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從去年6月中旬開始進入深度回調階段,很多股票出現斷崖式下跌,那時,股權質押融資風險開始顯露。面對風險,上市公司一般采用股票停牌、股東增持、追加保證金或追加質押物等措施自救,以便提升股價。
去年以來發生股權質押,且至今仍未解押的962家上市公司中,有65家上市公司股價逼近預警線,部分公司股價甚至觸及平倉線。
股權質押是公司補充流動資金的一種手段,在市場劇烈波動時,股權質押有可能出現無法償付本金等風險,因此,金融機構對質押個股設有預警線、平倉線等。我們假設質押率為30%,預警線為150%,平倉線為130%。一旦股價質押后跌幅超過50%,股價即逼近預警線。一旦股價質押后跌幅超過60%,股價即觸及平倉線。當股價跌至低于平倉價時,質押方有權對其進行強行平倉。
截至收盤,兩市有65只個股的股價跌幅瀕臨預警線,其中9只個股的股價跌幅瀕臨平倉線。跌幅最大的當屬大名城,公司控股股東分別將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1億股、1302萬股,質押給中國銀行上海市普陀支行。自質押起始日以來,大名城股價已下跌70%,瀕臨平倉線。此外,用友網絡、瑞茂通、銳奇股份、中技控股、華數傳媒等跌幅超60%,瀕臨平倉線。
停牌是上市公司躲避被強平的一個方法,以此避免強平后失去控股權。上述962家上市公司,有119家公司公告臨時停牌進行自救。比如錦龍股份、誠益通、長江潤發等近期停牌公司,股價自質押起始日跌逾50%。
面對跌跌不休的股價,有些上市公司股東會通過增持自家股票的手段穩定股價,表明信心。據統計,上述962家上市公司今年以來重要股東合計增持6.6億股。比如,嘉凱城去年5、6月份共質押股權1.64億股,質押后股價大幅下挫,至今平均跌幅達45%,瀕臨預警線,公司于2015年7月9日披露了大股東增持公告,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大股東浙商集團及其關聯人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月8日共增持712.12萬股,增持金額370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