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只能給1萬,老人轉身賣了1980萬
導語:中國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流傳至今的文化遺產數不勝數。而文人字畫一直以來都是作為文化瑰寶的代表,歷朝歷代的皇帝對此都喜愛有加。而在眾多字畫當中有一幅出自北宋才子張先的畫作——《十詠圖》,這幅畫作經過了數個朝代的收藏,其上不但擁有著張先精湛的繪畫技巧,同樣有著歷朝歷代收藏家所蓋的拓,尤為珍稀。到了清朝時期,這幅名畫一直被收藏在紫禁城當中,成為了皇家珍寶中的一員。
之后作為末代皇帝的溥儀帝位被廢,而其帶著這幅名畫出宮。在溥儀被日本人帶去做偽滿洲國皇帝的時候,這幅畫又被帶到了長春。在日本戰敗投降之后,偽滿洲國也不復存在,而那時溥儀所帶的數千件珍寶都被搶奪一空。而當初他帶在身上的《十詠圖》也不知所蹤。直至1995年的時候,北京文物局來了一名不速之客,他所帶的《十詠圖》在經過專家鑒定之后,確定是真的,而老人上交國寶想索要800萬,但專家稱只給1萬,令老人十分氣憤,轉身將其拍賣出了1980萬的天價。
說了這么多,或許大家對于北宋時期的張先并不了解,但大家一定聽過蘇東坡所寫下的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而這正是形容的張先。名畫《十詠圖》更是張先唯一的一副著名畫作,所以收藏價值極高。而當初在偽滿洲國覆滅之后,那些珍寶都是被其侍衛以及大臣所搶,而《十詠圖》正是被上文當中這位索要800萬的老人所搶。
老人在拿到這幅名畫后十分重視,不斷的找各種專家進行鑒定,在眾多專家對其估價后,老人認定這是一件文物,所以才前往了北京文物局,才有了上文當中的場景。而最后這幅名畫依舊還是被國家所用,但卻是在拍賣當中,國家用1980萬的天價拍下的,而這也是我國首幅是國家出錢收回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