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全球最大的電子霧化設備制造商,思摩爾國際預計7月10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受此消息影響,7月8日,A股市場電子煙板塊早盤高開,其中,愛普股份、田中精密及盈趣科技等多個概念股出現漲停。
關于電子煙和普通香煙哪個危害更大?一直以來,無論是媒體或是網友始終對其都爭議不斷。其中,BBC還專門拍了一則測試紀錄片——《電子煙:戒煙奇跡還是健康威脅》。但不過否認的是,近幾年來電子煙從小眾到大眾,消費者群體越來越多了。
拋開健康不談,目前電子煙的市場前景如何才是接下來投資者們需要了解的。
01
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在生理上提供尼古丁,在身體習慣上模仿吸煙動作,煙霧等,都與吸煙行為相近,在通過霧化等手段,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后,讓用戶吸食的一種產品。
與卷煙比較,電子煙的優點在于不燃燒、無煙灰煙蒂且無焦油污沾牙齒。總體而言,電子煙可以使得吸煙的行為變得更加環保。但是,由于電子煙的煙液中主要成分也是尼古丁,因此傳統煙草中尼古丁所帶來的危害,電子煙也同樣擁有。
世衛組織曾明確表示:電子煙與卷煙一樣會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煙手段,加強對其管制,杜絕對青少年和非吸煙者產生危害是有必要的。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子煙產品主要有霧化型/蒸汽型電子煙(ENDS)和加熱不燃燒電子煙(HNB)。
具體來看,霧化型電子煙是通過使用霧化器將提煉后的液態尼古丁轉變成霧氣,從而實現類似吸煙吐霧的效果。而加熱不燃燒電子煙則是將煙彈插入低溫烤煙器,通電加熱煙草產生包含尼古丁及其他化學物質的霧化汽。由于兩者在使用原理方面有所差別,因此兩者在產品設計、用戶體驗和監管政策等方面也有不同。
如果就用戶體驗而言,加熱不燃燒電子煙的口感與真煙更為接近,所以會更受到煙民的歡迎。
02
電子煙產業鏈主要由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中游設計制造商和終端品牌商,下游終端消費等構成。由于電子煙有霧化電子煙和加熱不燃燒電子煙兩個賽道,因此在產業鏈的上、中游會有所差別。
霧化電子煙主要包括電池、霧化器和煙油。
電池原材料有電池、電芯和控制電路,霧化器原材料有塑料、玻璃、五金和發熱電阻,煙油主要為含尼古丁的丙二醇、甘油或聚乙二醇,并為改善口味而輔以各種香精,來滿足不同吸煙者的需求。
霧化器是霧化電子煙的核心,其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電子煙煙液的霧化效率、氣溶膠特性、功效與安全性,是國內外電子煙廠商專利布局的重中之重。電子煙霧化器主要有三種技術,分別是陶瓷霧化芯技術、金屬網格加熱技術和蒸汽煙技術。但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小煙采用微孔陶瓷霧化芯加熱。
億緯鋰能為全球霧化電子煙進行電池供應,麥克韋爾針對霧化電子煙推出Feelm陶瓷霧化芯技術,使得國際電子煙龍頭JUUL及國內電子煙悅刻、福祿、柚子等均為其下游客戶。煙油方面,其中華寶股份、波頓公司主要涉及煙用香精的生產。
加熱不燃燒電子煙主要包括兩部分:煙具、煙彈。
煙具部分包括電路板、芯片、塑膠件、加熱片和電池。煙彈一共有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煙絲、一級過濾棉、通氣導管、二級過濾棉。
煙彈技術控制在幾大品牌煙草公司手中,比如菲莫國際、日本煙草、帝國煙草、中國煙草等。知名的煙彈品牌有Marlboro(萬寶路)、HEETS、Parliament(百樂門)。
以IQOS加熱不燃燒電子煙為例,東山精密為其提供控制基板,德州儀器提供芯片,日本京瓷提供加熱片,盈趣科技提供塑膠件,豐江電池提供電池,電池倉生產由松下完成,煙彈部分由菲莫國際控制。
電子煙設計制造商,負責電子煙產品設計、工藝流程制造、電子煙成品。
電子煙知名品牌方有JUUL、悅刻、魔笛、柚子等,部分負責產品設計。電子煙制造商有艾維普思,麥克維爾,施美樂,思格雷 ,新宜康、康爾、愛卓、卓爾悅、易佳特。其中,制造企業麥克韋爾在進行霧化器生產的同時也擁有自有電子煙品牌。艾維普斯從事智能電子煙套裝及配件生產,集電子煙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其中東風股份通過參股公司進行電子煙研發。
總體而言,電子煙設計制造商主要分為品牌與制造商兩大類。國外電子煙設計制造商分為掌握品牌的傳統煙草巨頭和專業制造企業,而國內多先從代工廠起家,積累經驗后才創立自有品牌。
下游電子煙消費者。
電子煙產品一般通過線下及線上渠道進行分銷。
海外巨頭JUUL前期主要通過社交媒體推廣電子煙,打造品牌認知,結合線上線下銷售。國內品牌在前期消費者認知培育階段,主要以線下體驗店為主,通過代理商、經銷商模式銷往零售終端,線上通過各大電商平臺、自營平臺及論壇等進行銷售。
由于加熱不燃燒煙草在中國屬于管制范圍,而霧化型電子煙不在管制序列之中。因此,加熱不燃燒電子煙產品禁止在國內銷售,只能通過中煙香港平臺出口到海外市場。
03
自1963年吉爾伯特首次提出電子蒸汽煙的概念并申請專利以來,新型煙草制品行業開始醞釀。
1988年,雷諾煙草推出的第一款加熱不燃燒制品,但以失敗告終。1998年,非莫國際布局加熱不燃燒電子煙,但銷售并不理想。
新型煙草行業經歷了漫長的早期探索發展。
直到2004年中國醫師韓力取得電子煙專利。一年后,中國品牌如煙推出第一款名為“如煙”的霧化電子煙產品,之后迅速風靡大江南北。
電子煙又被重新引入到美國。但考慮到青少年健康問題,不久美國FDA禁止電子煙銷售。
2012年美國最高法院判決FDA禁止銷售進口電子煙敗訴后,美國市場開始快速發展。
2013年,雷諾煙草依靠blu品牌成為美國的第一大電子制造商,隨后英美煙草、日煙國際加入紛紛推出電子煙產品。
此外,全球煙草巨頭開展一系列收購兼并(帝國煙草收購如煙,奧馳亞收購電子煙GreenSMOKE、帝國煙草收購Blu、日研國際收購LOGIC等。),加快布局電子煙行業。
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僅4年時間擴大5倍,從2013年31.2億美元,到達2017年的170億美元。
與此同時,電子煙竟然被賦予“環保減害”的概念,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市場快速增長,規模越來越大。
04
從目前電子煙市場格局來看,美國是全球電子煙的最大消費國。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美國在2015年電子煙市場規模占據全球43.2%,高于第二大國英國30個百分點。
此外,近年來電子煙也在日本的市場快速崛起。據日本香煙協會統計,2017年電子煙已經占到了日本煙草市場銷量的約20%。
對于我國而言,雖然我國是人口大國,但受電子煙管制,國內電子煙消費量僅占全球的6%。
然而,我國承擔了全球電子煙90%以上的供應鏈業務。目前有上萬家電子煙生產企業,其中僅是深圳地區就超過1000多家。這些電子煙生產企業大部分為作坊式小企業,另外規模較大的制造端企業通常采用ODM/OEM模式參與品牌方生產環節。
尤其電子煙制造門檻低,在全球電子煙消費市場激增的背景下,近年來仍有大量電子煙企業不斷誕生。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2018年,新注冊的電子煙企業數均超過1000家,但2019年至今,電子煙企業已新增超2000家。
總體來看,國內大部分電子煙企業基本處于初創階段,但電子煙行業梯隊已初步成型,龍頭企業初現。比如新秀企業RELX悅刻,其成立于2018年。在2019年上半年電子煙行業中憑借44%的市場占有率,位列中國電子煙市場第一的位置,且遠超第2到10名的總和。
此外,福祿和柚子等企業躋身行業第二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