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提倡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去體會語法的用法,去歸納語法的規律。但是,小學生和成年人不同,他們理解抽象語法的能力遠遠不及成年人。如果老師講得太復雜,反而使他們更糊涂。所以,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重視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二、 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老師組織教學時,可以根據小學生興趣設置真實的任務。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是玩游戲、看動畫片、唱歌、表演;凡事都喜歡探究和想象。根據這些特點。老師盡可能多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如:多媒體音像教學;多設置一些游戲如:Bingo、Ask-Answer、Guessing Game、Tongue Twister 等等。把要掌握的詞、句編成歌曲;將對話內容改成‘戲劇’讓他們分角色表演。更好的是將課堂教學設置成真實的任務教學。如:在教學10以內的數字時,根據學生愛玩“飛行棋”的特點在英語課堂設置用英語下棋的任務:“Stone-Scissors-Cloth”之后“ One, two, three……”此時,孩子們興奮極了,邊玩邊喊:“Stone-Scissors-Cloth”,“ One, two, three……”無意之中已把那些英語念得滾瓜爛熟了,真正做到了寓樂于教、適合孩子們學習特點。否則他們上課時,會感枯燥無味,他們學習的興趣也抑制。
老師組織教學時還應根據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設置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如:在教唱“Merry Christmas” song 的同時,讓他們動手自制英語賀年卡,把美好的祝福送給他們最親密的伙伴、最敬愛的老師和最親愛的父母;告訴他們這比去商店買賀年卡更有意義,孩子們很感興趣,一個個精心設計并積極去查找英語詞、句。這種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活動,不僅起到了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而且培養了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也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的主動性。
在組織教學時,同樣不能忽視的一個更要的因素——即要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他們的認知水平受思維形式、注意力以及記憶力等所制約:
1、學生的思維形式是以鮮明的形象性和具體特征思維為主,并逐步過渡向邏輯思維。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英語教學要特別注意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用一些肢體語言(body-language)組織教學。
2、小學生的注意力有不易集中的特點。小學生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控制自己言行的能力較差,因而思想不易集中,注意力易于分散。我們應該這樣去組織教學:
(1)交替使用引起學生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和興趣引起注意的方法。孩子們的三種注意中,任何一種都很難長久地堅持下去,因此,我們的教學要根據所教內容和孩子們的實際情況,靈活機動地使用或變換教學方式方法,調動孩子們的三種注意以使他們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如:“擊鼓傳花”和“拋doll”等游戲能激起孩子們的有意注意;“飛行棋”會引起無意注意;“表演”能激發興趣并引起注意。(2)小學生的注意常帶有感情色情色彩,注意力不夠穩定。我們要妥善安排講解與活動內容,特別是在作必要的講解時,要選擇最佳時機,抓住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那段時間,用富有感情的語言,把主要內容講明白。(3)為不使小學生注意力分散,每節課的教學目的應明確,教學目標集中,教學內容簡要。
3、學生記憶力的發展方向特點
小學生記憶力的發展是從無意記憶向有意記憶發展;機械記憶向意義記憶發展;直觀形象記憶向語詞抽象記憶發展。學齡前兒童記憶事物是以無意記憶形成為主。兒童入學后,由于有了一定的學習目的和任務,他們的有意記憶開始得到鍛煉和發展,但與此同時,他們的無意記憶也仍在發展。我們的教學因此也要采用多種方法,交替調動和有效結合孩子們的兩種記憶能力去進行教學。從記憶的內容來說,兒童比較容易記住具體形象的東西,較難記住語詞等抽象內容,但通過學習,他們的抽象記憶也在迅速發展。對此,我們的教學,既要注意材料、內容的具體形象性,又要注意引導學生向抽象的理性認識發展,增強抽象記憶。
三、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注重情感教學
師生之間關系融洽、溝通、平等和課堂氣氛輕松、幽默、寬容,容易激發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心理語言學家認為,當一個人的心理壓力小的時候,他們學習語言就非常好。在我的課堂上就有一例:用“friend”造句,陳偉濱同學就造了一個這樣的句子“Miss Wang! Am I your good friend?”當代小學生個性發展比較明顯,智力發展顯得廣泛、成熟較早。教學中必須充分注意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幫助他們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幫助他們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念。在個人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協商,以進一步完善和深化課題;在協作學習過程中,要講合作精神、團隊精神,有分工、有評價。例如:在教學單詞時,進行小組比賽。要求整組里每一個同學都會才可以加分,因此這組的成員就會對所學內容能主動練習并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考慮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學生智力發展的邊界,通過提問來引導討論;要善于發現每位學生發言的積極因素,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因此,只有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才能組織好小學英語教學,才能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而適應現階段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