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幾個交易日的個股表現來看,一些前期漲幅不大的股票出現放量即升的“補漲”走勢。分析人士指出,從以往經驗來看,在每輪上漲行情中,個股先漲后漲都會漲。而隨著指數震蕩,市場熱點將向滯漲股轉移,投資焦點宜聚集在一些有業績支撐或業績將有改善的滯漲股上。
滯漲股領跑大市
A股自3月展開反彈以來,上證綜合指數累計漲幅近15%。雖然市場整體表現不錯,但不少個股跑輸大盤。不過從最近幾個交易日盤面個股表現來看,此前沒怎么漲的滯漲股開始出現“補漲”態勢,不少個股更是漲幅靠前。
昨天漲停板的個股中,云投生態(002200,股吧)(002200)、中堅科技(002779,股吧)(002779)、華源包裝(002787,股吧)(002787)、潤欣科技(300493,股吧)(300493)、快樂購(300413,股吧)(300413)、漢森制藥(002412,股吧)(002412)、隆華節能(300263,股吧)(300263)、四方股份(601126,股吧)(601126)、華東數控(002248,股吧)(002248)等均是股價橫盤了一段時間的滯漲股,但在昨天拔地而起。
其實,在近期己經有部分滯漲股開始“補漲”了,如昨天大漲4.96%最近四個交易日累計大漲35.77%的星網銳捷(002396,股吧)(002396),在此之前,3月份以來漲幅僅16%出頭,并沒很明顯跑贏大市。類似個股還有很多,如昨天漲停板的濱海能源(000695,股吧)(000695),分析指出,滯漲股出現“補漲”,顯示滯漲股己經開始落入主力資金的“法眼”。
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投資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情況下,與其追高一些瘋漲題材股,不如關注一些漲幅相對沒那么大的滯漲股。畢竟在每輪的上漲行情中,個股先漲后漲都會漲。而隨著指數震蕩,市場熱點將向滯漲股轉移,投資焦點宜聚集在一些有業績支撐或業績將有改善的滯漲股上。
“從不少前期漲幅不大的的個股放量即升的表現看,主力在滯漲股上己有布局。近日在操作上,可重點關注滯漲股的補漲機會。”券商投顧告訴記者,歷次反彈行情均有暴炒的大牛股出現,不過股價一旦脫離基本面的支撐出現價值回歸,調整過程也極為慘烈。作為理性投資者應以靜制動,挖掘一些有業績支持的滯漲公司,耐心等待上漲時機到來。
廣發基金副總經理、廣發聚祥靈活配置基金經理易陽方指出,市場處于存量資金博弈階段,全年市場或處于震蕩格局,投資需要結合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變化靈活調整組合,避免激進。
“部分股票漲得少或有其客觀的原因,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伴隨著A股估值中樞的上移以及在反彈背景下出現的震蕩,漲得少本身就是一個亮點。當制約股價上漲的因素消除之后,滯漲股可能迎來一波酣暢淋漓的補漲行情。”市場資深人士稱。
新進資金挖金滯漲股
以往經驗來看,市場每一次反彈,一般都出現如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漲得比較多的往往是超跌股;第二階段熱點常常集中在績優股、低估值股票;而第三階段則是一直沒怎么漲的開始補漲。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從大的方向來看,由于信心恢復較好,市場仍然在多方掌控中,經過此前弱反彈,不少個股己經累計了一定漲幅,市場有通過震蕩洗籌的要求,在此階段一些蓄勢充分且近期累計漲幅不大的滯漲股“趁機”表現一回的可能性很大。
“當前市場漲幅大的股票,新進場資金不會去追高,而漲幅小的板塊和個股有望成為新增資金關注品種,后市存在補漲的潛力。”有券商分析師在接受《投資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如醫藥等滯漲類股票后市有望出現一波補漲行情。
據業市場士的介紹,滯漲股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受制于市場流動性,缺少資金關注的權重大盤股;另一類則是以前曾表現出色,目前估值相對較高的中小盤股票。前一種很可能會繼續缺乏資金“問候”,并不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后者則是在公司高成長獲得確認時出現“補漲”到領漲。
“在選擇滯漲股時要認清市場所處的環境和背景,研判未來趨勢的發展方向,更要了解這些股價此前沒表現的真實原因,分清滯漲的種類,做到有的放矢。本身存在重大問題、業績大幅滑坡或長線莊家出逃等造成的滯漲股,不宜盲目介入。”業內資深人士指出。
那么,該如何去把握滯漲股呢?該業內資深人士建議,首先要挑選成交量、換手率有效放大的個股,成交量是產生大行情的必要條件,只有經過充分的換手,主力才能吸收到足夠多的籌碼,才有激烈的拉升行情。其次,周K線震蕩向上,一個波段一般由5組K線組成,而走兩根K線才能確認反彈的開始,由此,最好挑選周K線圖形震蕩向上小于3周的個股。
標的方面,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建議在以下三類個股中去挖掘:一是今年以來持續跑輸大盤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中有較好發展前景的個股。二是前期調整充分的防御性股票,如醫藥、消費等。三是一些低價、估值還相對較低的二線藍籌股。
個股點將臺
精倫電子(600355)
在昨天大漲5.78%之前,精倫電子(600355,股吧)股價在8.20元附近橫盤了近一個月。分析認為,公司業績最壞的時候己經過去:身份證核驗業務高速增長,智能識別新產品實現小規模發貨,未來將成為新業績增長點,子公司互動媒體新產品將為公司帶來新成長空間。此外,近期公司宣告設立統一對外投融資平臺,有利公司外延轉型,股價有較大“補漲”潛力。
據公司年報,受運營商銷售手機卡需要驗證身份政策積極影響,2015年運營商加大身份證識別閱讀機具采購量,公司身份核驗業務迎來高速增長,該板塊全年收入1.96億元,同比增長85.6%。為客戶提供行業定制化智能識別機具,新產品現已實現小規模發貨,預計未來將成為新一輪業務增長點。
子公司別致科技在智能終端產品設計、開發及云平臺運營管理經驗豐富,2015年底推出了面向美發、通信、零售行業的數字互動媒體云平臺。廣告客戶借助該云平臺,實現廣告內容制作、編輯、頁面布局、發布、播控管理、統計分析等。機構認為,未來數字互動媒體解決方案將為公司帶來新成長空間,增厚公司業績。
安信證券近日發表的研報指出,公司新產品和新業務板塊將提升公司利潤水平,打開新成長空間。2016 年公司外延轉型決心強烈,后續發展值得關注。給予“買入”投資評級,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
華發股份(600325)
據統計,公司股價3月份以來跑輸大市近8個百分點。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業績表現靚麗。年報財顯示,公司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83.4億元,同比增加1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8億元,同比增加9.48%;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84元。
另據年報披露,2015年公司實現簽約金額133億元,同比增長54.65%;2016年公司計劃土地投資超過100億元;計劃新開工面積228.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為150.4萬平方米。4 月8 日,公司公告稱,2016年1季度,公司實現銷售金額72.16億元。
分析普遍認為,華發股份(600325,股吧)業績出眾但股價跑輸大市,主要是受公司年報分配預案不及預期的影響。年報顯示,公司年度分配預案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50元 (含稅),”不分配不轉增,與市場預期的“高送轉”相差太遠。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研報稱,公司地產業務立足珠海,聚焦一二線,目前正圍繞全國三大經濟圈及主要核心城市進行布局。公司轉型互聯網+社區,拓展定制裝修業務。考慮到公司有望受益集團(是唯一地產運作平臺,在橫琴區域擁有百萬方以上土地儲備)優勢資源整合,二三線戰略布局直接受益近期市場回暖,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4.5 元(公司RNAV 35.07元的7折)。
華東醫藥(000963)
股語有云:“橫有多長豎有多高”,諺語或可能在華東醫藥(000963,股吧)股價走勢身上應驗。走勢圖顯示,公司股價在70元附近橫盤了近一個半月。年報顯示,發布2015年年報,全年實現收入217.27億元,同比增長14.67%,實現凈利潤10.97億元,同比增長44.97%,實現扣非凈利潤10.65億元,同比增長44.24%;實現每股收益2.53元。
據介紹,公司目前積極探索醫藥商業轉型之路,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醫藥商業的轉型之路,如與醫院深層次合作完成健康管理、社區配送及服務,或采用直銷模式直接對接消費者等。致力于成為能提供“醫藥綜合解決方案”的新型商業企業。
在大健康方面,去年繼健康館、采薇坊、悅可醫療美容等健康產業項目后,公司“健康指針”居家醫養服務平臺項目也做出了初步嘗試(為社會提供集健康管理、緊急求助、醫護上門、生活服務等全方位一站式的居家醫養服務),未來有望成為新的亮點。
廣發證券(000776,股吧)研報稱,新藥研發順利:一、達托霉素15年上市,磺達肝葵有望16年上市;二、3代EGFR抑制劑邁華替尼為晚期肺癌創新藥,臨床進展順利,有望17年上市;三、重磅仿制藥依魯替尼、厄洛替尼、索拉非尼、III 代胰島素正在臨床申報,二三線產品梯隊日益完善。此外,35億元定增增強公司海外并購實力,未來國際化戰略實施有望打開公司成長空間。
中光防雷(300414)
在低位橫盤震蕩了一段時間后,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中光防雷(300414,股吧)有蠢蠢欲動向上突破的跡象。分析認為,作為國內唯一獨立上市的防雷企業,中光防雷雖然2015年報表現一般:全年實現收入3.6億元(下滑21%);凈利潤8058萬元(下滑17%)。但公司還是有望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資本實力,展開行業的橫向整合,打開軍工、電力、鐵路市場,再造廣闊的成長空間。
據介紹,中光防雷2015年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的主要原因是4G 建設放緩,導致通信防雷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產品單價下滑。同時公司預告2016一季度凈化為1859 萬元-2556 萬元,同比增速為-20%至10%。市場人士指出,市場認為防雷產業已經成熟,成長空間不大。
但是目前中光防雷的業務主要集中于通信行業,收入占比達80%以上。而與通信防雷相當甚至更大的電力防雷、鐵路防雷、軍工電磁防護市場,中光涉足較少。作為國內唯一獨立上市的防雷企業,公司有望展開行業的橫向整合,打開軍工、電力、鐵路市場,再造廣闊的成長空間。
國泰君安研報稱,作為國內防雷龍頭,公司已經充分認識到過分依賴通信防雷市場的局限性。2016年公司將積極推動電磁防護、特殊安全防護產業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積極開拓國防、電力、新型能源、充電樁、城市照明、石油化工等等多個領域的防雷市場。憑借公司卓越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優勢,外延擴張戰略有望在2016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