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哪個詞是四季度財經領域的大熱詞,那“順周期”應該當仁不讓。煤飛色舞、水泥鋼鐵、汽車家電等都在最近的順周期浪潮里漲勢喜人。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下半年中國經濟一直處于持續復蘇階段,那么企業復蘇的同時對于資金的需求也會變大,因此我們能想到的第一相關板塊就是銀行。再結合最近整個金融板塊的持續回暖上漲,我們來探討下這次是不是真的輪到銀行了?
因為疫情的關系,今年國家要求銀行業讓利給實體經濟,這個應該是大家今年不是很看好銀行的一個主要原因。但市場絕大多數時候是有效的,所以對應的擔憂已經體現在了前期銀行股的股價內了。而且大家要明白,銀行作為百業之母本來就是有這份責任在里面,幫助實體經濟渡過難關后企業會有更好的發展,后期利潤會輻射到銀行業上來。
銀行業很大一個作用就是輔助社會財富更好的流動分配,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生活中總感覺銀行無處不在。只要社會經濟在持續的發展,那么老百姓的財富總量也會不斷增加,進而銀行所能運作的資金也會不斷壯大,這就是人們常說銀行業沒有天花板的原因之一,也因此我認為銀行板塊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和逢低配置的行業。
前天有朋友問我怎么看最近銀行股的上漲,我的結論是:低估值與經濟反彈共振后,銀行業的估值合理修復。 要細說理由的話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今年成長板塊已經漲得很多了,比如消費、醫療、科技等,市場上今年也發了很多爆款基金。手握重金的機構看著成長股和周期股的估值差,不配置一些銀行股實在說不過去。
由于疫情的關系今年上半年數據不是很好,但這也給明年一、二季度留下了一個快速增長的契機。這種近乎共識的預期也會激發大家的投資欲望,進而會加速大家提前布局周期股的意愿,而低估值的銀行是一個靠譜的選擇。
周期股其實在疫情期間受影響程度較大的,現在疫情對正常的生活、生產影響已經極小,那么不能只有成長股在飆升,水漲船高是大概率事件。疊加短期內低估值且業績確定性高這兩個相對優勢,銀行股漲一波的邏輯是站得住的。
A股市場的年度考核機制,使得機構在四季度往往呈現保住收益的傾向,這一定程度上將使得在前三季度表現落后的順周期板塊,在四季度表現占優的概率加大。
為什么?我們賣出一個東西就要看是否達到了當初設定的目標或者當下的環境已經支撐不了之前的買入邏輯了。我上面也說了,我認為銀行板塊最近的上漲只是經濟反彈共振后的估值修復,明年的經濟復蘇會進一步,那么銀行業的估值修復我認為是極大概率的事件;再來我們從PB百分位看仍然處于8%附近,遠沒到我們該賣出的時間節點;而且我認為銀行板塊適合底部區間積極配置,需長期持有、不適合短期炒作。綜上就有了“不要慌、繼續買”的結論。
對于具體的投資標的這塊,我自己選擇的是華寶基金的銀行ETF(512800),場外的朋友可以買華寶中證銀行ETF聯接A/C(240019/006697)。華寶的銀行ETF優勢很明顯:日均成交額第一、規模與持有人數同類第一,這就保證了充足的流動性和規模效應,我自己公開的場外組合內選的聯接C費率也是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