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是西晉時期的皇帝,他在父親司馬昭死后便逼著曹奐把皇位讓給自己,曹奐是魏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司馬炎的父親,爺爺叔父都是魏朝時期朝廷里的官員,就這樣,本來出生在官員家庭的司馬炎就成了一代皇帝。而司馬炎在當皇帝的這一時期也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他消滅掉了吳國,結束了一場打了六十年的戰爭,真可以算是功不可沒。
司馬炎當皇帝的這一段時間里,國家被他治理的非常好,人民之間相處非常和諧,沒有戰爭,沒有慌亂,這些都是司馬炎治理有道的結果,可就是這樣的一位皇帝,在幾十年后這個國家卻滅亡了。
司馬炎在他從一個官員兒子到當上皇帝的這是十幾年里,他所作出的成績雖然比不上他的那些前輩們的成績,但是他在位時也算是有勇有謀,不殘暴,也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但是,在他統治好國家,國家開始走向正軌的時候他卻開始對國家大事都沒有那么上心了,他開始敷衍工作,對待工作非常浮躁,而且他也開始學別的皇帝一樣開始不斷選妃,整天和一些妃子混在一起。
司馬炎非常的風流,在一些書籍的記載中,司馬炎有將近一萬多個妃子,有這么多的妃子的司馬炎每天什么都事也不干了,他每天最苦惱的就是晚上還去哪個妃子那里,后來,他實在是做不出選擇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讓拉他的羊去做決定,他坐在車里,羊走到哪里他就去哪里。
如果你看到這里你以為司馬炎是因為每天都沉迷美色而不去處理國家大事才最終導致國家滅亡的那就大錯特錯了,最終讓他的國家滅亡的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兒子。
前面說到司馬炎有將近一萬多個妃子,所以他的子女肯定會很多。司馬炎有二十多個兒子,這二十多個兒子里面肯定會有聰明的有笨的,但是司馬炎在最后決定把皇位傳給誰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極其奇怪的決定。他沒有選聰明的孩子,也沒有選笨的,他最終選的是一個癡呆的病人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后來的晉惠帝。,人們也稱他是傻皇帝,說他傻,他到底有多傻呢,他傻到連話自己的兒子都不認識。
那既然他這么傻司馬炎為什么還要讓他做皇帝呢,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司馬炎有一個皇后,叫楊皇后,楊皇后從小就非常漂亮,而且楊皇后還非常聰明,本來就喜歡漂亮女人的司馬炎在聽說楊皇后后便立即把她娶了,
他們結婚之后,楊皇后和司馬炎生了六個孩子,六個孩子中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老大本來是太子的人選,但是不幸的是太子還沒到三歲就死了,然后太子的位置就輪到了二兒子身上,可是二兒子是個傻子,司馬炎本來是不想讓這個傻兒子做太子的,但是楊皇后害怕如果不按年齡來選太子司馬炎會選別的妃子的兒子做太子,那么以后她的位置就會不保,于是她生氣的對司馬炎說,太子只能按年齡來,歷代皇帝都沒有按才能來選的,司馬炎一聽仔細想了想,他自己也覺得不能違背了自古以來的規矩,于是便決定立這個傻兒子為太子。
而還有第二個原因,司馬炎立這個傻兒子為太子后便更加關注他,他為這個傻兒子請了很多的老師,不斷的教他的傻兒子知識,就是為了有一天能把皇位傳給這個傻兒子。有一天老師來測試這位傻太子最近的學習情況,但是恰巧這位傻太子生病了,于是他就讓下人把試卷拿到太子房間里,但是其實太子的房間里早就有一位太子媳婦安排的才子在屋里準備著,才子替太子做好試卷后老師和司馬炎一看非常的震驚,于是皇帝便覺得這位兒子也沒那么傻,于是很快就把位置傳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