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曹,是一名小學教師,平時性格開朗,家庭幸福,一直以來身體還可以,小日子過得還不錯。2006那年的五一長假,我和已經結婚的女兒一起渡過,那段時間吃干食例如米飯、饅頭之類有些噎得慌,于是就改成喝稀飯。因為剛剛得過感冒,我就以為是感冒還沒有好,也沒有當回事。可是女兒覺得很奇怪“媽,這段時間你怎么總是喝稀的不吃飯呢?”于是在女兒的堅持下,我來到醫院就診。
3天后,CT結果讓我大吃一驚“食管中段癌可能”。 我心想怎么會沾了癌呢?當時就忍不住哭了出來。我拿著結果去給醫生看,醫生說很幸運,還是屬于早期癌,如果手術的話長期生存率很高。跟家人商量后,我就決定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看病。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科陳克能主任將我收住院,當時陳主任告訴我可以直接手術,但其實我心里一直都是矛盾的,覺得人只要跟“癌”沾邊就完了,就算手術也活不了,還不如吃點藥控制一下就好了。但是女兒一直在勸說我必須手術。我雖然聽從了女兒的建議,可是心里一直琢磨著不知道能不能走下手術臺。
手術結束后,我醒了過來,看到家人都圍在身邊,第一反應是:我還活著!
手術第二天,開始從術前鼻子里放的營養管給走腸內營養來補充營養。輸腸內營養真是難受,肚子脹、胸脹,渾身都覺得脹得難受。因為不適應腸內營養,只能調慢滴速,所以一天才能走一瓶營養液,可是別人都走兩三瓶,我心里著急,生怕營養跟不上。第二天查房的時候,我跟陳主任說了這個問題。陳主任問“平時喜歡吃葷還是吃素?”“喜歡吃素。”陳主任果斷地說“那就停掉營養液,用米湯、牛奶這些往營養管里走。”我按照陳主任的方法停掉了營養液,往營養管里走米湯、牛奶之類的,果然不覺得難受了,心里想陳主任真是神了。從那時開始我對陳主任充滿了信心。
術后第12天學喝水,大夫覺得我恢復得差不多了,可以試著喝水了,但是要用吸管慢慢吸防止嗆咳。盡管已經很仔細的慢慢咽了,還是一喝水就嗆著,嗆得直流鼻涕眼淚很難受,我就不敢咽了。很快陳主任查房的時候告訴我不讓喝水,讓我吃藕粉、酸奶等等比較稠的東西,從小量開始吃。于是一開始每天吃3-4次,每次吃2小勺,同時還繼續腸內營養,就這樣慢慢學著重新吃飯,吃的種類和量也慢慢多了,而且不嗆咳了。我覺得陳主任真是一切盡在掌握中,對自己的康復也更加有信心了。
很快我就出院了,現在飲食基本上正常,術后剛開始會有的吞咽困難也基本上沒有了。平日吃東西比較注意細嚼慢咽,忌辛辣飲食和酒、油炸食品,自我管理得不錯,活動也增加了,還去參加玉淵潭的抗癌俱樂部,和一樣患病的朋友們練練氣功,聊聊天,心情也不錯。為了能給更多像自己一樣的朋友能樹立信心,每周二還去門診給北京腫瘤醫院胸一科做志愿者,鼓勵大家把自己就當作一個慢性病人,要對治療有信心。總之,現在覺得自己就跟健康人沒有太多區別,精神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