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成為新中國首都,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現在卻寂寂無聞,已經淪為了國內四線小城市。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提上日程,新首都的選址成了當務之急的大事。
選首都歷來是國之大事,它需要考慮到位置、人口、地理、資源、交通、經濟、地位和歷史等各方面的因素,經過綜合考量,權衡利弊,才能最終確定。
新中國首都的備選城市有11座城市,分別是哈爾濱市、西安市、延安市、洛陽市、開封市、成都市、重慶市、廣州市、南京市、上海市和北京市,這些城市各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缺點,但是經過多次會議討論,綜合考量,權衡利弊,層層篩選,最終選定在了北京。
但是有一座落選的城市,曾做過八朝古都,也曾經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最終還是落選了。風云變幻,時光荏苒,如今70多年過去了,這座城市竟然淪落成了國內的四線小城市,它究竟是誰呢?
它就是八朝古都河南省開封市。
開封市當年也入選了新首都的備選城市,但是最終還是落選了,可是為什么,如今竟然淪落到寂寂無聞了四線城市呢?
開封位于河南省的東部,東鄰商丘,西接鄭州,南連許昌周口,北望新鄉菏澤。開封市有著及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建城歷史迄今已有4100多年,歷史上曾經有八個朝代將這里定位首都,有“八朝古都”之稱。
開封市古稱汴州,汴京,汴梁。早有各種著名詩句提到汴州: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開封,上承漢唐,下啟明清,發展了影響深遠意義非凡的宋文化。歷史上有種說法叫“一蘇二杭三汴州”,開封市當時的繁華是不遜于蘇杭的。
宋朝時有過一段天下太平的日子,開封市作為當時的首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口也快速增長到百萬以上,開封市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幅“清明上河圖”盡顯開封市當年的繁華盛世。開封府府尹包拯,“包公包龍圖”的傳說也讓開封市名揚天下。
1949年選定新首都的時候。開封一開始有著一定的優勢,它是八朝古都,位置居中,地處兵家必爭之地中原,土地肥沃糧食供應有保障,自古以來,群雄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
但是開封的劣勢也非常大,當時河南剛剛經歷過幾輪戰亂,貧窮積弱,到處是殘垣斷壁,無法形成輻射效應。同時平原地區,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如果再次發生戰爭,根防御能力非常困難。再和北京等城市各種對比,所以最終落選也是意料之中。
1954年河南的省會從開封搬到了鄭州,開封又失去了省會的地位,發展速度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人口大量外流,各種政策支持幾乎都去了鄭州,開封的知名度也日益減少。
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開封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四千多年的歷史使它的地下可能有各種文物甚至是建筑,所以政府為了保護文物被破壞。禁止在市區內建設超過15米的樓房,禁止深挖地基,禁止隨意拆建,這也限制了開封的城市建設,影響了城市的發展。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開封市的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有清明上河園、宋都御街、龍亭公園、鐵塔公園、大宋武俠城、萬歲山、天波楊府、開封府、大相國寺、包公祠等,數不勝數,讓人流連忘返。
一座歷史上曾是世界第一大城市的開封,如今淪落到了寂寂無聞的四線城市,讓人唏噓不已,相信將來它會繼續崛起,再現“清明上河圖”的空前盛況。
“京師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樹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酬勸,歌舞遍滿,抵暮而歸。”
感謝您閱讀本文,感謝您的點贊和評論,歡迎留言探討,祝您快樂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