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永遠都是富人思維。
成年人的崩潰,從借錢開始
名嘴竇文濤,曾被評為“15年來中國最有價值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從業20多年,從《鏗鏘三人行》到《圓桌派》,陪伴了不少人的下飯時光。
但就是這樣一個“名嘴”,也有被錢難住的時刻。
曾經清高的竇文濤不接商演,覺得有損形象。甚至,他還會把那些錢稱之為“丟人的錢”。
直到母親中風住進了ICU,每天要花五六千,賬單嘩嘩如流水。
此時的竇文濤慌了,他開始懊悔自己之前花錢太任性,一分錢也沒存下來,如今不得不找人借錢。
母親的事情如同當頭一棒,敲醒了自己的金錢觀。
他開始頻繁地接那些曾經自己看不上眼的活動,接廣告、跑商演,客串婚禮主持人……管它丟人不丟人。
因為他知道:“能多點存款,就多幾天母親的命?!?/strong>
工資有限,最好的理財方式就是存錢
人這輩子最不能缺什么?
有人說,是缺錢。
如今有些年輕人,明明按收入不至于窮,但總是在關鍵時刻拿不出錢。
原因是,他們像曾經的竇文濤一樣,只顧著花錢,沒想過存錢。
作家李笑來有個發小叫耗子,花錢不含糊,用幾個月工資買包眼睛都不眨。
外人看來可能會覺得很瀟灑,但當耗子喝醉酒,哀嘆的竟然是自己一無所有。
李笑來曾給耗子寫信:
很少有人能在二十多歲就實現財務自由,但如果每個月都把工資花光,每個月都透支下個月的收入,那么這樣的困境并不是因為你的錢賺少了,而是因為你的欲望變大了。
花錢的欲望怎么填得滿?
一旦抵不住誘惑擁抱了消費主義糖衣炮彈,有一天發現急著用錢卻要借,不免要驚出冷汗。
更有甚者,如之前小富提到的“負債者聯盟”(點擊藍字查看)一樣,工資不夠借貸來湊,不僅提前透支了應對風險的能力,還讓自己置身于萬劫不復的泥潭。
存錢,存著存著會上癮
存錢這種聚沙成塔的感覺,就像是養成游戲會上癮,而且會讓自己的消費變得理性。
當存錢成一種習慣,存的錢越來越多。
這時候你會發現,亂花錢,不存在的。
沒錢,也不存在的。
人間清醒,幾個存錢小技巧
想存1萬,每天目標是28元
想存2萬,每天目標是56元
想存3萬,每天目標是83元
想存5萬,每天目標是137元
想存10萬,每天目標是274元
想存20萬,每天目標是548元
想存30萬,每天目標是822元
存錢是門技術活,做好資產配置
安全籃
1)分配給保險保障
購買重大疾病保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等
2)選擇穩定安全的金融工具
如存銀行定期、購買利益確定的年金險
風險籃
用來增加收入,但需要冒一定風險
比如購買基金股票等
夢想籃
收納一些意外之財,拿出一小部分錢犒勞自己
我非常贊同工資到手第一時間先買基金保險,這樣我想花也花不掉了。
從疫情后,我從月光族到現在攢了一筆小錢,每個月工資到帳,先家庭保險劃走一筆,再基金劃走一筆,最后是還信用卡,剩余多的就存進余額寶。
每個月花費記帳,知道自己大概在哪里花得多,每個月改進。
化妝品護膚品不迷信大牌,不囤貨,只找適合自己的買。
突然發現這生活非常充實。
其實如果加上金錢的時間價值,堅持進行穩健規劃,也不見得會差。
就不說理財產品了,單單以“寶貝存錢罐”為例,咱們也能感受到年金保險的時間效益。
寶貝存錢罐少兒年金
不同年齡對應的領取倍數↓
*本頁面工具所載產品介紹內容僅供宣傳了解產品使用,具體以保險合同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