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連心,人的手掌連著全身的器官和臟器,用力拍手刺激手掌上的這些反射區,就可以活絡十二經脈、疏通全身的氣血,并將五臟六腑中的積郁之氣散發出來,從而達到治愈百病的效果。
經絡穴位養生法是運用針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增進人體健康等目的的一種養生方法。
拍打拉筋法
全方位疏通人體14條經絡,清除已知和潛在的病癥,進行整體而非分科治療。中醫理論,稱“所有的病都是綜合性的,都是相關的”說法,主張不要把“病”當成一個孤立現象來看,要治一起治,一勺燴。這就是“地毯式轟炸”,有沒有毛病先轟炸過去再說。而“殺毒軟件”理論是針對慣用電腦的現代人,對地毯式轟炸的另一種說法。該理論認為,凡病皆為經絡不通,打通經絡就可以治病。凡病皆離不開14條經絡的瘀堵,且通常是其中的多條經絡瘀堵,那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將這14條經絡統統都打通,就什么病都能治。
五臟六腑: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人體內臟器官的統稱。也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
拍打拉筋時會出現多種反應,如痛、麻、酸、脹、癢、犯困(打瞌睡)、惡心等等,被拍打部位會出現黑痧、紫痧、紅腫、瘀青(紅腫和瘀青其實也是痧的形態)現象,稱之為氣沖病灶,或曰好轉反應。這些反應與服藥、針灸、點穴、練氣功的反應基本相同,是治療過程中產生的好現象,即人的陽氣被激活后與陰氣搏斗出現的生理反應。氣沖病灶時,所有從體內往外排泄的現象都是排毒祛病的好事,如嘔吐、出汗、出疹、打嗝、放屁、拉屎、哭泣、流涕等等。在氣沖病灶時,應該繼續拍打拉筋,氣沖病灶現象越重,排毒效果越好;人即使康復以后,還應繼續拍打拉筋,并以此作為終身習慣,替代吃藥打針。
一般來說一次拍打10到20分鐘即可。吃太飽不宜拍打,睡前不宜拍打,因為拍打后人會興奮,因此最佳的拍打時間是早上起床后。初起拍打時手法要輕,等到身體的耐受力增加了,再逐漸增加力度。拍打的原則一般是順著身體,從上而下、從近端到遠端。有心肺方面的疾病,可以拍打兩肘的肘窩;肝不好的人群,可以拍打兩側腋下;脾胃不好的人,可拍打兩側大腿根部內側;而腎不好的人群,則可以多拍打膝蓋后面的腘窩。背部拍打可以大面積拍打,特別是肩部、腰部肌肉酸痛的部位,循序漸進地用虛掌拍,先輕微用力再慢慢加強,拍至微熱、松快為佳;腹部拍打集中在肚臍周圍,對消化、生殖系統疾病、婦科相關疾病有一定保健作用。晨起拍打10到20分鐘最佳。
拍打腳底,能夠拍掉100多種疾病。而腳底的涌泉穴更是補腎固元、延年益壽的“長壽穴”
拍肚臍(神闕、關元俞穴)
方法:雙手一前一后交叉,拍打神闕、關元俞穴附近;
功效:治療小腹涼、腹痛痛經、月經不調、腹瀉便秘、老年遺尿遺精、尿頻等。
拍膝蓋(犢鼻穴、血海穴、伏兔穴、足三里穴)
方法:腳蹬矮凳,大小腿呈90度左右,拍打50下;
功效:膝關節疾病、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痛經、糖尿病輔助治療。
拍大腿(殷門穴)
方法:拍殷門穴附近;
功效:腰腿痛、下肢靜脈曲張、遺尿、下肢麻木。
拍打療法是推拿的一種,其理論基礎是中醫的經絡穴位理論,并沒有那么神秘。人體全身遍布經絡,通過適當刺激經脈上的某些特定穴位,能夠疏通經脈,舒筋活絡,行氣活血,調節人體臟腑功能,從而達到強健筋骨和防治疾病的目的。老人們每天早上起來,進行經絡拍打,來保健養生、強身健體是沒有問題的。由外邪(風、寒、暑、濕、燥、火)入侵導致的疾病初始階段,也可以借助經絡拍打來幫助康復,比如受涼感冒了、受熱中暑了,可以拍打下肘窩、腋窩至出痧,拍后整個人會感覺輕松、舒服很多。但外邪入侵引起的疾病已有一段時間了,就不一定適合用經絡拍打治療了。
手和身上的各個器官與臟腑緊緊相連著,因為手上有六條筋脈連接全身,亦即心經、肺經、心包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它們的氣血通暢與否,牽涉到我們的神經狀況、消化狀況、呼吸狀況、排泄狀況、睡眠狀況。所以只要利用好手上的這個特點,能夠幫我們消除多種病痛。那么該怎么運用這6條經絡呢?教大家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一個動作,通經絡,排毒素。
舉手“治百病”
舉起雙手的同時,也讓雙腳的腳跟站起,如此則更易于負氣血向下灌注于大腿、小腿、腳掌,促進腳上六經氣血的通暢與旺盛。腳上的六經是肝經、脾經、腎經、膽經、胃經、膀胱經,它們的通暢與否,與人體肝腎腸胃的功能密切相關。
本法是適合在家或辦公室做的拉筋法,特別有助于改善五十肩和長期伏案工作者的肩頸疼痛。
拉筋方法:找一個門框,雙手上舉扶住兩邊門框,盡量向上伸展開雙臂。兩腳一前一后站成弓步,前腿彎膝,后腿伸直,腳跟須著地。身體正好與門框平行,頭直立,兩眼向前平視。以此姿勢站立5~8分鐘;再換一條腿站弓步,也站立5~8分鐘。
可以自己拉筋,也可以讓人幫忙拉筋。若要加大力度治病,則需要其它人協助。人躺在床上或地上,由另一人按住一條腿,將另一條腿水平向外拉開,拉到患者可以忍受痛苦的極限,停住3分鐘。拉完一條腿后,再拉另一條腿3分鐘。
此外,中醫臨床上也會用于屬于血瘀證的慢性病的輔助治療。比如,氣滯血淤引起的腰腿痛,則可以拍打腘窩等部位至出痧。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是,經絡拍打療法絕對不是能包治百病,因為接受經絡拍打而盲目停藥則更不可取。
武拍、文拍應交替使用。總原則是:不可一開始就重拍,拍打力度需由輕到重。通常開始拍時痛感明顯,過一會兒痛感就會降低,再逐漸加重力度。只要能忍受,拍打的力度越大越痛,療效也越好。
輕拍可達到與重拍相同甚至更好的療效,但需要的拍打時間更長。對一個部位如果能拍打一小時以上,療效更好。
拍打時需要注意什么?
答:1、拍打時不可對著風扇或冷氣直吹,以免風寒邪氣通過毛孔進入體內,引發新的疾病。
2、拍打前、后各飲一杯熱水,以補充消耗的水分,防止頭暈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3、拍打后3小時才可沖涼,而且要用熱水沖,不可用冷水。
4、糖尿病患者皮膚承受力差,血管脆性增加,一開始要輕拍,再循序漸進拍打。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患者應從下往上拍,手法要輕柔,以促進血液循環。
拍打的好處
通過對人體皮膚的顫動,可以舒緩人體某些部位的長期勞累造成的酸軟與疼痛,緩解人體疲勞,有益身心。
使得人體血液循環更加順暢,增加汗腺分泌,有利于排除身體毒素,減輕身體負擔。
萬病皆為經絡不通造成,故打通經絡就可治病。經絡瘀堵者,營養就到不了該到的地方,瘀堵處即是病體,此處汲取營養反而加劇病況,所以比身體更易汲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