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減產仍難救油價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產油國與包括俄羅斯、墨西哥和哈薩克斯坦在內的其他非OPEC產油國在2016年末承諾將每日共計減產180萬桶,以消除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情況。這一減產協議在2016年末達成,最初要求執行6個月,后來又延長9個月至2018年3月底。
盡管簽署協議的產油國在齊力減產,但因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復蘇,國際油價始終徘徊在50美元附近。
OPEC及其盟國目前正在討論是否進一步延長減產協議,11月底OPEC將在維也納舉行部長級石油會議。具體延長多長時間將考慮到多方面因素,包括OPEC當前產量水平、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原油產量恢復、美國頁巖油復蘇以及全球石油需求強勁等因素。
總之一句話,歐佩克過去一年減產將近100萬桶/日,但全球原油市場并不買賬,油價似乎沒有上漲的跡象,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問題的癥結在于,比起減產,歐佩克原油出口的下降幅度要小得多。交易員和分析師說,這種減產與出口下降幅度不匹配的情況正在抵消減產協議給油價帶來的提振。
沙特或提高國內汽油價格以增加政府收入?
自2014年油價出現暴跌以來,沙特財政赤字不斷擴大。2015年,沙特的財政赤字曾高達3660億里亞爾,2016年這一數字為2970億里亞爾。沙特計劃在2020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
低迷的油價不得不讓沙特政府想盡辦法開源節流。沙特最新的招數是,提高國內汽油和航空燃油的價格,而在未來數年,沙特國內能源價格或將進一步上漲。
據沙特政府知情人士透露,按照計劃,沙特91號汽油價格將從現在的每升0.75里亞爾(約合1.3元人民幣)調整為每升1.35里亞爾(約合2.4元人民幣),漲幅大約僅為1元人民幣/升左右。
據美國媒體報道,其他能源價格將在2018年至2021年逐漸上調,目前上調的僅有汽油和航空燃油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調能源價格并非沙特第一次這么做了。早在2015年,沙特就曾上調過一次能源價格。
低油價成為財政問題的關鍵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但最近幾年全球油價的下跌讓沙特頭痛不已。
先是削減公共開支,包括削減對居民水電的補貼,大幅提高水電價格;在2015年還提高了燃料和能源稅;后又制定“2030愿景”,希望擺脫依賴石油的經濟模式;之后實在無奈,打算讓沙特國有的石油開采公司沙特阿美上市,或將在未來成為最賺錢的上市公司……
另外,沙特也一直敦促OPEC和非OPEC產油國落實減產計劃,以期提振油價。
在油價下跌之初,沙特曾拒絕以減產來提升石油價格,而是寄希望于把包括美國頁巖油企業在內的生產商擠垮。當時沙特認為,因為美國很多頁巖油企業都是債務深重的小公司,沙特比美國更能扛得住低油價的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對OPEC來說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延長協議,失去市場份額;或者取消減產,油價下跌。
彭博大宗商品專欄策略師Liam Denning表示第二種情況才是沙特等低成本產油國的出路,而繼續減產是“扯談”!Denning認為沙特應該全力產油,從而讓油價跌至美國頁巖油無法承受的水平。
此外,延長減產協議存在著風險,特別是以下三大風險。
首先,OPEC的時間已所剩無幾,當前距年底只剩下3個多月,盡管履約情況正在改善,但OPEC減產履約率尚未達到100%。
如果無法完全履行減產協議,甚至比協議的要求做得更出色,對OPEC而言,在明年第一季度降低庫存或許是不可能的。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按照規律,每年第一季度的需求總是低迷的,因為第一季度是北半球許多煉廠進行常規維護的時候。
其次,當前53-54美元/桶左右的油價對國家財政預算是好的,但它卻可能不會為石油市場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
當前的油價水平喚醒了能夠通過提高產量抵消OPEC任何減產努力的頁巖油鉆探商。加拿大皇家銀行將這一價格區間描述為“給避險不足廠商的一份禮物”來“重置2018年對沖的時鐘”
頁巖油廠商依賴對沖。他們在當前鎖定未來價格以允許他們在明年油價下跌的情況下繼續鉆探。OPEC減產協議延長得越多,就有越多頁巖油廠商能夠維持石油輸出。然而,一些人認為,頁巖產能將不會如每個人預計的那么大,關于這一點,我們需要等到明年再來看看究竟是不是這樣。
最后的風險來自OPEC自身。
由于利比亞和尼日利亞豁免減產,他們的產量不受協議限制,理論上他們想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只要產能跟得上。
看看數據,有人可能認為科威特石油大臣的看法是正確的,市場將會更早實現再平衡,這意味著沒有必要將減產協議延期至明年3月后。看看上述風險,有人可能認為諾瓦克也許是正確的,市場只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或之后實現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