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梁山上的一百單八位好漢,似乎個個都是打抱不平的大英雄,然而讀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梁山上不僅惡人橫行,甚至多數好漢都算不上是高手,比如周通、王英之流,他們若是算得上好漢,這世上可還有惡人?又如李逵,連小衙內都能痛下殺手,可見這人品之低劣,又如段景住、白勝這種三腳貓功夫的人也能上山,可見整個梁山可謂是魚龍混雜,不過山上還是有不少高手的,比如五虎將,又如那武力公認第一的“玉麒麟”盧俊義,放眼整部《水滸傳》來看盧俊義也算得上是第一高手了,那么他敗過嗎?答案是肯定的,還不止一次。
(武松、魯智深劇照)
盧俊義自打一登場就屬于力壓群雄的存在,當初梁山攻曾頭市不下,就是忌憚那史文恭之強大,要知道當時的梁山已經有了林沖這等悍將,卻不敢貿然幫晁蓋報仇,而盧俊義一來便將史文恭擒下,而盧俊義在上山之前甚至還對魯智深、武松等人表示不屑,直言:“你這廝們,何足道哉。”可見他的武力絕對是足以秒殺《水滸傳》中絕大多數的高手的,但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書中還是有他搞不定的人存在的。
(史文恭劇照)
當故事發展到梁山接受招安,與宋軍一同征伐田虎時便出現了這么一段劇情,田虎手下有名大將號稱“屠龍手”孫安,這人的武力不在盧俊義之下,提起這人,便不得不提到他的同鄉喬道清,那人會的法術在書中僅亞于公孫勝,曾經擒下武松、魯智深等人,可見他有多強,而這孫安正是與喬道清惺惺相惜才一同投了田虎,他與盧俊義之間便產生了一場惡戰。
(秦明劇照)
原著有這么一段描述:“當下秦明與孫安戰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盧先鋒兵到,見孫安勇猛,盧先鋒令鳴金收兵,孫安亦自收兵,各立營寨。盧先鋒回寨,說孫安勇猛,只可智取,不可力敵。次日,分撥軍馬埋伏。盧先鋒親自出陣,與孫安戰到五十余合,孫安戰馬忽然前失,把孫安顛下馬來。盧先鋒喝道:'此非汝戰敗之罪,快換馬來戰!’孫安換馬,又與盧先鋒斗過五十余合。盧先鋒佯敗奔走,誘孫安趕到林子邊,一聲炮響,兩邊伏兵齊出,孫安措手不及,被兩邊拋出絆馬索,將孫安絆倒,眾軍趕上,連人和馬,生擒活捉。”雖說秦明與孫安是不分勝負,但盧俊義卻只見孫安勇猛,怕秦明有失,這才選擇鳴金收兵,而后面一段他與盧俊義的交戰經過更是關鍵,這人先是與盧俊義打平,又因戰馬的問題敗了一陣,而接下來卻是盧俊義詐敗,這里雖用了“詐”字,但戰場上試問哪個武將不想正面擊敗對手?盧俊義之所以要詐敗,無非就是沒把握直接擊潰孫安罷了,這里自然也就可以算是孫安擊敗盧俊義一回,孫安中計與武藝高低無關,前文提到盧俊義不止敗過一次是在后續的劇情中還被李助打得束手無策。
(盧俊義劇照)
言歸正傳,“屠龍手”孫安就這么加入了梁山陣營,不過此時的梁山早已排好了座次,他自然是混不進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了,若是論純實力,只怕他是能進天罡,甚至成為五虎之一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就如此強大的孫安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是在原著第一百一十回被莫名安排了個“暴疾而亡”的結局,估計也是因為這人過于強大,不利于后續征方臘劇情的安排,所以被強行寫死了,否則他怕是要有更多的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