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認識中國茶葉的分類代表茶
中國茶葉由制作工藝的不同的分為六大茶類,
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發酵度由低到高。
發酵度越高茶性越溫和,胃不太好的人群也能飲用,而發酵度較低的茶葉,茶性偏寒,有降火清熱的功效。
白茶新茶是偏寒的茶性,而老白茶茶性則比較溫和,除了發酵,時間也會帶來變化。
綠茶
不發酵茶,發酵度<5%
制作工藝:殺青、揉捻、干燥
綠茶特點:性涼微寒,清湯綠葉,鮮爽清香
名優綠茶: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竹葉青、洞庭碧螺春等
白茶
微發酵茶,發酵度10%~20%
制作工藝:萎凋、干燥
特點:新茶色白隱綠,湯色黃白,干茶身披白色絨毛。老白茶有“一年茶,三年寶,七年藥”的說法。
名優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
黃茶
輕發酵茶,發酵度30%~60%
制作工藝:萎凋、殺青、揉捻、悶黃、干燥
特點:有特殊的悶黃工藝,黃湯黃葉,甘香醇爽
名優黃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廣東大葉青
烏龍茶(青茶)
半發酵茶,發酵度30%~80%
制作工藝:曬青、做青(搖青)、殺青、揉捻、烘焙
特點:茶性偏和,紅綠鑲邊、三紅七綠的特點
名優烏龍茶:大紅袍、鐵觀音、鳳凰單叢
紅茶
全發酵茶,90%~100%
特點:紅湯,紅葉,香甜味醇
制作工藝:萎凋、揉捻、發酵、干燥
名優紅茶:滇紅,祁紅,川紅,正山小種
黑茶
后發酵茶,100%
制作工藝:殺青、揉捻、渥堆、干燥
特點:茶葉粗老,色澤細黑,口感陳香醇厚,
名優黑茶:普洱茶,六堡茶,安化黑茶等
還有不歸屬于六大茶類的再加工茶,比如檸檬紅茶,茶汽水,茉莉花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