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種,多見于中老年人,無顯著性別差異。它是由于腦血管壁本身的病變引起的,最常見的病因是動脈硬化,由于腦動脈硬化,管腔內膜粗糙、管腔變窄,在某些條件下,如血壓降低、血流緩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內凝集成塊,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從而使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而發病。
腦血栓的危害有哪些?血栓引起肢體疾患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動脈血栓形成。一般也多為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在肢體動脈硬化基礎上,管腔狹窄而繼發血栓形成。這類病人臨床上首先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病人行走一段距離后,會因下肢缺血產生疼痛,需休息片刻才能緩解。病情嚴重時,腿部疼痛劇烈,常夜不能寐,需要行外科血管旁路手術或血管腔內治療。
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病人多為男性青壯年,發病與吸煙、嚴寒、感染、外傷、激素和免疫功能紊亂等因素有關,腿部遠端血管因內膜炎癥、腔內血栓形成導致腿部嚴重缺血,發黑壞疽。目前隨著介入技術的發展,很多這類病人的肢體得以保全。因此,一旦出現腿麻、腿冷和間歇性跛行,應及時到血管病??凭驮\,控制血糖、血脂,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三、急性動脈栓塞。血栓主要來源于心臟,一般多為有慢性房顫病史的老年病人。臨床表現為突發性肢體劇痛、蒼白、厥冷、無脈、麻木和麻痹。早期手術取栓治療是挽救肢體的關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