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人類的美德分為2類:一種是理智的,另一種是道德的。習慣會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那么習慣就決定孩子的命運。如果你家孩子3歲之前就有這些性格,那么他長大之后一定會有所作為。
1.動手能力強
3歲前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會比不愛動手的孩子普遍聰明。如:經常動手的孩子可以通過動手促進大腦中樞的發展,大腦的發展又可以促進手的靈活程度,二者相互促進。如果孩子從小就堅持動手的話,就會變得非常聰明,就可以為未來的學習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動手能力還可以促進記憶與思維的發展,以及孩子的綜合發展。
2.要有愛心
孩子3歲前就有愛心的話,那么孩子從小就會去關心別人。反之如果孩子沒有愛心那么他就不會真心的去關心他人,不會去幫助他人,一個沒有愛心的孩子只會對別人冷漠,對世界冷漠。如果孩子有愛心可以去體諒家人的辛苦和勞動。
3.知錯能改
如果孩子3歲前就有知錯能改的習慣,那么孩子從小就有著責任意識,意識到自己做錯事情要去改正、意識到自己主動承擔自己做的事情、也會了解到任何事的對與錯自己可以進行判斷。
4. 喜歡看書
孩子3歲前就喜歡看書,可以讓孩子明白很多東西、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同時讓他變得有耐心。孩子就可以在看書的同時增長著自己的專注力,以及孩子愛看書會養成一個完整的邏輯思維,可以讓孩子看書的時候快速掌握知識。
5. 有時間觀念
孩子3歲之前就有時間觀念可以讓孩子提高做事的效率與速度,不然孩子總是沒有時間概念做事會一直拖拖拉拉的。同時家長要以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應該給孩子合理安排時間,讓孩子從小就有時間觀念。
6. 懂得感恩
孩子3歲前就懂得孝順父母那他以后必然會有所成就。“百善孝為先”這句話不僅僅是體現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更是教育人要懂得感恩?!案嵫蚬蛉椤焙汀盀貘f反哺”寫的正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有感恩的心才善待周圍的人,所以家長從小也要養成孩子有感恩的習慣。
7. 信守承諾
孩子3歲前應該養成信守承諾的習慣,一個言而無信的孩子沒有人會喜歡。例如:媽媽我再玩5分鐘游戲就不玩了,5分鐘后他還沒有放下手中的手機,那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強制干預,讓他懂得遵守承諾的概念。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沒有辦到,會給孩子留下一個不會信守承諾的習慣。只要答應孩子的要求了就一定要去實現,否則只會給孩子留下來一個言而不信的榜樣。
如果你的孩子3歲之前有這7種習慣,那么您的孩子長大一定會有所作為。
查·霍爾曾說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于,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命運。
孩子也要從小就培養良好的習慣,下面淘淘媽,為各位推薦2套行為養成的繪本。
這是一套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親子繪本,一套30冊。
每一本都有著一個獨立的主題,圍繞孩子在成長中,生活中常見的主題,以有趣的動物故事寫了出來,生動有趣的畫面教會孩子很多道理,可以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與此同時,可以和孩子親子閱讀,讓孩子和父母更加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