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
YIN JIU
酒
有人曾說:“要是拿了唐詩去壓榨,起碼還會淌出半斤酒來。”由此比喻,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代的詩人們,能喝能寫,傳誦千古。各個詩人嗜酒程度如何?跟“喝對酒”編編一起來看看吧!
第六、陶淵明
陶淵明把酒比作“情人”,曰“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他的《飲酒》,更是詩中之鴻篇極品:“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第五、李清照
南渡女詞人李清照一生坎坷漂泊,經歷了國破家亡,與明誠生離死別,每每傷感愁苦,總會借酒澆愁,以酒忘情,可惜借酒澆愁愁更愁,以酒忘情情更幽。易安的詩句中,酒總是不離左右,酒量不讓男兒。
一首“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令人黯然神傷,“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充滿了嘆息哀怨。“沈醉不知歸路”,“濃睡不消殘酒”,“險韻詩成,扶頭酒醒”,“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都寫盡了詩酒飄零,縷縷相思化作了杯中清淚。而“酒意詩情誰與共?”的一聲輕問更是將詩酒相依的情懷寫到了極致。
第四、白居易
白居易自稱為“醉司馬”,詩韻不讓李白杜甫,酒興更不在其之下,白居易的詩篇中有關飲酒的高達800首。其中最經典、最雅致的當屬《問劉十九》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一人沉浸在酒色酒香中還不過癮,據(jù)說他還寫下了《酒功贊》,并創(chuàng)辦了詩酒會“香山九老”,與好友一道賞酒論詩。我不得不折服白居易的詩酒情懷,也領悟了他在《對酒行吟贈同志》中所寫的“百事盡除去,唯余酒與詩”。
第三、蘇軾
蘇軾性格曠達豪放,超塵脫俗,酒入其口,總會化出豪氣沖天的詩句來。“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便是一例。
蘇子的入詩酒句實在太多,如“酒酣胸膽尚開張”、“但優(yōu)游卒歲,且斗樽前”,“障泥未解玉驄嬌,我欲醉眠芳草”,“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佳節(jié)若為愁?且把清尊斷送秋”,“詩酒趁年華”……俯拾皆是,數(shù)不勝數(shù)。
第二、杜甫
杜甫自幼好酒,有“少年酒豪”的戲稱。他年少時為了飲酒可以“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疑”、當衫換酒也在所不惜,“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頭盡醉歸”,到老時窮困潦倒,不得不嘆道“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身”。
即便如此,也還是寫出了象“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千這樣的古名句……
第一、李白
李白素有“酒仙”的雅號,“李白斗酒詩百篇”,在他寫的一千五百首詩文中,提到酒的就多達一百七十余首,可謂是酒氣熏天,酒香四溢。
李白一生嗜酒如命,大醉無數(shù),他在給妻子的《寄內》詩中曾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而他在《襄陽行》中更是狂飲:“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一日要喝上三百杯呵,這第一酒興詩人之榮看來是非李白莫屬了。
酒雖能助興,但不可貪杯哦!“喝對酒”頌-100,低度、健康、營養(yǎng)、綠色、安全,口感好、醉得慢、醒得快、不口干、不頭痛,美好生活,和對的人喝對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