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A股大跌之后,H股IPO市場熱鬧了好一陣子,不過最近卻遭遇到了尷尬,近一個月以來掛牌的13只新股,大半遭遇“破發”命運。
頂著“二胎概念股”光環,加上“奶源告急”的大背景,昨日上市的原生態牧業(01431.HK)開盤卻即告“破發”,成為了近一個月以來第八只“破發”的新股。
分析人士認為,乳業股經過半年的炒作,市盈率已達30到40倍;此外,輝山乳業(06863.HK)、原生態牧業等股票紛紛上市融資后,將會加大投資興建新牧場,這會使得奶源供應有所增加,未來如果售價下滑將會對業績有所影響。
頂著光環“破發”
原生態牧業昨日開盤即告破發,一度跌至2.54港元,收報2.6港元,比招股價2.7港元跌去3.7%,成交8.58億港元。廣發證券(香港)分析師陳惠杰認為,原生態牧業規模較小,合理估值應較輝山乳業、現代牧業等同行業要低。
原生態牧業主要在東北地區生產原料奶。截至去年底共有四個牧場,日產約460噸原料奶,每頭乳牛年均產奶量8.9噸;每噸原料奶平均售價約4100元。這次來港上市共發售12.2億股,基礎投資者蒙牛乳業(02319.HK)已認購6000萬美元股份,禁售期半年;融資凈額25.17億港元,主要用作興建五個新牧場及拓展上游業務等營運資金。集團原奶供應蒙牛、伊利及光明等乳企。
香港知名財經人士曾淵滄稱,“二胎放開”的改革使到奶類股、兒童用品股股價飛升,但是三中全會之后,改革仍需等地方政府最終定下來,循序漸進地推進,不是一下子在內陸馬上推行。法律條規改革之后,新生嬰兒還需要懷胎10月才出生。因此,炒作這類股者只能在炒作高潮時撤退,估值回調時趁低吸納,以目前較高的市盈率追貨是比較危險的。
供給的決定性
二胎放開概念,加上國內近日持續的“奶荒”,成為了乳業股前期炒作的動力,隨著原生態牧業的“破發”,市場人士對于未來“奶荒”是否會得到緩解產生了分歧。
香港一位知名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稱,隨著輝山乳業、原生態牧業等公司趁著這波乳業股的炒作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其他同行企業也紛紛通過各種方式募集資金,擴建牧場增加產量,未來“奶荒”的情況可能會得到緩解,加上也要面臨進口原奶的競爭,如果原奶未來售價下滑的話,將會影響現代牧業、輝山乳業、原生態牧業等公司的業績,高增長未必能夠持續。
龍丹乳業總經理高扶良稱,近來原奶價格不斷上漲,僅一個月時間就從每噸3800元~4200元上漲到5000元~5200元。對于內陸出現的奶源緊張問題,高扶良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由于國家對奶源進行規范化和規模化管理,加上之前兩年奶牛養殖戶出現虧損,因而造成大量散戶退出奶牛養殖,目前散戶存欄率損失了將近一半;二是由于氣候原因,今年夏天持續高溫造成奶牛產奶量下降,而目前進入冬季,奶牛的產奶量也出現了季節性下降;三是由于之前新西蘭奶粉出現問題,國家對新西蘭進口的奶粉嚴加限制,也造成了進口量的減少。
也有業內專家預計,由于中國過去從新西蘭進口的量相對比較多,然而新西蘭因為上半年氣候的干旱,導致新西蘭國內原料奶價格大漲,不過明年如果不出現極端情況,全球奶粉價格會下降,進而帶動境內價格的回落。
(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