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化率”并不是一個官方名詞,而是我們為統計某城市的市轄區與總縣級行政區的比例而推出。諸如,西安共有13個縣級行政區,其中有11個市轄區、2個縣,則西安的區化率為84.6%。而市轄區顯著的特點就是城市主體的核心部分及區域發展的中心,其居民以城鎮人口為主。城市化一般處于較高水平,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相對集中。經濟相對發達,并且第三產業占比一般較高,社會、文化、金融、貿易等相對比較繁榮。
由此可見,區化率越高的城市,城市綜合發展狀況越佳。因此,區化率可大致衡量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更神奇的是,區化率越高的城市,其城市等級一般也越高。如北上廣深所轄縣級行政區均為市轄區,即城市區化率一定程度助推城市升級。但與此同時,某些城市因為轄區面積、建城歷史等原因,其區化率雖然很高,但城市等級與格局仍然很不理想。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從區化率入手,深入仔細盤點安徽各大城市發展狀況。
安徽目前共有16個城市,合肥轄有4區、4縣、1縣級市。蕪湖共轄有4區、6縣。蚌埠轄有4區、3縣?;茨陷犛?區、2縣。馬鞍山轄有3區、3縣。淮北轄有3區、1縣。銅陵轄有3區、1縣。安慶轄有3區、2縣級市、5縣。黃山轄有3區、4縣。阜陽轄有3區、1縣市、4縣。宿州共轄有1區、4縣。滁州共轄有2區、2縣級市、4個縣。六安共轄有3區、4縣。宣城共轄有1區、1縣級市、5縣。池州共轄有1區、3縣。亳州共轄1區、3縣。
顯然,安徽區化率最高的是淮南,其區化率達到71.4%。而號稱安徽第一大經濟強市的合肥,其區化率達到44.4%。號稱安徽第二大經濟強市的蕪湖,其區化率僅為40%。因此,在區化率方面,合肥和蕪湖也不得不服淮南。但非常遺憾的是,淮南的區化率并未助推城市等級的發展,而淮南也僅為全國四線城市。不過,其經濟中心定位指數、經濟發展能力、中心城市競爭力等指數,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其發展也是相當迅速的。
最后,我們將從其名勝古跡出發,再次體會淮南的魅力。八公山,由大小40余座山峰起伏疊障,蒼松迭翠雄奇靈秀,淮河流經群山之北,曲折環繞而東下。龍湖公園,總占地面積65.4萬平方米,是目前該市唯一綜合公園。壽縣博物館,在文博界有很高聲譽,僅次于安徽省博物館。焦崗湖影視城,建成老火車站、念恩橋、地主大院、桃鎮小街等。上窯景區,依托鐘靈毓秀的山水,橫臥美麗富饒的高塘湖之濱,以森林景觀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