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沒繳滿15年”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非常常見,按常理來說,社保沒繳滿15年,也就意味著養老保險沒有繳滿15年,這樣在退休之后是無法領到養老金的,那為什么還有人說可以有方法可以領到養老金呢?到底是什么方法?
首先我們都知道,社保主要包含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這5種保險,其中養老保險最低的繳費就是15年,只要到達了法定退休年齡而且養老保險也繳滿了15年,在退休之后就順利領到養老金。而且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交的越多,退休后領到的養老金就會越多。
但是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沒有達到15年,那是無法正常辦理退休手續的。
只有退休年齡達到了,而且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也達到了,才能正常辦理退休手續。現如今大部分省市已經不允許預退休人員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進行一次性補繳。那么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該怎樣才能領到養老金呢?
1、延長繳費年限直到繳滿15年養老保險為止;
2、沒有繳滿15年的養老保險,可以改換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3、一次性將社保賬戶中的余額全部領完。
而且,雖然我們國家規定的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是15年,但其實就算是達到了這個繳費年限,你在退休之后所能夠領到的養老金也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