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閏土我們不由得回想起小學課本里的少年閏土形象,那個時候他在少年魯迅的眼里是個小英雄,想起魯迅文章中那個刺猹的少年,他是魯迅小時候的玩伴,我們熟悉的閏土都是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手里拿著一個叉子,在西瓜地里,映襯著金黃的月光,在地里刺猹。下雪的時候掃出一塊空地來,用小木棒架起一個大竹筐,撒下糧食等麻雀來吃,趁機將小竹筐放下,可以逮住麻雀,當時的魯迅對這個大兩歲的小哥哥可以說是充滿了敬佩。閏土也成為魯迅先生《故鄉》中的人物形象。
閏土原型名叫章運水,父親叫章慶福,在二人見面之前,閏土父親就經常提到他,章慶福當時是魯迅家里的幫工,魯迅那個時候才不過十歲,家境還算可以,小魯迅經常聽章慶福講任何事情,包括他的兒子閏土,閏土雖然才比魯迅大了兩歲,卻能做很多魯迅不能做的事情,西瓜地里捉猹,空地上捕鳥,這對幾乎從未出門的周家少爺來說是十分新鮮的,也使魯迅對小閏土產生以一種崇拜,他的生活都是小時候的魯迅所向往的,二人也于是成了好朋友。但是二人還有一層關系,就是主仆關系,閏土的父親畢竟在魯迅家里是幫工的,所以每次他都會喊魯迅少爺,對閏土也是千叮嚀萬囑咐,見到魯迅要叫少爺,但是二人玩的開心起來,就忘掉了這個主仆關系。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閏土逐漸成為了周家的短工,對兒時玩伴的稱呼也由迅哥兒變成了少爺,面對自己的好朋友變成了主仆關系,魯迅才知道,二人的關系是再也回不到過去了,閏土已經完全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維持生計而去大戶人家打短工的農民形象,曾經的小英雄也被饑荒等等各種災難折磨的變成了一具木偶。再也不是紫紅色的臉,脖子里帶著銀項圈,在西瓜地里捕猹了,而是穿著破衣服,戴著破氈帽,手掌粗糙,讓人心疼的農民,見了魯迅也開始變得生疏起來,一口一個老爺的叫著,魯迅也和閏土質檢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閏土也沒有說自己有孩子,魯迅只聽說他有兒子叫章啟生也就是魯迅小說《故鄉》當中的水生,閏土的兒子也如同自己的父親一樣,一生只是一個農民,過著艱難的生活,后來才生下一個兒子章貴,也就是原紹興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章貴很小的時候,祖父也就是閏土去世,魯迅也早就去世了,自己的父親也是因為窮困,加上負擔太重被壓垮,沒幾年就去世了,章貴也開始孤苦無依,生活在叔叔家里,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但是因為魯迅的關系,因為祖父是魯迅小說中的人物,他和魯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也為了紀念魯迅,章貴作為魯迅好兄弟的后代,他在魯迅的紀念館換來了一份工作,自己也終于不再寄人籬下,雖然他農民出身,大字不識,但是他努力學習,慢慢成為了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從此之后,閏土后代的命運也就變化,不再是窮苦的農民,因為魯迅的關系,也找到了份像樣的工作。
閏土是舊時代中國農民的真實寫照,當時的農民長時期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導致了貧富差距的越來越大,以至于自己的子子孫孫都免不了窮苦一生,若不是和魯迅的淵源,恐怕章貴也過著窮苦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