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概念】
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
癥狀表現胸腔中央發生一種壓榨性的疼痛,并可遷延至頸、頷、手臂、后背及胃部。發作的其他可能癥狀有眩暈、氣促、出汗、寒顫、惡心及昏厥。嚴重患者可能因為心力衰竭而死亡。
【冠心病分類】
1、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無痛性心肌缺血或隱匿性心肌缺血):指確有心肌缺血的客觀證據(心電活動、左室功
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謝等異常),但缺乏胸痛或與心肌缺血相關的主觀癥狀。
2、心絞痛型:是指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
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癥。
3、心肌梗死型:是指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
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
4、缺血性心肌病型:是指由于長期心肌缺血導致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纖維化,從而產生心臟收縮和(或)舒張
功能受損,引起心臟擴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臨床綜合癥。
5、猝死型:該病患者心臟驟停的發生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痙攣或微循環栓塞導致心
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電生理紊亂,引起暫時的嚴重心律失常所致。
【冠心病病因與誘發因素】
與高血壓、高脂血癥、高粘血癥、糖尿病、內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齡大等因素有關。
1、年齡與性別:40歲后冠心病發病率升高,女性絕經前發病率低于男性,絕經后與男性相等。男性患病率遠高
于女性,這可能與性激素的分泌有關。男性50歲,女性55歲以后,冠狀動脈硬化發展較迅速,同樣心肌梗塞
的危險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2、高脂血癥:脂質代謝紊亂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險性之間
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高血脂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高。尤其是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者,冠心病患病率
高呈正相關。
3、高血壓使血管內壓力升高而損傷內膜,并可加速血漿進入血管壁,從而促進血漿脂質在內膜中沉積,加速動
脈粥樣硬化形成,高血壓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較血壓正常人高2-3倍左右。
4、吸煙可使冠狀動脈痙攣的危險性增加,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冠心病與吸煙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用量-反應
關系。如果吸煙和其他危害因素同時存在,還有明顯的協同危害作用,
5、糖尿病幾乎影響從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倒心臟性死亡的各個環節。并且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
6、肥胖可導致血壓增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增加和有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已明確
為冠心病的首要危險因素。
7、精神因素對于冠心病的發生有重要作用,經常處于激動、壓抑和焦慮情緒中的人,好斗、好勝心強的人,會
使人體內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平衡遭遇破壞,導致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其釋放的兒茶酚胺類物質
增多,血壓升高,易引發冠心病。
8、家族遺傳史傾向是冠心病不可控制的危險因素之一,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較無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的危險
性增加2.0-3.9倍。
9、其他因素:久坐生活方式、飲酒、飽餐、寒冷的天氣(引起體表小血管的痙攣和收縮,使血流速度緩慢,血
液粘滯度增高,加重心臟的負擔,使心肌缺氧加重)、情緒緊張和焦慮等都是誘發冠心病的外在因素。
【冠心病癥狀】
1、心絞痛型:
典型的心絞痛具有以下特點:
部位:最常見于胸骨后,亦可稍左偏或右偏,其次見于心前區,或者橫貫前胸。范圍多為拳頭或手掌大小,而且相對固定,不會呈現游走性疼痛。疼痛可向左肩及左上肢放散。有時候表現為胸部以外的疼痛,如上腹痛,左上肢痛,頸部、咽部痛,甚至表現為牙痛等。
性質:多數表現為壓榨、緊縮或燒灼樣疼痛,而非針刺或刀割樣痛。可有恐懼感或瀕死感。有些老年人,特別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僅表現為胸悶或呼吸困難等癥狀,而并不發生胸痛,需要警惕。部分患者在心絞痛發作時還伴有呼吸困難、心悸、惡心、出汗、眩暈、面色蒼白,甚至意識喪失等癥狀。
誘因:體力活動和情緒激動,另見于飽食、寒冷、吸煙及用力排便等等。
持續時間:心絞痛多為陣發性,每次持續時間多在3-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持續時間若超過半小時,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可能。
緩解方式:終止誘因后癥狀多可緩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癥狀可很快緩解。
2、心肌梗塞型:
表現為持續性劇烈的胸痛,其部位及性質與心絞痛相似,但程度重,持續時間長,多在30分鐘以上,有時達數小時,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有時候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容易與腹部疾病混淆,常伴有煩躁、低熱、大汗、恐懼、瀕死感等。劇烈疼痛時還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有時還可有心悸、頭暈、極度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
3、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部分患者原有心絞痛發作,以后由于病變廣泛,心肌廣泛纖維化,心絞痛逐漸減少或消失,卻出現心力衰竭的癥狀,如活動后憋氣,不能平臥,水腫,乏力等,還有各種心律失常,表現為心悸、頭暈、暈厥等。還有部分患者從來沒有心絞痛,而直接表現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4、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
病人有廣泛的冠狀動脈阻塞卻沒有感到過心絞痛,部分病人在發生了心臟性猝死,常規體檢時發現心肌梗塞后才被發現.部分病人由于心電圖有缺血表現,發生了心律失常,或因為運動試驗陽性而做冠脈造影才發現。這類病人發生心臟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機會和有心絞痛的病人一樣,所以應注意平時的心臟保健。
心臟性猝死可發生在那些貌似健康的人身上,這里主要說的是冠心病中的一個類型,叫做不穩定斑塊,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很小,沒有堵塞血管,所以平時沒有任何癥狀,但是,斑塊會突然破裂,破裂以后,會在局部形成血小板、紅細胞組成大的血栓,同時冠狀動脈痙攣縮窄,出現嚴重缺血,以致大面積心肌梗死。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預測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癥狀出現以后6小時內發生心臟驟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細胞電生理活動異常,而發生嚴重心律失常導致。
【冠心病的危害】
一、冠狀動脈長期硬化會導致遠端下游相應的灌注區域的心肌缺血。發生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冠狀動脈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間的矛盾。慢性供血量不足主要由于嚴重狹窄或閉塞所致;急性供血量不足則主要由于血管的痙攣或斑塊破裂,誘發管腔內血栓形成導致管腔的突然狹窄加重或閉塞。如果臨時發生的供需矛盾所致的心肌缺血可以在短時間內解除,在臨床上則表現為心絞痛。如果短時間(30分鐘)內無法解除時,導致相應冠狀動脈下游遠端灌注區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則表現為急性心肌梗死。慢性缺血一般都是由于冠狀動脈慢性固定性嚴重狹窄或閉塞所引起,慢性缺血情況下,由于心臟對于缺血逐漸地得到了適應,或側支循環的代償性增粗,供血得到了部分代償,從而一般不會發生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心絞痛可分為穩定性和不穩定性兩種。穩定性心絞痛一般不會誘發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則容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二、冠心病的危害除了可以發生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還可以因為心肌缺血導致各種心律失常以及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最嚴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顫動,臨床上表現為突然死亡(猝死)。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可以互為因果而同時存在。猝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形式。
【冠心病的西醫治療】
治療原則:1)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缺血心肌血供;2)降低心肌耗氧量;3)增強心肌細胞本身耐缺血缺氧的能力。
一、冠心病的藥物治療
1、硝酸酯類— 其有擴張靜脈舒張動脈血管的作用,減低心臟的前后負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時使心肌血液重分配,有利于缺血區心肌的灌注。可用于控制急性心肌缺血癥狀以及伴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壓的治療,根據病情需要可選用舌下含化或經靜脈給藥。代表藥為硝酸甘油、消心痛、硝酸異山梨醇。硝酸酯類藥物易于產生耐藥現象,可間斷用藥,提供8-12小時的無藥期或稱“空白期”,以避免耐藥的發生。可與改善預后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聯合用藥。
2、β—受體阻滯劑:阻斷兒茶酚胺的激動和興奮作用,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緩心肌收縮力,降低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謝,緩解心絞痛。β—受體阻滯劑不僅治療心肌缺血、控制心絞痛癥狀,還可阻斷神經體液激活,防治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其禁忌證包括嚴重支氣管哮喘、心力衰竭失代償期、心動過緩、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低血壓和糖尿病相關的低血糖等。
本類藥物可與硝酸酯類或鈣拮抗劑合用,有協同作用。停用本類藥物時應逐漸減量后停藥,突然停藥有導致反跳而出現嚴重后果可能。常用藥物有美托洛爾(倍他樂克) 、比索洛爾(康可)、阿替洛爾(氨酰心安)等
3、鈣拮抗劑:抑制鈣離子進入細胞內,也抑制心肌細胞興奮—收縮耦聯中鈣離子的作用,因而抑制心肌收縮;同時可擴張周圍血管,降低動脈壓,減輕心臟負荷,減少心肌氧耗;還可擴張冠狀動脈,解除冠狀動脈痙攣,增加心肌血供。鈣拮抗劑主要用于治療變異性心絞痛和混合性心絞痛以及對β受體阻滯劑和硝酸酯類治療反應不好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與硝酸酯或β-受體阻滯劑合用。停用本藥時,宜逐漸減量然后停服,以免誘發冠脈痙攣。常用的鈣拮抗劑包括二氫吡啶類(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等)和非二氫吡啶(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等)兩類。
4、 調脂藥抗凝和抗血小板藥— 則從發病機制方面著手達到減慢或減輕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穩定斑塊的作用,最終也是使心肌氧供增加;
5、其他冠狀動脈擴張藥……
二、冠心病的介入治療
介入療法適用于1.藥物控制不好,病人仍然頻繁心絞痛的;2.病人服藥能控制心絞痛,但生活質量差,有條件進一步改善者;3.病人比較年輕。介入療法優點是治療效果立竿見影。
1、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即用經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導管擴張狹窄冠狀動脈的一種心導管治療技術;
2、冠狀動脈內支架術—系應用多金屬支架支撐于病變的冠狀動脈內壁,使狹窄或塌陷的血管壁向外擴張的技
術,支架植入后可擴張管腔封閉分離夾層,使損傷內膜愈合,減少內皮下膠原組織暴露,減輕血小板聚集,
保持冠脈血流通暢,防止血栓形成,從而有效防止血管彈性回縮;
3、經皮冠狀動脈激光成形術——通過光導纖維將高能激光傳輸至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組織,并迅速使之汽化或使
分子鍵斷裂,從而消除或縮小斑塊體積,拓寬管腔達到改善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的目的。
4、冠狀動脈超聲血管成形術—有應用前途的斑塊和血栓消融新技術,系應用高強度低頻率超聲作為能源,消融
纖維性和鈣化性斑塊以及血栓,增加纖維化血管的可擴張性,從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性阻塞。
三、冠心病的外科治療
冠心病的手術治療主要包括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心臟移植及某些心肌梗死并發癥的外科治療。
1、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又稱冠狀動脈搭橋術,它通過將移植血管繞過冠狀動脈狹窄部位與其遠端吻合,可恢
復和(或)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流量,有效地降低心絞痛的發生,預防冠心病猝死,提高生活質量。
2、心臟移植術—冠心病發展到終末期,各種治療均難奏效,而心臟移植是對用常規方法治療無效的晚期或進展
期心臟病的惟一可行的治療方法。
3、急性心肌梗死機械并發癥的手術治療——過去心肌梗死特別是急性期的心肌梗死被認為是心臟手術的禁忌
證,近年來由于心臟外科的飛速發展已打破了心肌梗死手術的禁區。
【中醫對冠心病的認識】
中醫認為:“心主血,肺主氣”是說心與肺是胸腔中相鄰的兩個器官,心在前肺在后,心臟負責推進血液的運動,肺主呼吸。心肺關系復雜交錯,心臟消耗的氧氣全部來源于肺,肺出問題直接導致心臟病。中醫認為“心肺同源”,這是心肺同治的理論源泉。心臟本身耗氧占整個人體的20%左右,若肺部出現病變,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臟。如果長期輕度缺氧,會使心肌收縮增強,心率加快引發冠心病,嚴重缺氧時血壓、心率均下降,導致心肌壞死,心力衰竭,甚至心臟驟停。
肺部給藥是治療心臟病的最好途徑,血液經右心室壓出,都會進入肺動脈送至肺泡,然后通過肺部呼吸,在肺部壓力下進入心臟,如果此時通過呼吸使有效藥物成份由鼻腔進入肺部,就會經由透析作用溶進血液,10秒左右到達左心房,被心肌細胞吸引,快速治療心臟病,溶解冠狀動脈上的粥樣硬化斑塊。可以說,通過呼吸進行肺部給藥治心臟,是快速消除癥狀,根治心臟病的一條捷徑,像心臟病人身上常備救心盒,通過鼻子一聞達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呼吸給藥方式。通過肺動力帶動心動力,可達到救心護心的目的,甚至能夠防止心梗意外猝死的發生。患者心臟病發作時,可能心臟與肺都已停止工作,這時可以通過啟動肺動力來恢復心動力,比如心肺復蘇術,邊按壓胸口,一邊進行人工呼吸,通過恢復病人呼吸,通過肺部的舒張壓、收縮壓,以肺動力帶動心動力的典型治療方法。
冠心病屬于中醫的胸痹〔心痛〕及厥心痛。主要是由于年老體衰,正氣虧虛,臟腑功能損傷,陰陽氣血失調,加上七情內傷、飲食不節、寒冷刺激、勞逸失度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氣滯血瘀,胸陽不振,痰濁內生,使心脈痹阻而致病。其中,臟腑經絡氣血功能失調,人體陰平陽秘的平衡被破壞,是發病的內在原因。因此冠心病是一個“本虛標實”之證,心、肝、脾、肺、腎五臟虛損是病之本,包括氣虛、陰虛、陽虛和陽脫;氣滯、血瘀、痰濁、寒凝是病之標。標實本虛是冠心病的病機特點。
【中醫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治則】
冠心病心絞痛急性發作期,病理變化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痙攣,血小板粘附、聚集,血栓形成等,中醫認為屬“不通則痛”,其不通之因多為氣滯、寒凝、血瘀、痰阻等。進而辨之,勞累性心絞痛,因其病因“勞”而發,依據中醫動則耗氣的認識,認為病機為氣虛血瘀,多可采用益氣活血方法治療;變異性心絞痛或以冠狀動脈痙攣為主要誘因引發的不穩定性心紋痛,疼痛多發生在凌晨4-5時,中醫認為多屬陽虛寒凝,宜用溫陽宣通、活血化瘀法治療等。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過程中,皆顯示有一定效果。在此基礎上,結合傳統中醫理論認識,扶正時注重臟腑的特點和臟腑之間的聯系,祛邪時注意邪氣的性質,不斷總結驗證,會對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研究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和西醫藥物相比有如下優勢:1)毒副作用相對較少,適合于長期應用;2)一個藥物可作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的多個病理環節;3)改善患者伴隨的癥狀如氣短、乏力,精神抑郁,性功能減退等較為明顯;4)一些防治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有效成分已顯示出了有希望的前景,如葛根素、丹參酮、水蛙素,蚓激酶等。
1、活血化瘀法: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瘀證。鑒于血瘀與冠心病的密切關系,活血化瘀法在治療冠心病方面
效果明顯。
2、宣痹通陽法:漢代張仲景認為,胸痹心痛是陰氣虛于上,痰濕等陰邪上乘陽位,痹阻胸陽而致,在治療上創
立了宣痹通陽大法。適用于冠心病的痰濕上乘、胸陽不振者。
3、芳香溫通法: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運行正常與否與寒熱關系密切。血遇寒則凝,遇熱則通。冠心病為寒氣
客于心脈,脈絡卷縮絀急,血氣不得流通所致。芳香溫通法使氣血流通,疼痛緩解。適用于冠心病寒凝血
脈,特別是冠狀動脈痙攣,心絞痛發作可收到快速止痛的效果。
4、調整脾胃法:脾胃功能失調是導致胸陽痹阻的根本健脾胃,補中氣,提高機體運化痰濕的能力,使氣血充
足,心脈得養為冠心病的治本之法。適用于癥狀緩解期的治療。
5、益氣養陰法:冠心病不同程度存在氣陰不足的情況,益氣養陰法治療冠心病效果不錯。適用于冠心病氣陰兩
虛者,臨證中可根據氣虛與陰虛的程度靈活調補氣藥與滋陰藥的比例。
6、補腎固本法:冠心病的發病與腎虛有密切關系,中醫認為冠心病其位在心,其本在腎。所以,治療冠心病補
腎固本是十分重要的治療之法。
【冠心病的預防和保健】
1、控制膽固醇:冠心病的形成是由于膽固醇嵌入動脈內壁,使冠狀動脈狹窄。所以要健康飲食,少吃高膽固醇
食物:蛋黃、動物內臟、肉類等。并且定期做血脂檢查,如果異常,應調脂治療。
2、控制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疾病,是冠心病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 控制高血壓,可采取定期運動、控制
體重、減少鹽攝入量、藥物降壓等辦法。
3、控制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4
倍。因此,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4、控制飲食。飲食且清淡,易消化,選擇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食用足夠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少食多餐,粗細搭配。
5、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健康飲食、控制體重、減輕精神壓力、適量運動、戒煙(煙堿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
高、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限制飲酒。
6、減少精神壓力:精神過度緊張可使機體處于一種應激狀態,導致心跳加速,血壓增高。持續的壓力對健康帶
來損害。所以要適應環境,保持樂觀的心態 。
【哪些人容易患冠心病】
吸煙者、高血壓病患者、高脂血癥患者、糖尿病患者、有冠心病家族史者、肥胖者、A型性格者 (好競爭、對工作有緊迫感)、體力活動少者、年過35歲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