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上資金除了2月份受外圍股市波動影響有小幅凈流出以外,其余月份均呈現了凈流入狀態。
從機構資金進退看,雖然今年A股市場出現持續調整,但北上資金的布局意愿卻在持續增強中。從各月的資金流入情況看,北上資金除了2月份受外圍股市波動影響有小幅凈流出以外,其余月份均呈現出凈流入狀態。標的公司選擇上,各行業的績優龍頭股成為了北上資金持續加倉的首選。
153家公司連續4年業績穩定增長
截至8月16日,完成2018年正式中報披露工作的公司達到663家,觀察這些公司2015年以來的業績表現情況,可發現有153家公司在2015年~2017年期間實現連續3年扣非后凈利潤持續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中期凈利潤繼續正增長。增長幅度上,天原集團、泰豪科技、依米康、老白干酒、陽谷華泰等51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始終保持在20%以上。
以化工氯堿類公司天原集團為例,在2015年~2017年期間,該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實現22.35%、102.6%和128.33%,業績增速不斷抬升。8月14日,公司發布2018年中報稱,因今年上半年緊緊抓住回暖明顯的外部市場機遇,在枯水期及大修期間等傳統淡季保持著高負荷、穩定的運行效率,同時主導產品產量、銷量及售價均好于預期,由此報告期內扣非后凈利潤實現了532.28%的大幅增長。泰豪科技也同樣實現了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其在2015年~2017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增長100.81%、32.9%和47.06%的基礎上,2018年中報又實現了392.84%的同比增長,究其中期業績增長原因,主要得益于“軍改”影響逐步消除,市場需求逐步恢復,軍工裝備產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電網信息化及電力工程業務市場推廣良好,規模快速增長,智慧能源產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就在中報陸續發布的同時,可以看到有部分公司提前公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截至8月16日,有209家公司發布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在51家2015年~2017年乃至2018年中報扣非后凈利潤持續增長20%以上的公司中,有13家公司今年三季度業績提前預喜。
三季度業績預喜公司中,預增幅度最大的為涪陵榨菜,其在2015年~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中報中,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22.28%、55.17%、69.85%和81.89%,最新三季報業績預告顯示,隨著公司銷售收入增加,三季報凈利潤預計將繼續保持45%~75%的增速。與之類似的,湘潭電化、天原集團、利爾化學、樂普醫療和新智認知三季度預期凈利潤增速也均有望實現50%以上。對于這些業績持續增長的公司而言,未來一旦市場企穩回暖,很可能會率先走出。
大部分逆市上漲公司成長性優異
數據統計顯示,在滬深兩市3536家公司中,因今年以來市場持續表現不佳,兩市僅有401家公司實現逆市上漲,占比11.34%。觀察這些年內股價逆市上漲的公司,可以發現其中有很多公司為2017年年底、2018年以來上市不久的新股和次新股,如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上漲達517.88%的中石科技就是于去年12月27日登陸創業板的。
剔除2017年12月以后上市的新股次新股,兩市今年以來股價能夠實現逆市上漲的公司剩下337家。其中,市場表現最優的為滬市主板公司神馬股份,年內漲幅累計實現187.06%。分析神馬股份股價急速上漲的原因,爆發式的業績增長功不可沒。回顧其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在2013年~2016年期間,神馬股份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104.32%、171.66%、42.63%和32.44%,雖然在2017年間出現了33.3%的同比下滑,但2018年以來業績增速又重新得到顯著提升,在一季度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長111.41%基礎上,中期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速提升至763.9%。對于報告期內業績快速增長的原因,神馬股份解釋為主營產品切片因市場原因在2018年上半年銷售數量及價格較同期有大幅上升,導致了公司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此外,聯營企業河南神馬尼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上半年利潤較同期大幅增加,也促使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與之類似的公司還有建新股份,其年內股價也累計上漲了111.37%。該公司在2017年實現扣非后凈利潤279.44%的同比增長基礎上,今年一季度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速擴張至2247.77%,從其7月11日披露的中期業績預告看,因部分產品銷售價格提升,公司銷售收入大幅提高,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1288%~1339%。
總的來看,目前已披露中報且股價能夠在今年逆市上漲的337家公司,其中有228家公司能夠在2017年、2018年一季度實現扣非后凈利潤持續增長的,占比達67.66%。如此數據表現說明,熊市中能夠保持良好股價表現的公司,業績持續穩定增長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北上資金持續加倉績優龍頭公司
從公募基金二季報來看,今年二季度期間,公募基金整體出現了小幅的減倉,而與之相反的是,同期外資卻在借道滬港通、深港通通道持續北上加倉A股。
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北上資金今年以來累計凈流入2000.02億元,其中滬股通和深股通分別累計流入數為1143.92億元和856.1億元。從各月凈流入情況來看,今年1~7月北上資金月度資金凈流入分別為351.08億元、-26.30億元、97.13億元、386.50億元、508.51億元、284.92億元和284.76億元,除了2月受外圍股市波動影響,北上資金有小幅凈流出以外,其余月份均呈凈流入狀態。
對于A股持續調整但北上資金卻在持續凈流入的現象,深圳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上資金對于A股的配置是著眼長遠的,相對外圍市場,經過了長期調整的A股市場已經具有一定的價值優勢,相當一部分A股公司的價格已經非常便宜,“MSCI納入A股即將迎來第二波增量資金,8月季度指數評審后納入比例上調至5%,由此也必然會帶動更多外資進入A股市場進行長期配置。”
證監會近日明確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內容包括,擴大境外資金投資范圍等多項舉措。而商務部日前也發布《關于修改〈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擬進一步“松綁”外資戰略投資上市公司。隨著A股市場逐步向外部投資者開放,外資正在成為A股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羅偉冬認為,隨著A股加快開放,投資者結構逐漸變化,投資邏輯上A股會逐漸與國際接軌,純概念炒作,主題炒作將不再是主流,未來價值投資理念將不斷凸顯,“不過,短期市場因此而發生根本性改變的可能性不大。”
考慮到境外投資者對A股相對不熟悉,而行業龍頭股無論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還是財務規范等方面又都要優于普通上市公司,因此境外投資者在個股選擇上仍更偏好于龍頭股。而觀察北上資金最近7天、近1個月、近3個月凈買入金額居前的10家公司,所涉及的個股無一不是各行業的龍頭公司。其中,伊利股份、中國國旅、萬科A、五糧液、美的集團和中國平安的被認可度最高,3個統計期全部進入了北上資金凈買入最高的前十名榜單。觀察此類公司的業績,可以發現它們在2015年~2017年期間,扣非后凈利潤全部實現了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