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一條來自粉絲@饞嘴貓咪TZ 的原創攻略。
豆角燜面承載著我兒時一份特別美好的記憶,那個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忙,晚上經常趕不及回來給我做晚飯,鄰居家的爺爺奶奶總會喊我過去吃飯,那個時候覺得鄰居家總是彌漫著飯菜的香氣,吃完飯也賴著不想回家寫作業,看看爺爺寫書法,特別羨慕老人家舒心愜意的慢生活。
鄰居奶奶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豆角燜面,每次我都能把自己的小肚子撐得鼓鼓的,打著飽嗝扶墻而出。后來在美國,嘗試了好一陣子,才終于做出了和鄰居奶奶做的味道相近的豆角燜面。整整一大鍋,熱氣騰騰的,真的是冬天里溫暖人心的最好美味了。
食材包括豆角、豬肉、手搟面和蔥蒜。
面條最好選擇手搟面,吃起來筋道兒,我是在中國超市買的那種一包一包可以冷凍起來保存的手搟面。當然家里如果有面條機,自己壓出來的新鮮面條口感會更好。
鮮綠的豆角摘去兩條莖,摘豆角的時候順手把長豆角掰成兩半。
豬肉最好選擇肥瘦相間的那種,喜歡肥一點的也可以選擇五花肉,炒起來滋滋冒油也香得很。加入料酒、生抽、淀粉、鹽和少量的糖腌制,適當地加點兒水也可以,腌肉的過程大概半個小時就可以了,肉吃點兒水也會軟嫩不少。
蒜要多剝出幾瓣,切片,在空氣中放幾分鐘,讓大蒜素釋放出來,據說有防癌的功效。
開大火倒入底油,爆香蒜片蔥末,然后放入已經腌制入味兒的豬肉片,一起翻炒,直到肉片變色,最好能把肥油都逼出來。
倒入豆角,大火翻炒,耐心地多炒幾分鐘,畢竟生豆角吃了有中毒的危險。加生抽和鹽調味,再加入開水,大概沒過豆角的樣子就好,然后把鍋蓋蓋上,改中小火,靜靜地等待鍋里的蒸氣把豆角燜熟。之前加水特意放得比較多,等開鍋以后可以盛出來一大碗,放在一邊備用。
把面條抖散開,均勻地鋪在豆角上,稍稍撒上一些鹽,繼續蓋上鍋蓋,小火燉煮10分鐘左右,這時就能漸漸聞到鍋里飄出的香氣了。隨時注意鍋里湯汁的多寡,當心糊鍋,把之前盛出來的那碗湯汁分幾次倒回鍋里,小火繼續燉煮,讓湯汁在鍋里循環往復,浸入面條。
火候的掌握很重要,千萬謹記要用小火,既不能燒干了糊鍋,又不要留下太多湯汁,起鍋的時候用筷子攪拌一下面條,撒上一些生蒜末,再淋幾滴香油,就可以盛出來準備享受美味啦!面條筋道,豆角軟嫩,鮮香味濃,童年的記憶好像一下子都回來了,永遠都不要低估美食的治愈效果。
作者:饞嘴貓咪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