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前刀起手落,你會省下不少錢,哈哈。
你為何總是跟我哭窮?
是因為不會理財,
還是因為沒有記賬習慣?
或許,原因并不是以上這些,而是:
你賺的太少!
可是,如果你覺得自己掙的不比別人少,
卻依然沒有積蓄,那原因可能只有:
你!想!買!的!東!西!太!多!
我們總是善于找各種沒錢的理由,
比如↓↓↓
8月份的工資交給了中秋節(jié);
9月份的工資交給了國慶和份子;
10月份的工資交給雙十一;
11月份的工資交給雙十二;
12月份的工資交給元旦;
1月份的工資交給春節(jié);
2月份的工資交給情人節(jié);
3月份的工資交給清明;
4月份的工資交給勞動節(jié);
5月份的工資交給兒童節(jié)
。。。。。。
能活下來就是萬幸了!
父母那輩人在像我們這般大時,按當時的環(huán)境看,掙得真心不多,聽我爸說,那時候買雙好點兒的皮鞋,恨不得要攢倆仨月的工資才能買到。可是他們卻能為我們這代人創(chuàng)造一個很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我們打小不愁吃、不愁穿更不愁住,然后手里還可以存一些錢。
再看當下的很多80、90后,儲蓄狀況卻不容樂觀,不要說讓他們拿出十幾、幾十萬買輛車了,就是讓他拿出幾萬甚至幾千塊錢的現(xiàn)金,都有難度。
如果說剛走出大學校門,20出頭兒初入社會沒經(jīng)驗,工資低存不下錢也還能理解。如果你已經(jīng)在工作中打拼4-5年了,年齡也直奔三張兒了,卻還沒有一分錢的存款,確實該認真反思一下自己了,是真的沒掙到錢,沒錢可存嗎?還是曾經(jīng)掙到過,只不過一次次的敗給了自己的欲望,通通花掉了?
在和很多用戶的交流中,我也清楚,你們并不是沒有攢錢的可能,只不過在負債、失業(yè)、高額的物價以及節(jié)節(jié)攀升的房價面前,有時迫不得已的“月光”。可是拋開客觀因素,從主觀上看,很多人依然停留在動動心思和嘴皮子上,都沒有攢錢的意愿和實際的行動。
一些不成建議的建議,送給身無分文的你。
戒掉不良的“燒錢”行為
1。還清信用卡里的欠款,然后停掉信用卡,這很重要
信用卡很方便,這點我們都深有體會。但信用卡對于有些人來說,則是陷入不理性消費的陷阱。
每個人都可以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繼續(xù)消費,在滿足了自己的購物欲望后,從那一刻起你已經(jīng)開始為銀行打工了,這份“工作”,不僅得不到工資,還得給銀行支付利息。看看世界五百強的名單中,前十名里有多少都是中國的銀行。這份倒貼錢的工作,想攢錢的人趁早辭職不干。
2。沒用的東西,再便宜也不買
我媽老跟我說,貪賤吃窮人。
手里的這點兒工資,就踏踏實實的應(yīng)付生活必須品和大物件兒就行,其他那些可買可不買,或者圖便宜,一時看著好玩兒的東西盡量不買,每次一兩百不起眼,一年下來,這錢就不是個小數(shù)目。
上述兩項最“燒錢”的不良習慣應(yīng)該盡快改掉,然后為自己制定攢錢計劃,你的興趣會逐漸從消費轉(zhuǎn)移到存款上,用不了多久,你的儲蓄習慣就會養(yǎng)成。
再介紹幾個部分親測并且有效的增加存款的方法:
1。開源+節(jié)流,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開源,就是通過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增加收入,獲得資本,有資本積累后,進行投資,從而獲得投資收益。
節(jié)流,則如同上文所講,把錢花在需要的地方,節(jié)儉不是摳門小氣,而是一種美德。
2。從低起點開始,逐漸養(yǎng)成定期儲蓄的習慣
一口吃不成胖子,攢錢也如是。
建議你開始攢錢時,不妨拿出每月收入的10%-30%,比如你一個月到手4000塊錢,發(fā)了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存下至少400塊錢,有能力就存更多,這筆錢不要去動它,純攢。堅持幾個月后(有人也說,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21天就夠了……便能養(yǎng)成習慣。雖然每次的金額不多,但時間久了,效果要遠遠好于偶爾一次存入一大筆的錢。
3。盡早還清銀行的欠款,減少不必要的利息支出。當然,房貸除外~
不解釋,看上文。
4。提早把目標定出來
存錢之前,你得清楚自己攢錢的目標是什么?因為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傻存不是最終目的。
你是想未來十年換個大點兒的房子?還是兩年內(nèi)買輛車?亦或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自己讀書深造?總之,把目標定下來,就有了動力。
5. 學習上的錢,大大方方花出去
在這個哪兒哪兒都發(fā)展的快,知識的更新也非常快的時代,上學那點兒東西不可能一直適應(yīng)眼下的發(fā)展,所以花在提升個人能力方面的錢永遠都不浪費,因為這是投資自己。
看著自己賬戶中的錢越來越多,你才會有安全感。
規(guī)劃君想告訴大家的是,無論你是20歲,還是30歲,有多少花多少,沒有積蓄的人,看似活的瀟灑,但我相信,TA們心里還是有顧慮的,畢竟兜兒里沒糧,心里發(fā)慌。
我把存款看的很重要,因為它讓我們的生活能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下去。為自己的養(yǎng)老提供保障,也可以在危急之時提供一些保障。
所以那位30歲還在跟我抱怨為什么自己攢不下錢,很沒有安全感的朋友,加個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