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晉國能統(tǒng)一天下嗎?巔峰時期的晉國到底有多強
從后來的歷史發(fā)展來看,如果沒有三家分晉,或者說晉國能夠一直保持內(nèi)部團結的話。那晉國統(tǒng)一天下,應該是一個大概率的事情。
因為巔峰時期的晉國,實在是太強了。
巔峰時期的晉國,在南方差點滅了楚國,一度聯(lián)合吳國攻入楚國王都;在西邊以一己之力擋住秦國,導致秦國在整個春秋時代,根本走不出函谷關。而東邊的齊國,同樣被晉國壓制的難以發(fā)展,除了齊國本土沒有被占領之外,齊國的小弟基本上都轉投了晉國。
春秋末期的晉國,完全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再聯(lián)合其他一些附屬國家,壓制齊秦楚三大強國。至于后來崛起的吳國和越國,在晉國眼里根本就是一個暴發(fā)戶。吳國根本就是晉國扶持起來的,連軍隊都是晉國幫忙訓練的。越國也差不多,越國雖然在勾踐掌權時代,勉強堪稱霸主。但越國能夠稱霸,主要是因為當時晉國正忙著內(nèi)亂,根本沒空去管越國。
總之,巔峰時期的晉國,在春秋時代相對其他諸侯國來說,就等于是一個超級大國。尤其是春秋后期,基本上就是'一超多強’的局面。如果是單對單的話,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晉國的對手。
至于說晉國為什么這么強大,后來為什么又被韓趙魏三家給瓜分了,這就要從晉國的特殊歷史說起了。
晉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那會兒。當時正是周成王在位期間,由那位大名鼎鼎的周公輔政。當時周朝滅了一個老牌諸侯國,這個諸侯國是上古那位堯帝的后裔建立的,國力一直很強。滅了這個諸侯國之后,姬家自然要找個人去管,挑來挑去之后,就挑到了周成王的三弟,也就是周武王的第三個兒子。
說起來,這個老三背景也是很牛,雖然不是嫡長子,但他外公是姜子牙,所以母親這邊的背景也是很牛的。所以后來,老三就被封到了這塊地方,接管了這個國家。而到了老三兒子這一代,老三的兒子給這個老牌諸侯國改了個名字,改名叫做晉國。
歷史上那個強大的晉國,最初就是這么來的。
因為來歷比較特殊,所以晉國從建立的那天開始,就算是比較強大的一個諸侯國。而接下來,在整個西周時代,晉國一直緊跟周王室的步伐,一直充當周王室的馬前卒,所以每次周王室得到了什么好處,也沒忘了分給這個親戚一份。就這樣,西周時代,晉國越來越強,逐漸成了一流諸侯國。
再之后,到了西周末年,西周的首都被犬戎攻破,然后晉國便和其他諸侯國一起聯(lián)手參戰(zhàn),幫周王室趕跑了犬戎,后來還幫著周王室搬了家,搬家去了洛陽。這件事對于周王室來說,無疑是一場大劫。自此之后,周王室就徹底一蹶不振了,再也無力壓制群雄。但是對于晉國來說,卻是一個擴張實力的天賜良機。
所以,在東周剛開始的那段時間里,晉國打著周王室的旗號,名義上是在幫周王室做事,但私底下沒少給自己撈好處。尤其是平王遷都之后,當時還有另外一群諸侯,擁立了周平王的一個叔叔做天子。此后二十年里,周王室一直都是兩個天子共存的狀態(tài)。直到二十年之后,晉國插手,幫助周平王干掉了他的那位叔叔,這才結束了這場亂局。
平定周王室內(nèi)亂,這個功勞,更是讓晉國再次上了一個臺階,一躍成為東周初期的一流大國。
如果就這樣發(fā)展下去,這樣的晉國,肯定會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國。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晉國內(nèi)部出問題了。
晉國內(nèi)部的問題,說起來比較復雜。簡單來說,就是從某一代晉國國君開始,他的兒子繼承了國君寶座,而他的弟弟則是被分了出去,成了所謂'士大夫’。但弟弟這一脈,擁有的土地和人口卻很多,完全有實力爭奪國君的位置。
所以,接下來六十多年的時間里,晉國一直在不斷內(nèi)戰(zhàn)。直到六十多年以后,已經(jīng)變成'小宗’的弟弟那一脈,戰(zhàn)勝了'侄子’這一脈,成功搶到了國君的位置。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之為'曲沃代翼’。
曲沃代翼事件,直接導致晉國內(nèi)耗了好幾十年的時間,錯過了很長的一段發(fā)展時間。也正是在這段時間里,其他諸侯國也開始紛紛擴張,實力越來越強,晉國的優(yōu)勢也開始逐漸消失了。而隨著那位新國君即位,接下來,這位晉國新國君,非但沒有想著怎么帶領晉國擴張,反倒是繼續(xù)想著解決內(nèi)部矛盾。
在這位晉國國君看來,內(nèi)部矛盾還是優(yōu)先于外部矛盾。如果不解決晉國內(nèi)部的宗室問題,以后說不定還會再出現(xiàn)'曲沃代翼’這樣的事情。為了防止這種事情再次發(fā)生,這位新國君即位之后,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對自家人下手,基本上把他的同族親人,都給清理得一干二凈。
非但如此,在這之后,這位國君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兒子,生怕自己兒子太多,以后還會產(chǎn)生很多矛盾。如果當時這位晉國國君,知道計劃生育這個政策,或許就沒這么多問題了。但既然兒子生了好幾個,那接下來,就只能繼續(xù)解決兒子了唄。
恰好,當時這位國君有個寵妾,為了給自己兒子搶奪繼承權,就陷害其他的公子。在這之后,這位國君直接對自己的兒子們揮動了屠刀。不光太子含冤而死,其他幾位公子,也被迫流亡他國,逃離了晉國。
如此,經(jīng)過這樣一番清理之后,晉國內(nèi)部的宗室力量,總算是被蕩然一空,再也不會出現(xiàn)曲沃代晉的事情了。但同時,宗室力量的衰落,也為后來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筆。既然宗室沒有了,國君這一脈就顯得勢單力薄,那其他大臣們自然就有了崛起的希望。
與此同時,就在晉國搞內(nèi)斗的這段時間里,齊國那邊,齊桓公順利完成了稱霸,成為了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而隨著齊桓公成功稱霸,大家也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齊桓公選擇的這個辦法,真的很管用。
在春秋初期的時候,很多大國之所以不敢明目張膽的擴張,主要是怕引起公憤。當時還沒有那個諸侯國,可以強大到無懼其他諸侯國圍攻的地步。在這種局面下,如果貿(mào)然擴張,就只能引來其他諸侯國的公憤,繼而被圍攻。但齊桓公即位之后,卻用一種最合理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個方法,就是尊王攘夷。
簡單來說,就是齊桓公打著周天子的名義,去清理那些對周天子不尊敬的國家。當然,解決完之后,這個被滅的諸侯國的領土,肯定是要歸齊國占領嘍。除此之外,每次出兵的時候,齊桓公還會順道帶上一群小弟,拉攏其他諸侯國一起共享利益。如此一來,齊國可以得到最大的實惠,其他諸侯國得到利益之后,也不會和齊國翻臉,更不會圍攻齊國。
這樣一來,齊國就可以合法地擴張了。
齊桓公的這個辦法,無疑是最好的一個選擇。所以接下來,幾大強國都紛紛效法齊國。不過,齊桓公活著的時候,還沒人能動搖齊國的霸主地位。直到齊桓公去世,因為齊桓公臨終之前,任用了幾個奸臣,導致齊國開始內(nèi)亂,國力迅速衰落,其他幾大強國,這才終于有機會開始爭霸。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晉國的爭霸之路,正式開始了。
就在齊國內(nèi)亂不止的時候,晉國這邊,也出現(xiàn)了一些小規(guī)模的內(nèi)亂。最終,有一個流亡在外的公子,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了晉國,最后成為了晉國的國君,這就是歷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晉文公。
晉文公登基的時候,秦國之所以愿意支持他,就是因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打開通往中原的道路。秦國地理位置比較靠西,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如果秦國想要東出,就不可能繞過晉國。面對晉國的強大國力,秦國又打不過,所以就只能想著用聯(lián)姻之類的手段,和晉國搞好關系,然后讓晉國打開一條通道。
而晉文公也不傻,晉文公很清楚,一旦放秦國進入中原,那晉國以后想要爭奪霸主之位,就更困難了。所以當時晉國想了個辦法,大致就是和秦國說,咱倆一起去打楚國,這樣我能打垮一個勁敵,你也能順便找到一個東出的道路。而秦國被晉文公忽悠過之后,竟然也真的幫著晉國去打楚國了。
隨著外部擴張開始,晉文公也開始著手解決內(nèi)部問題。作為一個國君,手底下肯定是有一群幫忙干活的人。以往晉國宗室強大的時候,從自家人里面挑一些,再從大臣里面挑一些,也就足夠了。但問題是,直接晉文公他爹,已經(jīng)把晉國宗室清理得差不多了,導致晉文公根本沒有宗室可用。
那年頭又沒有國考,連察舉制這種最基本的選官制度都沒有,只有貴族才能做官,平民根本沒機會。所以晉文公想了想之后,還是得重用那些忠于自己的大臣。畢竟,當年自己流浪在外的時候,這幫人曾經(jīng)一直跟著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對自己也算忠心。用這些人,自己也用著放心。
就這樣,在晉文公時代,所謂的'六卿’家族,就開始出現(xiàn)了。
晉文公當時在高層設置了六個官職,這六個官職可以直接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并且參與執(zhí)政。所以,不管誰拿下一個席位,都瞬間會成為晉國的最高掌權者。此后的幾十年里,一共有十一個家族的人,擔任過所謂的'六卿’。而這十一個家族,都是所謂的'六卿’家族。
當然,能當上六卿的,肯定都是晉文公最信任的人。比如后來瓜分晉國的韓魏兩家,他們的祖先就曾經(jīng)做過六卿。而他們能夠擔任六卿,主要也是因為當年他們曾經(jīng)和晉文公一起流浪,吃過不少苦。而晉文公給他們權力的時候,大概也沒想過,為了他們的后人會瓜分晉國。
內(nèi)部的矛盾解決了,接下來晉國自然就開始對外擴張了。不得不說,晉文公設立的這套制度,在初期的時候,對晉國的擴張還是很有幫助的。因為當時這些大臣,每次幫晉國打贏敵人,或者吞并了其他諸侯國之后,自家都會被賜予一點土地。所以不管是出于忠心,還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這些大臣們都拼了命地幫晉國擴張地盤。
在晉國君臣團結一致的努力之下,再加上晉國老底子確實比較厚。所以晉文公掌權之后,很快就讓晉國迅速擴張,成為了所謂的霸主國。東邊的齊國,自從內(nèi)亂之后,頗有些一蹶不振的意思。而晉文公掌權之后,自然也不會讓齊國順利發(fā)展起來,肯定是用各種手段暗中打壓。
西邊的秦國,雖然被晉國忽悠的一通,跟著晉國一起去打楚國。但很快,秦國就發(fā)現(xiàn),楚國雖然被打敗了,晉國也順利稱霸了,但自己還是沒能得到通往中原的道路。非但如此,晉國還用各種貿(mào)易手段,對秦國進行封鎖。
所以這個時候,秦國總算聰明了一次,轉過頭去和晉國較量。但結果,在晉國的強大國力面前,秦國根本占不到任何好處,最后只能灰溜溜退回西邊。此后整個春秋時代,秦國都再也沒能東出。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南邊的楚國。楚國地盤比較大,人口也比較多,而且還有比較多的小弟,算是晉國爭霸最強勁的對手。所以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晉國的主要任務,就是打楚國。在晉國的不斷打壓下,楚國后來也只能節(jié)節(jié)敗退,小弟越來越少。
雖然在晉文公去世十多年以后,楚國出了個楚莊王,暫時強大了一段時間,又奪回了不少小弟。但等到楚莊王去世之后,楚國又開始內(nèi)亂。楚莊王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面,又被晉國給壓回去了。
隨著楚國被壓制,晉國又開始琢磨,如何徹底滅掉楚國。這時候的晉國,便想到了一個新辦法,那就是直接從楚國背后再拉一個盟友,扶持這個盟友夾擊楚國。挑來挑去之后,晉國就挑中了吳國。當時的吳國,就是一個偏遠地區(qū)的小跟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跟中原諸國都沒有來往,很多國家甚至都不知道這個國家的存在。
但是,晉國決定扶持吳國之后,吳國很快就強大了起來。當時的晉國,對吳國的援助幾乎是全方面的,不管是軍事還是手工業(yè),都帶去了完整的技術。所以,此后的幾十年里,吳國就逐漸成了楚國的心腹大患,并且開始幫助晉國滅楚。
此時的晉國,已經(jīng)全面壓制了齊秦楚這三國。至于其他的小國,那就更沒有資格和晉國較量了,只能做晉國的小跟班。到了這個時候,晉國其實已經(jīng)有實力,去統(tǒng)一天下,重新開辟一個新時代了。
但問題是,從這時開始,晉國內(nèi)部就開始逐漸出現(xiàn)問題了。
簡單來說,晉國內(nèi)部因為沒有宗室,那些六卿家族的實力,開始迅速膨脹。之前晉國快速擴張的時候,大家一起去分敵國的地盤,基本還沒什么矛盾。但是隨著晉國擴張的腳步陷入停滯,從外部得到的地盤越來越小。從這時開始,這些六卿家族,再想獲得新的土地,要么去從晉國國君手里分地盤,要么就得打垮其他六卿家族。
當時的晉國,便陷入了這種矛盾當中,逐漸開始無力對外擴張。再加上吳國已經(jīng)被扶持起來,楚國也無力再給晉國搗亂。所以在這時候,晉楚兩國便簽訂了和平協(xié)議,約定平分霸權,互不侵犯。
此后的四十年里,因為晉楚兩國的休戰(zhàn),中原地區(qū)也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就是出生在這段時期,并且逐漸長大的。因為當時中原相對和平,所以孔子成年之后,才有機會在魯國內(nèi)部好好學習。要是換做之前戰(zhàn)爭頻繁的時候,估計孔子長大之后,說不定就被拉去魯國的軍隊,以士兵的身份參戰(zhàn)了。
但對晉國來說,對外戰(zhàn)爭的停止,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自此之后,那些卿大夫家族,就只能把目光投向晉國國君身上,從晉國國君手里搶地盤了。
此后的幾十年里,晉國就開始不斷內(nèi)斗,十一個六卿家族,開始輪番執(zhí)政。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晉國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特點,那就是不管哪個六卿家族掌權,過于勢大之后,都會引來國君一脈以及其他卿大夫家族的聯(lián)手針對。
如此,過了四十年之后,隨著南方的楚國,被吳國削弱到一定程度,晉國終于撕毀了和平協(xié)議,再次召集小弟,然后對楚國發(fā)起進攻。此后,吳國也開始出兵,一起針對楚國。最終,吳國直接攻入楚國王都,就連楚國那位已經(jīng)埋進土里的老國王,都被挖出來當眾鞭尸。
那位對楚國老國王復仇的人,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伍子胥。而當時指揮吳國軍隊的人,就是寫《孫子兵法》的那位孫武。
不過,可惜的是,后來因為秦國拼命前來救援,再加上楚國百姓也奮起抗爭,所以到了最后,楚國并沒有被滅,反倒是復國了。但經(jīng)此一役之后,楚國也是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和晉國爭鋒了。而到了這個時候,晉國也終于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得以傲視群雄。
客觀來說,此時的晉國,如果能夠團結一致,共同對外的話,那或許就沒有后來的戰(zhàn)國時代了。連楚國這樣的頭號強國,都被晉國差點滅國。那其他國家,除了齊國和秦國之外,恐怕就算捆在一起,也不是晉國的對手了。
然而,此時的晉國,卻偏偏因為內(nèi)斗問題,根本無力發(fā)起對外擴張。
當時的晉國內(nèi)部,卿大夫掌權的現(xiàn)象,到底有多嚴重呢?舉個例子,之前晉國召集其他小弟,聯(lián)合大家一起去滅楚的時候,照理來說,應該是由晉國國君前去主持會談。但諷刺的是,去主持那次會談的,偏偏不是晉國國君,而是當時在晉國內(nèi)部執(zhí)政的范家家主。
一個卿大夫家主,能夠主持諸侯會盟。可想而知,當時晉國內(nèi)部的卿大夫世家,到底有多猛了。
正是因為晉國無力對外擴張,齊國被壓制,楚國剛剛滅國,秦國被堵在西邊出不來。所以楚國復國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原地區(qū)又進入了一段難得的和平時間。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孔子他老人家開始周游列國。如果當時晉國積極對外擴張的話,孔子或許就沒有周游列國的機會了。
而晉國這邊,那位曾經(jīng)一度替代晉國國君,去主持諸侯會盟的范家,也沒有成為最后的贏家。因為晉國內(nèi)部,似乎一直有一個傳統(tǒng),先打出頭的椽子。不管誰先得勢,都會被大家圍毆滅族。
所以,打來打去之后,不光范家被滅了,其他六個世家也被滅了。到了最后,就只剩下了智韓趙魏這四家了。這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智家。此后,智家開始執(zhí)政,然后打著晉國國君的名義,向其他三家要土地。韓魏兩家都慫了,唯有趙家不給,于是智家就聯(lián)合韓魏兩家,一起圍攻趙家。
但打了一年之后,就在趙家山窮水盡的時候,趙家忽然找到韓魏兩家,用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服了他們。所以接下來,兩家背刺智家,最后三家聯(lián)手滅了智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晉陽之戰(zhàn)。
晉陽之戰(zhàn)結束后,晉國內(nèi)部就只剩下韓趙魏這三家了。都說三角形是最穩(wěn)定的形狀,只剩三家的時候,誰也吃不掉對方,那就只能聯(lián)手了。所以接下來,三家聯(lián)手徹底瓜分了晉國最后的一部分地盤,這就是三家分晉。
客觀來說,晉國最強大的時候,恰好是三家即將瓜分晉國的時候。當時從晉國分出來的三國當中,光是一個魏國,都能吊打秦國,逼得秦國不得不進行商鞅變法。而如果三國聯(lián)合起來,那真的是傲視群雄,足以吊打其他所有國家了。
但諷刺的是,最強大的時候,卻偏偏是晉國即將被瓜分滅亡的時候。這個結果,實在是讓人覺得有些唏噓。
回顧晉國的整個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從楚國被吳國攻破王都的那一刻開始,一直到三家分晉之前,這段時間的晉國,真的是非常強大,國力遠超其他諸侯國。如果這個時候的晉國,內(nèi)部能夠團結一致,先兼并那些二流小國,然后再去對付齊秦楚這三個大國,以及新興的吳越兩國,其實是有機會統(tǒng)一天下的。
尤其是在楚國剛剛復國的那段時間,吳國國力消耗嚴重,越國還沒有崛起,秦國被堵在西邊一蹶不振,楚國半殘。只剩下一個齊國,當時內(nèi)部也存在'田氏代齊’的內(nèi)斗問題。齊國內(nèi)部的田家,不光驅(qū)逐了齊國宗室的兩個分支,甚至后來,連齊國國君都被田家給殺了。這樣的齊國,顯然也沒什么威脅。
在這種狀態(tài)下,只要晉國能夠一致對外,統(tǒng)一天下其實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其他所有諸侯國聯(lián)手,晉國也未必無法應付。
但可惜的是,當時的晉國,內(nèi)斗更為嚴重,根本無力擴張。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的話,就算到了戰(zhàn)國時期,晉國其實依然有機會統(tǒng)一天下。三家分晉之前的晉國,完全有能力攻入關中,先滅了商鞅變法之前的秦國,然后揮師南下,去對付楚國。當時的楚國,還沒有進行吳起變法,內(nèi)部也是矛盾重重,晉國滅楚其實也不算太難。
等到滅掉秦楚兩國之后,剩下的諸侯國,就已經(jīng)沒有任何機會了。
只可惜,晉國的強大,隨著三家分晉結束,這一頁就徹底翻過去了。戰(zhàn)國時代,再也沒有了晉國,只剩下韓趙魏這三國。如果當年晉文公知道這個結果,知道昔日拼死追隨自己的忠臣,他們的后人會瓜分晉國,不知道晉文公會作何感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晉國簡史:從“春秋霸主”到“三家分晉”,經(jīng)歷了什么?
諸侯朝拜天子,請求冊封三晉為諸侯!周天子:你們?yōu)樯稁腿龝x說話
中國古代史(先秦)(六)
史記白話文版I
春秋三百年精彩大歷史(轉帖連載49)
秦國打出客卿制這一搶人戰(zhàn)術后,東方六國的人才還安好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和硕县| 庆元县| 甘谷县| 来凤县| 榆树市| 临湘市| 东光县| 长乐市| 自贡市| 怀来县| 南陵县| 漳州市| 湖北省| 昂仁县| 勃利县| 昭苏县| 岑溪市| 钦州市| 襄汾县| 富阳市| 五家渠市| 兴城市| 安吉县| 隆安县| 略阳县| 蚌埠市| 罗定市| 安乡县| 田林县| 吐鲁番市| 榆社县| 闵行区| 武宁县| 霍山县| 禹城市| 临汾市| 元江| 靖边县| 梁平县| 武陟县|