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中國封建社會有著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因此是許多人夢寐以求想要達到的高度。有的兄弟、叔侄甚至父子都能為了一個皇位而互相殘殺,在他們心里,權力已經超越了親情成為心中的第一位。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對叔侄爭奪皇位的故事,最后倆人都沒能榮登大寶,他們就是多爾袞和豪格。
皇太極駕崩以后,清朝皇室陷入動蕩,由于先皇并未指定繼承人,因此各旗有實力的皇室貴胄們紛紛加入皇位爭奪戰,其中以皇太極長子豪格和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最有希望。那么倆人為什么都沒能當上皇帝呢?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雙方力量勢均力敵,沒有得到第三方勢力的絕對支持。當時,多爾袞背后主要是豫親王多鐸、英親王阿濟格的支持,另外在軍事上多爾袞掌握了兩白旗。另外,在兩紅旗中也有不少將領暗自支持多爾袞。多爾袞軍功卓越,很早就跟著大哥皇太極征戰沙場,皇太極讓他掌管六部之首的吏部,使得多爾袞旗下能人輩出。
而在豪格這方面,除了皇太極的兩紅旗的全力支持外,還取得了正藍旗的支持,此外還有禮親王代善等人支持豪格,有了三旗的支持,豪格想要爭奪帝位應該是有這個實力的。不但如此,作為皇太極的長子,而且多年間來能征善戰,早在皇太極稱帝之初,便被封為肅親王,掌管戶部事宜。而其他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以及清朝內務府大臣索尼一直搖擺不定,沒有明確表示支持那一方。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多爾袞認識到自己稱帝的條件并不成熟,最后推舉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繼位,而自己和濟爾哈朗擔任輔政大臣。
第二、豪格在軍事力量、人員支持上應該說要略勝于多爾袞,但是豪格為人不夠果斷,在重大事情失去了機會,導致最后支持他的人拋棄他而去。他自己最后的命運也是被多爾袞害死。第三、清朝正處在上升期,急需一個穩定的朝政,帶領大家統一中國,他倆都沒能當上皇帝,完全是清廷內部妥協的產物,因為一旦一方得勢,另一方實力會得到大幅削弱,更有可能造成清朝內部變亂。
多爾袞去世后,獲得了很高的殊榮,還被追封為皇帝,廟號“清成宗?!倍酄柟苋叶际艿椒赓p。但是僅僅兩個月不到,朝中就有大臣開始彈劾多爾袞,于是政敵群起而攻之,多爾袞被掘墓削去一切封號,一時間從天上到地下。直到乾隆年間,多爾袞才恢復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