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上證指數在3200點附近反復震蕩,市場人氣低迷,而股票ETF市場繼續呈現“越跌越買”的特點,資金持續借道ETF逆勢加倉。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截止6月12日,全市場股票ETF已連續15個交易日凈流入,最近一個月更是合計“吸金”876.68億元。
而從單只ETF規模變動上看,隨著市場調整、指數估值回落,多只寬基ETF受到市場資金青睞,最近一個月資金凈流入前十的股票ETF中,有8只基金屬于寬基ETF。
股票ETF最近一個月
資金凈流入超870億元
6月12日,上證指數報收3228.83點,微跌0.08%,連續第三個交易日站穩3200點整數關。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當日,全市場735只股票ETF合計資金凈流入6.32億元,最新規模攀升至1.44萬億元。
事實上,這已經是股票ETF連續第15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入,5月23日,上證指數大跌1.52%,此后一直在3200點附近低位震蕩,股票ETF卻逆勢開啟“吸金”模式,15個交易日資金持續凈流入,其中,5月30日及5月31日兩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入均超過80億元,6月8日資金凈流入也逼近80億元。
而從最近一個月情況上看,股票ETF市場也僅在5月18日及5月22日出現資金凈流出的現象,其余交易日全部呈現資金凈流入,最近一個月資金合計凈流入高達876.68億元。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股票ETF逆勢吸金的現象與其自身的工具屬性有較大的關系。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ETF的資金流動與標的指數走勢通常呈現負相關性,指數快速上漲時,ETF一般出現凈贖回,指數快速下跌時,則出現凈申購,當前的ETF市場也體現了這一特點。ETF作為工具型的產品,具備較強的交易和配置屬性,ETF的低成本、高流動性很容易吸引資金低位布局,ETF這種低買高賣的投資行為對股票市場的穩定起到一定作用。”一位基金公司指數部人士表示。
科創50、創業板、滬深300等
多只寬基ETF“吸金”效應明顯
從單只股票ETF最近資金凈流入排行上看,多只寬基ETF較受資金青睞,位居“吸金榜”前列。
數據顯示,華夏科創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最近一個月資金凈流入分別達到83.17億元、77.72億元、63.95億元,分列股票ETF資金凈流入榜前三。除此之外,華夏上證50ETF資金凈流入也超過50億元。
從股票ETF資金凈流入前十名單上看,除了國泰證券ETF、華寶券商ETF兩只行業ETF之外,其余8只“清一色”均是寬基ETF。
“今年早些時間,寬基ETF一直是ETF市場中的失血主陣營,包括上證50、滬深300等主流寬基ETF規模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經過近段時間的調整之后,上證50、滬深300指數市盈率有所回落,加上近期A股市場行業輪動太快,細分賽道投資難度加大,不排除部分資金開始選擇增持寬基ETF。”一位業內人士也談到了對于近期寬基ETF“吸金”的看法。
展望未來,華泰柏瑞基金表示,今年與總量經濟強相關的價值板塊的利潤和ROE大概率是觸底企穩,很難大幅回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滬深300大概率是估值波動的機會。
“站在當下,A 股市場估值水平與盈利增長、流動性的匹配度較高,滬深 300 為代表的寬基指數估值水平已處于歷史偏低水平,與十年期國債的股債收益率盤桓歷史高位,考慮到相對寬裕的流動性環境,我們認為股票類資產可能具備較高投資價值。作為優質大市值標的匯集地,滬深300指數在市場的歷次反彈中都具有尤為重要的投資價值,或將繼續成為行情修復主力。”華泰柏瑞基金稱。
也有基金經理繼續看好科技投資主線,例如,易方達基金經理林偉斌就提到,數字經濟有望成為今年市場的核心主線,而科創50指數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代表性的一批科技創新企業的整體表現。近期,科創50指數已經回調至今年3月行情啟動時的位置,估值與未來盈利的匹配度較高,具有相對較好的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