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網約車,相信大家第一反應估計是滴滴,然后如果問滴滴之外其他的網約車有哪些?相信美團、首汽、神州等品牌也會成為大家想到的品牌,但是說起享道出行,說起曹操專車,說起即時出行,幾乎所有人都會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些到底是什么?
其實這些就是網約車產業的新成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車企系網約車,曾經網約車是一個互聯網聚集的產業,基本上做網約車的都是互聯網公司,而大量的傳統汽車企業究竟想要干什么?
一、汽車巨頭們的享道夢
11月12日,上汽集團宣布,將推出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進軍網約車業務。11月18日,上汽集團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在上汽榮威智能廣場正式宣布,旗下第一條產品線享道專車在上海地區啟動試運營。車內配有統一的香薰和行車記錄儀,司機也身著統一的制服,佩戴制式胸卡。
據公開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就已經緊鑼密鼓為進軍網約車做準備,在集團內部早已成立了網約車專項部門。今年8月,上汽集團副總裁周郎輝便透露,上汽集團已經開始對網約車有專門的專項計劃,并且已經開始籌備網約車市場的布局,預計到今年國慶節以后就會有新的進展。而現在出現的享道出行,就是上汽集團布局網約車的落子。
除了上汽集團之外,大量的傳統汽車企業似乎都盯上了網約車,入行比較早的是首汽和吉利:
2015年9月16日,首汽集團旗下的“首汽約車”APP正式推出,與市面現有專車不同,首汽約車車輛全部為政府許可的出租運營車輛,掛有北京出租車特有的"京B"牌照,司機持有從業許可證件,無需交份兒錢,也無需管油和維修。
2015年11月25日,吉利集團上線了出行平臺“曹操專車”,曹操專車2018年1月還宣布獲得A輪融資,總額共計10億元人民幣,估值超100億元人民幣。
到了2018年下半年,傳統汽車巨頭扎堆網約車似乎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2018年7月,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和重慶汽車簽署了移動出行意向協議書,將整合三方優勢資源,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
2018年9月,眾泰汽車與福特旗下全資子公司福特智能出行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合資協議,雙方計劃各出資50%,組建眾泰福特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將首先在浙江省內開展網約車業務,然后延伸至全國范圍。
2018年10月24日,戴姆勒聯手吉利集團成立合資子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
2018年12月14日,BMW集團宣布在中國進一步拓展旗下ReachNow即時出行業務范圍,并將由今年4月在成都天府新區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來具體運營。
至此,首汽、上汽、吉利、一汽、東風、福特、奔馳、寶馬已經全部入局,一場由汽車巨頭們掀起的網約車大戰似乎一觸即發,汽車巨頭們這個時候開始紛紛入局網約車到底是怎么了?
二、汽車巨頭到底看上了網約車什么?
2012年,網約車開始在中國出現,并用不到6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實現了一個產業的快速飛躍,起初入局網約車的都是互聯網公司,再加上由美國的共享經濟巨頭UBER作為網約車的帶頭大哥,網約車似乎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深深的互聯網烙印,作為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幾年的廝殺,原先網約車的著名參與方快的、優步、易到等等都已經逐漸消失,留下了滴滴、美團等少數幾家。
網約車的出行習慣雖然已經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形成,但是網約車不賺錢的現實也幾乎成為了整個產業的共識,根據今年上半年滴滴公布的財報顯示,滴滴僅2018上半年的虧損就達到了110多億,整體虧損已經超過了400億。作為行業收費最高的神州優車也僅僅在2018年上半年勉強盈利。
那么,就是這個不賺錢的行當,為啥卻吸引了大量的汽車巨頭呢?其實,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汽車巨頭們遠比我們想的深遠,甚至有很大程度不得已而為之的味道。
2018年12月2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通過旗下《汽車縱橫》雜志發布預測,預計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全年新車銷量為2800萬輛,與2018年持平。其中2019年乘用車銷量為2360萬輛,與2018年持平。截止2018年11月,中國汽車銷量已連續5個月同比下滑,導致前11個月總銷量比去年同期下滑1.7%至2540萬輛。 據此,中汽協預計2018全年銷量為2800萬輛,比2017年減少3%,出現1990年以來首次年銷量的負增長。
當我們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當前所有的汽車企業都面臨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這就是汽車產業的長期增長牛市已經結束,汽車產業的大拐點就要到來了,面對著汽車銷量的下滑與停滯,各家汽車巨頭開始了自己的自救之路,在整個市場大勢的情況下想要改變市場趨勢實在是一件難度太大的事情。碰到這種情況汽車巨頭的選擇一般有兩種,一種打價格戰從競爭對手手上搶奪市場份額,但是這種價格戰其實是一種零和博弈,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并沒有太大的用處。另一種則是當年通用汽車最擅長的玩法:汽車租賃(出租出行),不過汽車巨頭們更進了一步做網約車。
誠然,做網約車很有可能不賺錢,但是縱觀汽車消費市場已經潛在的飽和和增長停滯,但是在網約車市場之上,一方面,各個城市的公共出行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缺口,特別是今年滴滴受到安全事件影響之后,整個市場騰出來大量的缺口,需要海量的汽車進行補足,另一方面,網約車的高消耗性運營,讓汽車的磨損相當驚人,如果網約車市場發展的更快一些的話,那么每年需要更新換代的汽車將會是一個天量的數字。
數據顯示,僅2017年,中國網約車市場的交易規模就已超世界其他各國總和;預計到2020年,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將達到720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1倍;到2030年,美國、歐洲、中國出行服務市場將達1.4萬億美元(2017年為870億美元)。弄明白了這個邏輯之后,各家汽車巨頭們終于找到了走出汽車產業不景氣的有力武器:做網約車。一旦入局網約車之后,有以下多方面好處:
一是消化大量的汽車庫存。當年,通用汽車就發現,汽車生產線一旦停下來每天都會有巨大的成本浪費,為了確保自己的盈利,通用汽車想方設法不斷消耗自己的汽車庫存。而各家汽車巨頭做網約車基本上都會要求必須以自家的汽車才能進入自己的網約車品牌,舉例來說,享道出行就規定了榮威 EI6、榮威 E950、大眾帕薩特和別克 GL8等4款車型,所以做網約車可以快速地消耗汽車巨頭本身擠壓的汽車庫存,無論是鼓勵司機自己購買,還是組建租車公司提供車給網約車司機,都是一種快速消耗汽車庫存的辦法。
二是提供車型的免費展示廣告。對于汽車企業來說,每天由自己家旗下的大量汽車,打著自己家的出行廣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招搖過市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品牌宣傳。而汽車巨頭除非是發布新車型,一般情況下可以宣傳的點是相對比較少的,但是有了網約車平臺之后,基本上每天都可以有新的熱點宣傳,這對于真個汽車產業來說無疑擁有巨大的廣告價值。
三是從汽車金融當中大發其財。其實對于汽車巨頭來說,通用汽車已經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最賺錢的不止是單純賣汽車而是汽車金融產業,相比于自主買車一般選擇的汽車金融產品相對比較少,網約車司機和租車公司選擇汽車金融產品的概率可高多了,只要吸引網約車司機和租車公司采用汽車金融的方式信貸買車,那么這筆金融的費用也會逐漸成為汽車巨頭的重要收入來源。
四是網約車不一定賺不到錢。神州優車的先例告訴汽車巨頭,做網約車不一定真賺不到錢,做普惠型的網約車的確賺不到錢,但是做高端網約車則是很有可能賺到錢的,特別是對于寶馬、奔馳這樣的豪車巨頭來說,做高端網約車賺錢的概率還是相當大的。
所以,既然是這樣賺錢的好買賣,汽車巨頭們當然不會放過,不一定在網約車上賺錢,這才是汽車巨頭們的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