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檢法行騙的騙局已不罕見,但還是會有人上當。幫助受害者及時止損,則是長沙市反電詐中心民警的日常。
不少詐騙分子為了讓民警聯系不上被害人,更是花樣百出,讓受害人把電話設置呼叫轉移。
近日,長沙市民蘇女士就上了當,把電話呼叫轉移到了上海警方,好在民警及時聯系上了她的老公,挽回了損失。
不少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為了使受害人在接受洗腦的過程中不被打擾,會讓受害人將電話號碼設置呼叫轉移,這樣,受害人在短時間內,就無法接聽他人電話了。
近日,有騙子在使用上述伎倆時,竟然將受害人的號碼轉移到了上海市 110 報警臺。6 月 30 日下午,長沙警方在試圖聯系受害人時,電話打到了上海民警那里。7 月 3 日,長沙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輔警資釷為瀟湘晨報記者還原了這次事件。
本想打給受害人,卻轉接到了上海警方
“ 您好,請問有什么事情報警?”“ 你這邊是哪里啊?”“ 我這邊是上海 110 報警臺。”“ 我是打受害人的手機號。”“ 那你打錯了。”“ 不是,我們這里是長沙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我是打給受害人的,可是轉接到你們這邊來了。” 這段奇怪的對話,發生在 6 月 30 日。當天下午,長沙市反電詐中心民警通過預警平臺發現,長沙市民蘇女士正在與冒充公檢法行騙的詐騙分子通話,且已通話了 50 多分鐘。情況緊急,民警立即電話聯系了蘇女士。可是,資釷撥通蘇女士的電話后,對方卻說自己是上海 110 報警臺。“ 之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第一反應很蒙。” 資釷告訴記者,自己隨后又給受害人的手機打了三次電話,可每次都是上海 110 報警臺的工作人員接聽的。“ 估計是騙子將受害人的手機設置了呼叫轉移。” 資釷說。
資釷告訴記者,為防止民警第一時間聯系上受害人,騙子一般讓受害人會設置呼叫轉移,但是這次卻很特殊,竟然將電話轉移到了上海市的接處警中心。“ 之前也遇到過騙子將受害人手機設置成'無法接聽’,或者干脆轉移到騙子自己的電話上,但是轉移到接處警中心的,我還是第一次遇到。”
通過技術手段取消呼叫轉移,但電話仍然占線
隨后,值班民輔警通過技術手段,取消了蘇女士手機的呼叫轉移并試圖再次聯系上蘇女士,但是蘇女士的手機卻一直處于占線狀態。
這讓在場的民輔警心急如焚,他們十分清楚,與騙子周旋,就是在與時間賽跑,誰能搶在前面,誰就是勝利的一方。隨后,民輔警立刻通過警務平臺查詢到蘇女士丈夫的電話,并緊急與之取得了聯系。“ 最后她老公打通了語音電話,在蘇女士即將轉賬的時候,緊急叫停了,保住了銀行卡里面的 4 萬多元。”
原來,蘇女士的確遭遇了電信詐騙。蘇女士說,前段時間她的身份證丟失了。30 日下午,她接到一個座機打來的電話,對方稱自己為某地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并告訴蘇女士,她名下的一張電話卡涉嫌從事發騷擾短信等違法犯罪活動,希望配合當地公安機關進行調查,隨后,電話被 “ 轉接 ” 到了某地公安局。
接下來,蘇女士按照對方所謂的辦案流程,將自己的手機設置了呼叫轉移,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騙子上演雙簧戲碼還發來了假的警官證
對于蘇女士遇到的情況,資釷表示,這是騙子間一出典型的 “ 二人轉 ” 戲碼。“ 不論是通信管理局,還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兩人都在同一個地方,所謂的轉接,也不過是把電話給了另一個人接聽。”
那么,蘇女士為何會如此信任騙子,將自己的手機設置呼叫轉移呢?資釷告訴記者,原來,蘇女士還收到了一張 “ 警官證 ”,正是這張警官證,完全騙取了蘇女士的信任。
“ 冒充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在電話里'表演’完之后,就對蘇女士說,下一個環節為做筆錄,由于調查需求,雙方不能再通過電話或微信的方式聯系,只能在 QQ 上完成筆錄。” 資釷說,為使蘇女士更加信任,騙子在進行筆錄之前還發來了一張 “ 警官證 ”。“ 這張警官證假得不能再假,界面很模糊,而且,警察也不會隨意在 QQ 上發布自己的證件。”
“ 此時,騙子會根據受害人的洗腦程度來決定下一步操作。” 資釷說,由于蘇女士對他們的話深信不疑,他們又給蘇女士發來一張 “ 強制性凍結執行書 ”。“ 其實就是一張 PS 的圖片,上面有官方部門的抬頭,還有蘇女士的個人信息、照片以及公章等,受害人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信以為真。”
隨后,騙子們就開始打起了感情牌,對蘇女士說,如果她能配合調查,就能與法院工作人員商量,延遲對蘇女士的財產凍結時間。“ 騙子還告訴蘇女士,如果她能將自己的財產轉移到一個指定賬戶,就能避免自己的財產被清查,這份執行書也就能被撤銷了。” 早已六神無主的蘇女士決定按要求去做,正準備轉賬時,被民輔警與丈夫及時阻止。
提醒
如遭遇電信詐騙,請及時報警
針對此事,民警提示,任何公檢法機構都只會要求當事人當面辦案、做筆錄,而不會通過電話、網絡等形式進行辦案,公檢法工作人員也不會隨便將自己的相關證件在網絡上隨便發出來,如果遇到了上述情況,則表明市民在很大程度上遭遇了電信詐騙。
民警提醒廣大市民,如果接到自稱公安機關的陌生電話,且對方需要市民配合,通過網絡、電話等形式進行筆錄調查時,請務必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身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同時,警方建議市民保留相關通話錄音,留下有關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