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與蛋白的結合即脂蛋白(一種與脂質復合的水溶性蛋白質),是血脂在血液中存在、轉運及代謝的形式。通常根據其密度分為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極高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每一種脂蛋白中均含有相應的載脂蛋白。
【乳糜微粒(CM)】
CM是最大的脂蛋白,由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合成,含有甘油三酯、膽固醇酯和一些載脂蛋白。是運輸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膽固醇的主要形式.正常人血漿中的乳糜微??崭?2小時后就被完全清除,不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容易誘發胰腺炎。乳糜微粒也含膽固醇,其膽固醇隨甘油三酯升高亦增加,
乳糜微粒是在小腸粘膜細胞中生成的,食物中的脂類在細胞滑面內質網上經再酯化后與粗面內質網上合成的載脂蛋白構成新生的乳糜微粒(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酯和磷脂),經高爾基復合體分泌到細胞外,進入淋巴循環最終進入血液。
CM代謝的主要功能就是將外源性甘油三酯轉運至脂肪、心和肌肉等肝外組織而利用,同時將食物中外源性膽固醇轉運至肝臟。
【高密度脂蛋白(HDL)】
HDL是血清中顆粒密度最大的一組脂蛋白,HDL主要由肝和小腸合成,它是由載脂蛋白、磷脂、膽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組成。HDL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微粒家族,約占血漿總膽固醇的20%。擔負著將內源性膽固醇(以膽固醇酯為主)從組織往肝臟的逆向轉運。血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高低與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呈負相關。
【一】HDL—血管內的“脂質清道夫”
研究證明:血液中多余的血脂是靠高密度脂蛋白來代謝的。高密度脂蛋白可將蓄積于末梢組織的游離膽固醇、血液中的多余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處理分解成膽酸鹽,通過膽道排泄出去,從而形成一條血脂代謝的專門途徑,因此,HDL能增強血脂代謝能力,保持血管暢通,使血管更清潔,是真正的血管內脂質“清道夫”。
【二】HDL—“抗動脈硬化因子”
1 HDL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很好保護冠心病危險因子之一的LDL不受氧化,(因為只有經過氧化的LDL才具有較強的形成血垢,致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的作用),減輕或阻止LDL對血管內皮細胞的破壞;
2 由于HDL體積小,能穿透動脈內膜,將沉積在里面的膽固醇等脂質斑塊破碎并攜帶出血管壁,修復血管內膜破損,恢復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從而消退動脈硬化斑塊,高密度脂蛋白使血管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和保護,所以被稱為“抗動脈硬化因子”。
3 HDL—“長壽因子” ,研究發現具有遺傳性高HDL的家族幾乎可以避免動脈粥樣硬化,更沒有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長壽成了普遍現象,因而被稱為“長壽因子”?! ?br> 4 HDL—又稱“好的膽固醇”,它就象是清掃廢物的垃圾車,負責把血液中或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等脂質垃圾運送到肝臟,經分解處理后排除體外,高水平的HDL膽固醇能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病的危險?! ?br> 5 HDL—“冠心病的保護因子” ,研究表明HDL能加強血管內已存在脂質斑塊的穩定性,抑制斑塊破裂或脫落阻塞血管,降低冠心病的發生幾率。
6 HDL對冠心病的保護機制
當血液中HDL含量高時,血脂及血垢的清運速度大于沉積速度,不但不會有新的血脂沉積,連早已沉積的脂質斑塊也會被逐漸清除,血管越來越干凈,血流暢通無阻,大量的HDL進入血管內膜及內皮細胞,修復內膜破損,恢復血管彈性,心腦血管病變幾率就比較低;當HDL含量低時,血脂及血垢的清運速度小于沉積速度,血脂增高,沉積加快,硬化逐漸加重,病變必然發生。
【三】為了提高HDL,在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
少吃動物脂肪及內臟,甜食和精制食品;多吃植物蛋白,新鮮蔬菜水果以及魚類,尤其是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可以減少腸內膽固醇的吸收。另外還要加強體育鍛煉,體力活動能夠消耗體內大量的能量,降低血漿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還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LDL)】
LDL 是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將膽固醇從肝臟運送到外周血液和全身組織,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被認為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因子。
如果血液中LDL濃度升高,它攜帶的膽固醇便積存在心腦等部位血管的動脈壁內,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阻塞相應的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引起冠心??;發生在腦就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或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壞的膽固醇”。
如果血液中LDL高,首先要從飲食上注意:多食些海帶、紫菜、木耳、金針菇、香菇、大蒜、洋蔥等有利于降低血脂和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食物;烹調食物最好用素油;少吃油煎食物;少食蛋黃、肉類(特別是肥肉)、動物內臟、雞皮、鴨皮、蝦皮、魚子、腦等含膽固醇量高的食物。另外甘油三酯過高者要忌糖、忌甜食,并應限制總食量。副食品以魚類、瘦肉、豆及豆制品、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