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冰洋、波羅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 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烏拉爾山、高加索山;
3. 伏爾加河(歐洲最長河流,世界最長內流河)、貝加爾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畢業了”)
4. 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亞、符拉迪沃斯托克、摩爾曼斯克、西伯利亞鐵路
?:世界八大最
1. 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跨歐亞,歐洲部分面積小但其政治經濟中心都位于此。
鄰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蒙古、中國、朝鮮、波蘭。
2. 較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為主。
烏拉爾山以西東歐平原,以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以葉尼塞河為界:西部平原,東部高原、山地)
3. 冬季漫長而寒冷,各地氣候差異很大
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北部有極地氣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氣候,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
(1)俄羅斯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的原因:
①位于高緯地區,太陽高度角小,接受太陽光和熱量少,因而氣溫低。
②地勢西北低東南高,受北冰洋的影響大,全年受極地氣團控制,氣候嚴寒。
③東部、南部地勢高,阻攔太平洋水氣流深入
④西伯利亞北部的封閉的盆地中,本身積累的冷空氣多,又有從山上滑下的新鮮冷空氣加劇寒冷。
4. 河流與湖泊
伏爾加河歐洲最長,水能豐富,最主要的內河航道。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凍期長,不利于航運,有凌汛。貝加爾湖世界最深。
5. 資源豐富
天然氣儲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產國(烏拉爾、秋明油田)、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世界第三的鈾礦(第一是澳大利亞,第二是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是世界水力資源第二豐富的國家(第一是中國)、有世界最大的針葉林帶。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凈出口國。
6. 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
以莫斯科工業區、圣彼得堡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和新西伯利亞工業區,工業由歐洲部分向亞洲部分發展。
?:俄羅斯主要工業區的分布
主要工業區:莫斯科綜合工業區、圣彼得堡(波羅的海沿岸)、烏拉爾工業區(鋼鐵、機械)、新西伯利亞工業區(重工業、軍事)。
7. 農業
東歐平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農業地帶,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甜菜、馬鈴薯、向日葵、亞麻,正在從糧食進口國變為出口國,有世界最大的針葉林帶。
?:農業分布的地區優勢:
無霜期較長;熱量較豐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8. 交通:鐵路為主(注意: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的差異)
第一條歐亞大陸橋(西伯利亞大鐵路):莫斯科—伊爾庫茨克(貝加爾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首都和城市
1. 莫斯科:首都,全國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2. 圣彼得堡:波羅的海沿岸海港,全國第二大城市。
3.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4. 摩爾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凍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 。
5. 奧伊米亞康:北半球寒極。
?:重要的地理特色
1.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
2. 擁有歐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
3. 摩爾曼斯克瀕臨北冰洋,位于北極圈以北,終年不凍。
4. 西伯利亞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5. 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核工業、宇航工業占絕對優勢)。輕工業不發達。農業不穩定,谷物需大量進口。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6. 主要工業區:莫斯科綜合工業區、圣彼得堡(波羅的海沿岸)、烏拉爾工業區(鋼鐵、機械)、新西伯利亞工業區(重工業、軍事)。
7. 目前工業、人口正向烏拉山脈以東遷移。
俄羅斯靈魂的地理學
在俄羅斯歷史、俄羅斯民族的命運和俄羅斯國家中有許多謎樣的存在。在斯拉夫派使無政府主義的民族遐邇聞名的俄羅斯民族與龐大的俄羅斯國家之間,至今還留有俄羅斯歷史哲學的一個謎。但已有人不止一次地指出,地理因素,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它那一無際涯的空間,在俄羅斯命運中具有巨大的意義。俄羅斯的地理環境是那樣地遼闊,以致于俄羅斯人民不得不建立一個龐大的國家。在俄羅斯平原上應該建立起一個偉大的、東西方聯合的、有秩序的、完整的國家。俄羅斯民族輕易地接受了一個巨大的空間,但并不能輕易地接受世間最偉大的國家所體現的這個空間結構,并支持和保護它的秩序。俄羅斯人民已為此付出了大部分精力。俄羅斯國家的規模賦予了俄羅斯人民幾乎難以承受的重任,使他們處于過度的緊張狀態中。在創造和維護自己的國家這項巨大事業中,俄羅斯人民耗盡了自己的力量。國家的要求給剩余力量留下的自由太少。俄羅斯人的整個外在活動都被用于為國家服務。而這就在俄羅斯人的生活上打下了憂傷的印痕。俄羅斯人幾乎未品嘗過快樂。俄羅斯人沒有游戲創造的力量。俄羅斯靈魂被俄羅斯無邊的冰雪壓垮了,它被淹沒和溶解在這種一無際涯里。俄羅斯人難以給自己的靈魂定型,難以給自己的創造定型。形式的天才一不是俄羅斯的天才,他難以和空間對俄羅斯靈魂的統治相配合。而俄羅斯人幾乎完全不懂得形式的喜悅。
國家對俄羅斯無邊的空間的統治,伴隨著中央集權,對自由的個性與社會力量進行壓制,使整個生命服從于國家利益。俄羅斯人的個人權利意識很薄弱,階級與集團的首創精神很不發達。未被那些形式化和秩序化的天才所控制的人民,仍然不能輕易支持世間最偉大的國家。長期以來,他們不得不保衛俄羅斯,抗擊來自四面的敵人。來自東方和西方的波濤威脅著要吞沒俄羅斯。
俄羅斯經受過韃靼統治時期,經歷過蒙昧時代,最終鞏固和誕生了龐大的國家。但俄羅斯無邊的空間依然像一個沉重的負擔,壓迫著俄羅斯民族的靈魂。俄羅斯國家的無界性與俄羅斯土地的無界性進入了它的心理結構。俄羅斯靈魂被遼闊所重創,它看不到邊界,這種無界性不是解放,而是奴役著它。由此,俄羅斯人的精神能量就向內轉,走向直覺,走向內省;它不能夠轉向總是與構形有聯系,與標示出界限的道路有聯系的歷史。俄羅斯國家的形式使得俄羅斯人變成了缺乏形式的人。俄羅斯人的溫順變成了他的自我保護。作為監護者的俄羅斯國家要求對歷史與文化創造的拒絕。俄羅斯人在四面八方擁擠地環居著的無邊空間,——成了他們生活內在的、精神的動因,而非外在的、物質的動因。這些俄羅斯無邊的空間座落在俄羅斯靈魂的內部,對它具有極大的影響。俄羅斯人,土地的主人,感到自己無能統治這些空間,使它們秩序化。他們過分習慣于把這種秩序委托給中央政權,仿佛那是先天如此的。他們在個人的靈魂中感到了那種無法承受的一無際涯。俄羅斯人是寬廣的,寬廣一如俄羅斯大地,俄羅斯原野。斯拉夫騷動在他身上肆虐著。俄羅斯空間的巨大不能在俄羅斯人身上鑄就自律性和自主性,——他離散在空間之中。而這并非俄羅斯人民外在的命運,而是內在的命運,因為一切外在均不過是內在之象征。從外在的、實證科學的觀點來看,遼闊的俄羅斯空間便是俄羅斯歷史的地理動因。但從更深刻的、內在的觀點來看,這些空間本身就是俄羅斯命運的內在的、精神的事實。這是俄羅斯靈魂的地理學。
在俄羅斯人身上,沒有歐洲人那種在不大的靈魂空間集聚自己能量的那種狹隘性,沒有那種對時間與空間的經濟打算和文化的集約性。曠野對俄羅斯靈魂的統治產生了一系列俄羅斯美德和缺點。俄羅斯的惰性、滿不在乎、缺乏首創精神、責任感薄弱,都與此相關。俄羅斯大地的遼闊與俄羅斯靈魂的寬廣壓制了俄羅斯的能量,導致了博而不精的后果。俄羅斯無邊的空間要求于俄羅斯靈魂的是溫順與犧牲,但它也保護了俄羅斯人,給了他們以安全感。俄羅斯人感到周圍都是自己的巨大空間,置身俄羅斯的心臟,他不會體驗到恐懼。遼闊、深邃、巨大的俄羅斯大地,總能解救俄羅斯人,幫他擺脫困境。他總是過分依賴俄羅斯大地,依賴俄羅斯媽媽。他幾乎把大地母親與圣母混為一談,尋求前者的庇護。恰恰是俄羅斯大地統治著俄羅斯人,而不是他統治著它。西方人被國土空間的狹小規模和靈魂的狹小空間憋悶得喘不過氣來。他習慣于運用集約式能量和主動性。他的靈魂空間是擁擠的,而非寬敞的,一切應該被精心計算和準確界定的。一切被機械地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的做法,造成了總是那么令俄羅斯人吃驚和厭惡的西方人的小市民習氣。西方文化的小市民習氣結下的果實,激起了赫爾岑的憤慨和列昂季耶夫的厭棄。對典型的俄羅斯靈魂而言,這些果實是苦澀的。
我們舉德國人為例,他對周圍的感覺像是擠進了一只捕鼠器。他的身心內外都沒有曠野。他在自己個人的有機能量中,在自己緊張的積極性中尋求拯救。德國人的一切都被劃定在原地。沒有自律性和責任感,德國人就不能生存。他到處看到界限,到處劃定界限。德國人不可能在無界性中存在,他與斯拉夫式的一無際涯格格不入。他只是懷著很大的緊張能量希望拓展自己的疆域。德國人應當蔑視俄國人的是,后者不會生活,不會安排生活,不能使生活秩序化,根本不知道尺度和位置,不能夠盡其所能。俄國人反對將生活作小市民安排的日爾曼式熱情。日爾曼人認為,日爾曼拯救不了他,而是他自己應該拯救日爾曼。俄羅斯人認為,不是他拯救俄羅斯,而是他被俄羅斯拯救。俄羅斯人從來不會感到自己是一名組織者,他習慣于被組織。甚至在俄羅斯國家面臨危急的這場恐怖戰爭中,俄羅斯人也不會輕易地意識到這種危急,在心中激發對祖國命運的責任感,激發能量的凝聚。由于他背后總是站立著無邊的空間,可以拯救他,他不必十分害怕,他不需要過度凝聚自己的力量;所以,他失掉了自己。俄羅斯人很難意識到調動自己整個能量的必要性。對他而言,諸如必須以緊張的積極性為前提的集約性文化的問題,不會變成命運和生存的問題。他沉沒在自己的底層,自己的空間里。需要指出的是,俄羅斯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成了一個不可克服的障礙。已經轉化成自我滿足的力量的龐大的俄羅斯國家機構,害怕俄羅斯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它從俄羅斯人肩上卸下了對祖國的責任感,令他為其服務,要求他恭順。經過俄羅斯國家機構的歷史性儲藏,俄羅斯空間把俄羅斯人的整個負責的主動性和創造的積極性隔離了開來。而對俄羅斯人和整個俄羅斯民族力量的役使,已由對俄羅斯空間的維護和整頓得到了補償。
世界大戰向俄羅斯提出來的要求,應該引起俄羅斯人的意識和他們的意志方向的變化。它應該最終從空間的影響下獲釋,進而控制空間,而絲毫不改變與俄羅斯之遼闊相關聯的獨特性。這意味著將出現與迄今俄羅斯人迥異的另外一種對待國家和文化的態度。國家應該成為俄羅斯民族的內在力量,它固有的正面勢力,它的工具,而非凌駕其上的元素,成為它的老爺。文化也應該變得更為集約,積極地控制內外空間,調整它們的俄羅斯能量。沒有這種內在的改進,俄羅斯民族不可能擁有未來,不可能過渡到歷史存在,真正的歷史存在的新階段,而俄羅斯國家本身也將面臨分裂的危險。如果俄羅斯國家至今還在希望由自己的人民之被動性維持著,那么,從今往后便只能由人民的主動性來維持了。空間不應該恐嚇俄羅斯人民,它們應該激發能量,不是德國式的,而是俄羅斯式的能量。那些把俄羅斯的獨立性和獨特性,與技術和經濟的落后性,以及社會和政治形式的初級性聯系在一起,希望通過保持俄羅斯精神的消極性來保持俄羅斯的面貌的人們是一些瘋子。獨立性并不與孱弱、不發達、欠缺相關聯。俄羅斯靈魂的獨特類型已經鑄就,已經永遠確定無疑。俄羅斯文化和俄羅斯的社會生活唯有從俄羅斯靈魂的深度,從它獨特的創造能量中得到創造。但俄羅斯的獨特性最終應該是正面地,而非負面地,在力量中、在創造中、在自由中呈現出來。民族獨特性不應該是膽怯的、多疑的和拘謹的。在民族歷史存在的成熟時期,獨特性應該得到自由的體現,勇敢、創造,是前瞻,而非后顧。在我們痛苦的歲月里,有一些斯拉夫主義分子認為,如果我們俄羅斯人在對待國家和文化的態度上積極一些,把握它們并使之有序化,如果我們開始從自己的精神深處創造一種新的自由的社會生活和我們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我們踏上技術發展的道路;那么,我們就會雷同于德國人而喪失我們的獨特性。但這是對俄羅斯民族精神力量的不信任。唯有依靠它對落后和初級的物質形式的鞏固才能保存的獨特性是一錢不值的,是根本無法在它上面有所建樹的。保護者永遠很少信任被保護的東西。唯有在自由人,在創造者那里,才有真正的信仰。唯有俄羅斯獨特的精神能量才能創造獨特的生活。已經得到了中止以國家的龐大、空間的無垠來嚇唬俄羅斯人,井役使他們的時候了。恰恰是俄羅斯人被羈囿于奴役之中的時候,他才會置于德國風格的影響之下,并將它烙印在俄羅斯國家機構之上。俄羅斯民族能量的解放,它對俄羅斯空間的積極占有和定型,才是俄羅斯民族對德國奴役的擺脫,才是它創造的獨特性的證明。決不能假設,俄羅斯的獨特性建立在俄羅斯人成為另一種主動的奴隸這一點上,哪怕是德國式的,還是與德國有區別的。幸虧上帝將我們從那種獨特性中拯救出來一否則,我們將因此而毀滅!空間統治俄羅斯民族靈魂的時期正在結束。俄羅斯民族正走向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它將成為自己土地的主人和自己命運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