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就象心臟的一件密封的外衣,緊緊地包裹著心臟。它分為兩層,外層向著胸壁叫壁層,內層附著在心臟上叫臟層。兩層之間有少量液體。心包的功用是保護心臟。當兩層間的液體增多時,就表示有病。
最常見的就是心包炎,可以由細菌、病毒、結核、風濕等引起。剛開始時液體不太多,只感到胸痛,液體增多時可感到胸悶,透不過氣來,平躺時更明顯,所以孩子喜歡半躺半坐的姿勢,或俯臥的位置。醫生用聽診器檢查時,在心臟部位可以聽到心包摩擦的聲音,叫“心包磨擦音“,這就可以確診是心包炎。但當液體太多時,兩層心包被液體遠遠隔開,沒有機會碰面,也可以聽不到磨擦音。這就要做X線檢查,看看心臟是否增大。
[病因] 確診心包炎只是第一步,還要弄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心包腔穿刺是最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把心包腔內的液體抽一點出來做檢驗。只有把原因搞清楚,治療的方法才能對頭。一般來說,細菌引起的化膿性心包炎在治療上比較麻煩,其次是結核性的,病毒性心包炎比較容易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