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體內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數值持續性的比正常值的高時,就會形成高血壓。高血壓跟遺傳、年齡、飲食、肥胖、熬夜、精神緊張、體力活動不足等原因有關。
患該病的人會有頭部脹痛、胸悶不適、四肢麻木、陣發性的眩暈等癥狀。出現相關癥狀的時候,需及時進行治療。一般該病的治療方法是藥物,不過出現以下情況時,就要考慮更換藥物了。
1、換季
患該病的人在換季的時候要及時地更換、調整治療的藥物。一般人體的血壓會在不同的季節出現不同的高低變化,夏天的時候血壓較低,而冬天較高。
若是患者在夏季服用冬季的藥物劑量跟種類,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致使血壓過低,出現腦血供不足的情況。
若是在冬季服用夏季的藥物,就可能導致血壓波動過大,引起心腦血管意外。因此,患該病的人應該根據季節的變化,及時調整相關的降壓藥物。
2、血壓突然升高
在服藥的過程中,患者血壓會出現短暫的升高,若是升高的幅度不是很大,并且在休息后會有所下降,就無需調整藥物。
不過若是服藥后,血壓突然升高,且升高的幅度很大,持續時間較久,就必須對藥物進行調整了。
在調整藥物的時候,需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排除其他的干擾因素,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
3、出現并發癥
若是患該病的人出現腦部、心臟或者是腎臟等部位的并發癥,就必須進行藥物調整了。一般該病比較常見的并發癥有腦梗塞、左心室肥厚、心絞痛以及蛋白尿等。
不管是哪一種并發癥,都需先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并且同時兼顧心腦、腎臟等器官。另外,在選用藥物的時候,建議患者盡量選擇對臟器具有保護作用的降壓藥。
4、不耐受藥物的副作用
不同的降壓藥物有不同的藥物反應,當患者無法耐受這些藥物副反應的時候,就會影響到日常的工作或者生活。
因此,服用藥物后,出現并且不耐受副作用時,應該及時對藥物進行調整,選擇具有相同作用,且無明顯副作用的藥物。
5、手術
對于要進行手術的該病患者,在治療前需告訴醫生自己所使用的藥物。這樣醫生才能了解血壓控制的情況,便于在手術中對血壓進行掌控。
另外,對于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物的患者,若是停藥突然,就很容易導致血壓迅速升高。
因此,患者停藥或者是減少藥物用量都需提前向醫生匯報,在醫生的允許下,再停藥或者是減少用藥。
從上可知,高血壓患者在使用降壓藥物過程中,若是有換季、血壓突然升高、出現并發癥、不耐受藥物副作用或者是需手術的情況,就需及時對藥物進行調整。不過在調整前,患者想檢查清楚自己的具體情況,并且根據醫生指導更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