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日報社社長 駱常非
貫徹落實全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精神,在無名山大川的丘陵地區,在區域旅游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在遂寧“5+2+1”現代產業體系千億級文旅產業布局中,如何打造遂寧文旅品牌,如何走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本文就此談點個人的思考建議。
一、深挖遂寧文旅資源特色,策劃包裝遂寧文旅品牌
放眼旅游市場和旅游區域競爭,遂寧到底有什么樣的特色文旅資源?應該重點包裝什么文旅品牌?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大勢下,把遂寧擺在全國旅游體系和四川文旅融合總體布局中進行梳理盤點、比較分析,我認為,觀音民俗文化和綠色生態文化是遂寧最具特色亮點的文化資源,觀音文化旅游城、觀音湖旅游度假區是遂寧最具市場號召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核心旅游資源。
傳承千年的中國觀音民俗文化是西來佛教文化與中華傳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融合的產物,不屬宗教文化范疇,而屬于中華傳統民俗文化范疇。遂寧地處四川盆地中心,巴與蜀交匯之地,以重慶為代表的巴文化和以成都為代表的蜀文化在這里交融碰撞,造就了遂寧巴蜀文化融合包容的文化個性,中國觀音民俗文化就是這種融合包容文化個性的代表性產物,她落地生根的第一站就是遂寧。始建于唐朝初年的皇家禪林廣德寺,建于隋開皇年間的中國最早觀音道場靈泉寺,是中國觀音民俗文化的物質載體,廣德寺的開山住持克幽禪師則是儒道釋融合的觀音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而遂寧自宋明以來形成的、每年三次規模盛大的以觀音為主題的朝山香會活動,則是這種民俗文化的具體表象。由此,中國文聯命名遂寧為中國觀音民俗文化之鄉。遂寧的觀音文化已超越了佛教范疇,她與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動、詩歌小說、民間歌謠、曲藝雜技、經貿活動相融合,千年傳承成為一種特有民俗文化現象,也養成了遂寧人融合、包容、愛心、友善的文化個性,觀音文化升華為一種愛心文化、慈善文化,融入了這座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遂寧又被喻為愛心之都。遂寧的觀音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在全國影響廣泛,是遂寧獨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文化資源。
綠色生態文化是遂寧依托于“兩山三水夾一城”的自然生態本底,數十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時代特征、影響深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有文化現象。綠色生態文化與觀音民俗文化相融合,成為遂寧最具代表性、影響力的文化資源。
遂寧無名山大川,最具個性特征、比較優勢的旅游資源則是在觀音民俗文化和綠色生態文化背景下,依托“兩山三水夾一城”的自然生態本底所形成的景區化城市旅游資源,核心景區旅游資源包含一湖(觀音湖)、三島(圣蓮島、圣鷺島、圣平島)、一半島(河東半島)、環觀音湖國家級濕地公園及兩鎮(龍鳳古鎮、仁里古鎮)、兩寺(廣德寺、靈泉寺)、兩山(東山、西山森林公園)、兩河(渠河、聯盟河)等若干4A景區。這些旅游資源,以觀音湖為核心、集于中心城區一體,與城市水乳交融,在主客共享、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全域旅游時代,這些資源將成為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核心資源,也是遂寧打造康養休閑度假目的地最有優勢潛力轉化為文旅產品的核心旅游資源。
針對遂寧文旅資源特色,突出個性化、差異化定位,要堅持不懈地把中國觀音民俗文化和綠色生態文化作為遂寧的文化IP進行系統包裝,堅持不懈把觀音湖旅游度假區作為遂寧文旅產品品牌進行系統策劃包裝。在品牌目標定位上,要突出巴蜀康養度假目的地的目標要求;在客源市場定位上,要突出以成渝經濟區客源市場為重點,立足成渝、輻射全國、帶動入境游;在產品特性上,要突出景區化城市、公園城市景在城市中、景點在生活中,突出康養、健身、逍遙、自在、休閑、度假的功能屬性,涵蓋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等現代旅游要素,從全域旅游主客共享的包容、美麗風景到美好生活的共建,讓遂寧旅游成為一種國民大眾異地生活方式。行走遂寧,體驗的是休閑健康、巴適安逸的生活方式,分享的是綠色靜美、生態文明的生活環境,感悟的是融合包容、愛心友善的人文氛圍。
二、立足全域旅游業態產品創新,著力打造觀音湖旅游度假區文旅品牌
推動遂寧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打造遂寧文旅品牌,就要以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全域旅游發展為方向,以巴蜀康養度假目的地建設為目標,以“大船山”打捆申創天府旅游名縣為抓手,以創建國家級觀音湖旅游度假區為載體,大力推進全域旅游業態產品創新,集中力量打造觀音湖旅游度假區文旅品牌。
(一)聚焦全域旅游休閑康養度假,豐富觀音湖旅游度假區產品體系。圍繞康養休閑度假需求,突出集城市濱湖度假、島嶼度假、濕地度假、水鄉古鎮度假、丘陵森林度假、城市特色民俗文化度假于一體的巴蜀康養休閑度假特色,按照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產品標準,找差距、補短板,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等旅游度假要素,著力豐富和提升觀音湖旅游度假區產品體系。觀音湖應突出親水、玩水、游水、水上休閑運動特色,科學規劃,引進投資商,高標準開發建設水上休閑運動娛樂項目,堅持舉辦各類水上運動賽事活動,打造西部水上運動賽事名城。圣蓮島應突出世界荷花博覽觀賞、運動休閑度假特色,豐富度假業態。針對內陸湖泊島嶼度假需求,科學規劃,合理引導島上居民利用自有住房,成規模開發特色民宿酒店,規劃建設餐飲美食、購物特色街區,形成高(首座萬豪五星級度假酒店)、中(圣蓮度假酒店)、特(民宿酒店)度假酒店體系,滿足不同群體消費需求;針對遂寧夏季賞荷炎熱氣候特點,開辟夜賞荷花線路項目,突出“賞蓮荷博園、露營圣蓮島”主題,持續配套開展“月色荷塘行、仙子畫中游、湖畔露營夜、啤酒音樂會、玩水大派對、環島親子跑、消夏狂歡季”系列文旅主題活動,逐步將圣蓮島打造成為成渝經濟區夏季有市場號召力和吸引力的特色度假露營基地。河東半島應突出水鄉碼頭、環湖濕地、生態健身、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特色,大力發展特色酒店、特色餐飲、特色民宿、休閑購物、文化展演、運動康養等業態,持續開展環湖馬拉松、環島自行車、環湖濕地徒步賽、環島花車民俗巡游、濕地公園露天音樂會、展覽演藝等文體活動,增強休閑度假體驗。廣德寺、靈泉寺、東西山森林公園,應突出觀音民俗文化活動體驗、城市森林、綠色有氧運動、健身休閑度假特色,把廣德寺、靈泉寺定位為遂寧特色文化IP載體符號,不斷進行文化包裝提升,將廣德景區與禪香小鎮、臥龍山公園、白雀寺、常樂觀、西山森林公園連成一片,開通旅游觀光巴士,規劃提升現有農家樂品位檔次,合理引導發展特色民宿度假酒店;將靈泉寺景區與保利養生谷、靈泉后山、仁里古鎮、蓮里公園、水鄉碼頭連為整體,大力開發水鄉古鎮特色民宿酒店;在兩山森林公園持續開展山地運動、觀音朝山香會、民俗大廟會等文體休閑體驗活動,豐富旅游度假內容。龍鳳古鎮應突出觀音文化溯源體驗、水鄉古鎮度假特色,大力發展特色民宿,打造特色美食,持續開展體驗文化活動。
(二)立足市民游客需求,整體開發夜游觀音湖文旅項目。圍繞康養休閑度假需求,突出遂寧景區化城市、觀音湖旅游度區“山、寺、水、島、城”融為一體的獨特景區風貌,依托市城區正在實施的環境整治亮化工程,正在構建的市城區“兩軸三帶、五橫五縱、十區多點”的照明美化架構體系,用文旅市場產品思維,著力打造夜游觀音湖文旅項目。突出湖光城色、小橋流水、山體燈光秀、環島光影秀光彩特色,把湖、島、濕地、綠道有機串聯,開辟畫舫夜行、登山看景、環島觀秀、環湖慢步、夜光美食、湖畔狂歡等夜游項目,沿湖東西兩岸濱江路、濕地公園、大型碼頭等處合理規劃建設夜市、夜食、夜秀、夜展、夜節、夜宿等主題場景,積極發展夜間美食街區、汽車后備箱創意集市、露天音樂會、民俗文化展演等業態,點亮夜遂寧,發展夜經濟。開通環觀音湖水上巴士(畫舫游船),實行通票制,環湖、環島各碼頭都可上下游客;配套陸上開通環觀音湖夜間公交、觀光巴士,將分散的景區、景點串連成片。沿湖兩岸持續開展夜間商游文化活動,積極打造有度假特質的沉浸式互動體驗、演藝、音樂文化活動,春節期間,持續舉辦國際蓮花燈會等夜間展演活動,書店、影院、劇場、咖啡屋、酒吧、博物館、展覽館延長夜間營業展覽時間,開放宋瓷文化中心夜間展覽,大力發展夜間便利店,打造沿湖兩岸集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消費元素、場景元素于一體,有更多吸引力的消費體驗活動。
(三)堅持以人為本,創新提升觀音湖旅游度假區服務水平。要始終堅持把觀音湖旅游度假區作為一個康養休閑旅游度假產品,不斷創新提升整體服務水平。按照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規范要求,著力在完善集散服務網絡、構建公共交通體系、搭建全域旅游智慧服務平臺 、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強化旅游行業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創建等方面下功夫,在服務標準、服務規范、服務理念上與國際接軌;在服務軟硬件設施、服務方式上創新提升。結合城市規劃建設,環觀音湖東西兩岸,環河東半島、環圣蓮島進一步新增、改造提升旅游公廁,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有計劃開放環湖環島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有計劃新增公共停車場,大幅度增加環湖停車位,環湖道路、景點、濕地公園增加多語種旅游標識標牌;強化出租車司機、導游、餐飲、酒店、景區、景點工作人員等涉旅人員培訓,提升文明優質服務水平。
三、開展文旅營銷主題活動,叫響遂寧文旅品牌
如何叫響遂寧文旅品牌?如何擦亮觀音湖旅游度假區文旅名片?如何吸引更多游客走進遂寧,成為康養休閑度假目的地?審視遂寧的資源,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切實轉變營銷方式、持續開展品牌營銷活動,構建品牌營銷體系。
(一)持續開展品牌節會活動,提升文旅品牌影響力。突出遂寧觀音民俗文化和綠色生態文化資源特色,緊緊圍繞觀音湖旅游度假區文旅品牌打造,重點包裝提升觀音文化旅游節和觀音湖荷花節兩大品牌節會活動。針對兩大文化旅游節會的不同文化內涵和市場定位,冬春季以觀音文化旅游節為主題節會,將觀音文化旅游節調整到每年春節前至農歷2月19日期間固定舉辦,與“遂心遂意遂寧年”文化活動相結合,突出燒子夜香、朝山香會、大廟會等遂寧觀音民俗文化活動特色,配套開展國際蓮花燈會、春節花車巡游民俗表演、夜游觀音湖、巴蜀年飯等文旅活動,拉動冬春季旅游消費。夏秋季以荷花節為主題節會,每年7月初至10月(荷花盛開期)期間固定舉辦觀音湖荷花節,拉動夏秋季旅游消費。
品牌節會活動要堅持問題導向和市場導向,遵循市場規律,突出市場營銷,深挖文化內涵,豐富旅游要素,增強節會活動的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力。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媒體聯動”原則,推進文旅活動市場化營銷。要克服節會活動以高規格開幕式領導講話、自娛自樂文藝表演、媒體報道就萬事大吉、再無后文的傾向,把重點擺在持續性的有市場號召力、吸引力的文旅系列運營活動上,持續傳播營銷,吸引游客廣泛參與。政府要發揮整合資源、輿論引導、政策支持的主導作用,以采購服務方式,支持企業主體遵循市場規律,實施運營活動項目,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提升節會活動營銷實效。
(二)持續推進產品營銷,提升文創產品的原創供給力。圍繞觀音湖旅游度假區文旅品牌創建,深入挖掘觀音民俗文化和綠色生態文化的文化內涵和產業價值,把其作為創意源泉,以普通游客大眾視角,講好接地氣、有溫度、有態度的觀音文化愛心故事,綠色生活的浪溫故事,轉變為系列文創產品。充分運用電影電視、動畫動漫、小說詩歌、美術攝影、音樂演藝、書法繪畫、雜技曲藝等文化載體,融入AI、AR、VR等人工智能和現代傳媒視覺技術,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讓文創企業、市民百姓、游客大眾講述他們的故事,以政府采購服務的方式,不斷推出圖書、影視、動漫、詩畫、音視頻等系列主題文創產品,讓觀音湖旅游度假區的文化價值和品牌形象,既向來到遂寧的國內外游客展示,又插上文化創意和萬物互聯的翅膀,承載起中國觀音民俗文化傳奇和遂寧綠色發展故事,跨越種族、文化和地域界限,闊步走向世界。
(三)持續推進整合營銷,提升文旅品牌傳播吸引力。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源地為目標的理念,用產品的思維來統籌宣傳營銷工作,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媒體聯動的策略,將政府營銷激勵政策和機制落到實處,推動文旅品牌整合營銷。對觀音湖旅游度假區這樣的開放式景區,企業做營銷沒有直接收益的利益驅動,積極性不高,需要政府給予政策激勵引導。一方面,政府要主導做好文旅品牌形象宣傳,另一方面要以采購服務方式,充分發揮旅游企業、旅行社、文化傳媒企業的主體作用,把各類旅游資源整合起來,以觀音湖旅游度假區產品為核心,打包全市精品旅游線路,向游客整合傳播推廣,變分散、多頭、無序的促銷向政府主導下的文旅企業通過產品組合文旅資源的整合營銷轉變,切實提升營銷引客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