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到多少算是高血壓?”,這實際上是問醫生診斷高血壓的血壓標準是多少。≥140/90mmHg是大家熟悉的標準,但是要知道,不同的血壓檢測方法診斷標準是不一樣的。
目前我國診斷高血壓主要還是根據診室血壓,也就是到醫院就診或體檢時測定的血壓。診室血壓診斷高血壓的標準為:按照診室血壓的測定方法,在安靜狀態下,非同日3次坐位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也就是說,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三次達到或超過高血壓診斷標準就可以診斷了。如果原有高血壓服用降壓藥物的患者,即使血壓正常也診斷為高血壓。
診室血壓屬于偶測血壓,對于“白大衣性高血壓”(診室測血壓高,回家自測不高)或“隱匿性高血壓”(診室測血壓正常,自測血壓或動態血壓監測高)的患者容易發生誤診和漏診。這樣,家庭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就起到了重要的補充診斷和監測作用。
動態血壓:采用動態血壓監測儀在24小時內多次測量血壓并記錄,為我們提供平均血壓,夜間血壓下降率,血壓變異和負荷、以及清晨血壓等參數。
平均血壓:正常值為:24小時平均血壓<130/80mmHg,日間<135/85mmHg,夜間<120/70mmHg[斜杠“/”的意思代表“和(或)”。下同]。超過這個標準就是高了。
夜間血壓下降率:是夜間血壓的平均值低于日間血壓平均值的百分比。正常應在10%~20%,這時的血壓曲線為“杓型”曲線。如果夜間血壓下降幅度小于10%,形成“非杓型”曲線,就提示正常的晝夜節律消失。這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表現,并且與不良的預后相關。
血壓變異和高血壓負荷:血壓變異反映了血壓波動的情況,高血壓負荷為日間、夜間血壓測定值中超過正常值血壓所占的比例。血壓負荷值目前尚無統一標準。
家庭自測血壓:家庭自測血壓診斷高血壓的標準為血壓≥135/85mmHg。家庭自測血壓的正確做法是,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2~3遍,取平均值。
現在還很重視清晨高血壓。
清晨高血壓:清晨血壓高于正常(家庭自測血壓或動態血壓≥135/85mmHg,診室血壓≥140/90mmHg)。清晨血壓:清晨醒后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的起床后2小時或早晨6點到10點間的血壓。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對所有成年人的,包括老年人。這是因為,研究發現,血壓高于這個水平,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就增多;而降壓降至這個水平以下,可以使患者獲益。
對于老年人來說,診斷高血壓的標準與成年人一樣,都是≥140/90mmHg,但啟動藥物治療的標準卻與成年人不同。對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啟動藥物治療的標準是診室血壓≥150/90mmHg;對于≥80歲的高齡老年,啟動藥物降壓治療的標準為≥160/90mmHg。這是因為,進入老年期,動脈硬化加重,收縮壓水平升高、而舒張壓水平下降,降壓治療會導致舒張壓水平進一步降低;還有一些患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性心腦血管疾病,比如頸動脈、腦動脈、冠狀動脈狹窄等,血壓降低會導致狹窄血管相關供血區域缺血。因此,降壓治療需要防止血壓降低后的重要臟器供血不足。對于冠心病患者,尤其要防止舒張壓水平過度降低,因為供給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是在心臟舒張期供血的。
對于老年人,降壓治療的目標值是降低血壓到150/90mmHg以下,能夠耐受的還可以繼續降低,但要遵循個體化的原則。
不僅我國連續多年的“全國高血壓日”的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連續多年的“世界高血壓日”的主題也是“知曉您的血壓”,可見知曉自己的血壓有多重要,因為高血壓實在太普遍了。知曉自己的血壓,知道什么是正常的血壓、什么是異常的血壓,這樣,就能及時發現不正常的血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