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4S店工作過,深知舊車置換有3大套路,發現有2招可以讓舊車賣掉比較劃算。
奉勸大家舊車置換要三思,只有學會正確應對,才能讓舊車賣出劃算的價格。
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經銷商、不同的4S店,舊車置換的政策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4S店通過舊車置換,把賣新車放在第一位,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新車銷量,舊車置換一切都好談。
通常情況下,在這種4S店做舊車置換是最合適的,他們主要靠賣新車來獲取廠家的返點,沒有想在客戶身上獲取利益,這樣4S店有錢掙,客戶有優惠,最終是雙贏的局面。
有的4S店則充滿套路,各個項目都想在客戶身上獲取利益,不僅要賺賣新車的錢,還要賺置換舊車的錢。
要是遇到這種4S店,基本上就會被各種薅羊毛,到最后才發現還不如把舊車賣掉劃算,只不過后悔都來不及了。
1、先找二手車商評估舊車的大致價值,最好是多跑幾家,由于我們是問價,通常都拿不到真實的價格,心里有個數就行。
2、到4S店評估舊車,看和外面的收車價格有多大的差距。
3、如果4S店的收車價格過低,加上補貼以后都沒有二手車商出的報價高,并且相差過大,那么就沒有必要進行舊車置換了。
4、問清楚置換補貼的返還形式,是全額還是部分、是現金還是保養、裝飾、代金券等方式。
這里要注意,很多置換補貼不是現金,而且以保養或裝飾的形式返還,這樣就非常不劃算了。
5、問清楚置換補貼是立刻補貼到賬,還是需要等待,如果要等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切記!置換補貼到賬時間一定要問清楚,不然時間太長就沒有必要了。
或許很多讀者朋友會說,這些事我也知道,但是在執行過程中還是被套路了。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聽過很多道理,但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不是道理不對,而是能力不夠。
要想避免在舊車置換時被套路,不僅要知道怎么做,還要知道套路是怎么出現的,這樣才能雙管齊下讓舊車發揮最大的價值。
接下來我將具體分析,告訴大家舊車置換常見的3大套路,希望給讀者們帶來有價值的信息。
舊車置換的本質是把車賣給4S店,就和我們把車賣給二手車商是一樣的,但很多4S店是沒有二手車回收部門的,通常都是和當地二手車商合作的形式。
簡單說一下我在4S店做舊車置換的流程,好讓大家明白其中的套路。
1、了解車況信息。
不是所有車輛都可以進行舊車置換的,辦理置換要保證手續齊全,車輛無違規、無改裝,分期付款已還清。
必須滿足年檢標準,公里數未達到報廢里程,且尾氣排放符合要求,能夠正常上路行駛。
2、了解市場行情。
在了解車況信息以后,我會給熟悉的二手車商打電話,詳細地說一下車型車況,預估出大概的價格。
舉個例子,二手車商報價10萬元,我就會給客戶報價7-8萬元,如果客戶答應了,我就會立刻讓車商過來驗車。
3、與二手車商交易
現場驗車可能會存在變數,比如車況沒有說得那么好,車商就會現場壓價,原先報價10萬元,現在只能8.5萬元收了。
假設給客戶報價8萬元,車商只愿意出8.5萬元,這樣還能賺取差價5000元。
如果給客戶報價8萬元,車商只愿意出7.5萬元,這樣銷售就要自己承擔5000元的損失。
因此,對于一些沒有專門回收二手車的4S店來說,銷售遇到客戶做舊車置換,通常都是要故意壓價,低于市場價2-3萬元,確保在最終交易時自己不會出現損失。
也就是說,在4S店做舊車置換,舊車的殘余價值一定是低于二手車市場的報價,但是大家不要著急做判斷,舊車置換還有置換補貼,或許加上補貼就劃算了。
有些4S店專門設立了二手車回收部門,銷售在面對客戶做舊車置換時會稍微從容一些,但是對于做舊車置換的客戶就沒有那么熱情了。
主要是評估車況和報價不需要銷售來完成了,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接,銷售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但是舊車置換所獲得的利益也就沒有了。
做舊車置換需要走很多流程,可能做一次舊車置換的工作,別的銷售都已經賣出去2輛車了,屬于收益與回報不成正比,銷售自然就沒有那么熱情了。
即使4S店自己收車,報價還是會低于市場價的,畢竟4S店是要把車賣出去的,必須要有利潤空間,沒有誰會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我們在提出舊車置換時,如果發生銷售出現不情愿、不熱情,態度消極等情況,要么直接換一家4S店做置換,要么直接把舊車拿到二手車市場賣了,作為消費者要學會掌握主動權。
很多4S店在給新車做優惠活動時都會加上“綜合優惠”4個字,什么是“綜合優惠”?
舉個例子,一款車指導價10萬元,4S店綜合優惠3萬元,消費者要想拿到3萬元的優惠力度,就必須要滿足4S店開出的所有條件,舊車置換只是其中一個條件而已。
我在4S店工作時,店里就經常推出舊車置換活動,但是必須要在4S店上全險、必須要分期買車、必須要在4S店保養。
或許很多人可以接受這些條件,可是等到手續快辦完時各種費用又出現了,比如出庫費、上牌費、金融服務費等。
我認為這些費用還算是比較正常的,很多不辦置換的消費者也會遇到,最坑的是置換補貼是需要等還的,用戶無法第一時間拿到所有的補貼。
4S店為了讓用戶履行要求,會在合同中標明補貼返還的形式。
舉個例子,用戶必須在4S店做5次保養,每保養一次,補貼返還一部分,直到做完所有保養,補貼才能全部到賬。
等到用戶拿到所有的優惠以后,就會發現舊車置換的差價加上所有的費用支出是不劃算的,還不如直接把舊車在二手車市場賣得劃算。
我們在做舊車置換的時候,一定要在做舊車置換之前就問清楚置換補貼返還的方式,并且讓銷售寫進合同里面,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被套路。
我們辦好所有的舊車置換手續以后,通常情況下是可以在次月就能夠拿到補貼的。
以前在4S店工作,根據規定:置換客戶信息是按月度匯總上報,每月5號上報上月的置換資料。
如果我們是當月6-31號做的舊車置換,理論上次月就能夠拿到置換補貼。
別以為拿到置換補貼就萬事大吉了,補貼在到賬之前還有可能被4S店以“扣稅”的名義克扣部分補貼。
很多消費者可能以為“扣稅”是正常的,不經意間就被套路了。
根據我在4S店工作的經驗,置換補貼在經過廠家的審核之后,下發到賬的形式并不是現金,而是系統中的折讓金額。
系統中的折讓金額是不需要開發票的,也就是說,不管是廠家還是4S店,這筆錢都不需要開發票。
發票都沒有開,怎么會有稅呢?
說白了就是巧立名目而已,就是為了在用戶身上獲利,但凡遇到這類4S店,消費者都是防不勝防的。
這個沒有標準答案,不同4S店給的政策不一樣,我們要學會靈活處理,看清4S店的套路,還要防二手車商的套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應對,最終目的是讓舊車發揮最大的價值。
如果廠家有置換補貼活動,我們可以先問一下4S店是否支持“自行出售舊車再做置換”。
1、如果支持,我們可以把舊車在二手車市場上賣了,然后把過戶手續資料給4S店,同樣可以拿到置換補貼,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這樣是比較劃算的做法。
2、如果不支持,自己又比較怕麻煩,那就把置換補貼的方式都問清楚了,讓銷售都寫在合同里,這樣也可以避免被套路,可能不會省錢,但是可以省心、省力、省時間。
如果就是想要省錢,想要劃算一些,那我們只能在4S店和二手車市場做對比了。
但是這里要注意,二手車商收車也不是做慈善,套路也有很多,在賣車之前多去了解同類型車型的市場行情,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避免被車商牽著鼻子走。
我們要始終記住最終的目的是讓舊車殘值最大化,就算被套路了,也要將損失降到最低。
如果二手車市場收車價格大于4S店置換補貼,那我們把舊車賣給二手車商是最劃算的。
如果二手車市場收車價格小于4S店置換補貼,那我們就在4S店做舊車置換,這樣做既劃算也比較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